- +1
上海相冊II|?父親曾經的辰光
【編者按】1997年,吳建平在東方明珠上放眼望去,發(fā)現(xiàn)腳下還有大片老舊不堪的民宅。他被正在擴張成型的交通干道和高樓大廈與同時存在的生活氣息所吸引,決定開始拍攝這個題材。這一拍就是十年,在他拍攝浦東人家的過程中,最讓他驚訝的是居住在棚戶簡屋里的浦東人那種超然于日常生活的艱辛與居住條件的窘況之上的張力。浦東人的忍耐、善良、明理和對生活的樂觀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文作者云訥是《上海相冊II》最年輕的作者,她并沒有關于那段時期浦東的記憶,在文章中,她用結合自己記憶和虛構的寫作方式,講述了“我”與父親的一次故地重游,緩緩揭開了一段長輩的回憶。照片中,城市在不斷更新,新的事物帶來新的面貌,而舊的生活感情也留在了人的心中,她希望這些生活記憶能夠留存得更長一些。
吳建平作品
父親曾經的辰光
人們稱之為家園的事物,幾乎不可避免地要在時間中成為往事,這是包藏在它內部的宿命一般的結局。
在鄉(xiāng)下的老宅拆除之前,我和父親回到了那個地方。連接閣樓的梯子是用矮凳一樣的厚實木板打造的,在屋頂和二樓頂部三角形的空間里,空氣停滯在三十年前,有股熏臘一樣發(fā)黃的氣味。角落里傳出“吱呀”聲,我以為在黑暗中見到了奶奶,長久使用的器物會帶有物主本人的形影,其實這只是一架木頭的織機,在久遠的時間中失掉了大部分部件,因此也失去了可以被立馬辨識的形態(tài)。父親找到了一套生銹的鋼架,沒有輪胎,他說這是他十六歲時騎去浦西的鳳凰牌自行車。
吳建平作品
吳建平作品
吳建平作品
八十年代,鋼架是銀色的,沒有一絲銹跡,輪胎是密實的膠皮,這樣才能扛住數(shù)十斤菜蔬的重壓。他沿著河浜旁的小道一路向前騎,從東面的南匯鄉(xiāng)下抵達黃浦江岸的周家渡,和騎著三輪的工人、操著鄉(xiāng)音的小販一起乘上渡輪,在汽笛聲中,船劃過江面駛向十六鋪碼頭,他隨著播報聲推車走下碼頭。浦西市井的清晨才剛剛開始,馬路上散發(fā)出熱氣,從府谷街的點心店面里傳來油香氣。他沒時間在店門前的桌臺邊吃一碗素澆面,急著要在農貿集市上占到一個好鋪位。藍衣工人的車鈴在他身后催促。市井的時間是忙碌的,是精細的,正像迎面不會遇見兩個一樣的面孔,沒有哪一秒和上一秒相同。
吳建平作品
吳建平作品
吳建平作品
吳建平作品
吳建平作品
在這之前,他十八年的生命中只知道一種時間。它像四季一樣循環(huán)往復,所有的事情好像發(fā)生過、也好像將要發(fā)生,所有的故事都既是暫時也是永恒,既屬于過去也屬于未來。這種時間就植根在奶奶管著的四畝承包地和老屋前一塊自留地里,他的父親是上海援甘大隊的一員,在蘭州的黃河邊順應一種新的節(jié)律。他在插秧、養(yǎng)豬和學校的循環(huán)里變得年長,熟悉的是地里的蟲蟻和稻苗、河水的漲落、夏日樹蔭里的魚群。春日油菜花開,將水車映得發(fā)黃。秋收之時,就從門前的河里撐起水泥船,船隊載著一鄉(xiāng)的收成,沿著狹窄的河道,從村中的麥場到鎮(zhèn)上的倉房。在每個節(jié)日,從門前的灶頭,都會飄起菜飯的香味,是臘肉豐厚的油脂混合著菜苔清甜的香氣,浸入到曬在陽光中的被絮紋理里。所有的婚喪嫁娶,都在人家棚子里的流水宴中不斷交換。靈堂中鄉(xiāng)人所唱的祝詞,七八個戴孝的人在請來的哭客陪襯下的一番痛哭過后,在蒲團磕頭上香——死者又重新找到了納入不斷循環(huán)的現(xiàn)實的方法和途徑。等到下一次有戲班來到,在拖拉機搭起的草臺上唱起《庵堂相會》和《小分理》,飛蛾從四處野飛起聚集在燈下,鄉(xiāng)人們在黑暗中為前清的悲慘故事流淚,然后在左右人昏暗的臉上看到了早已逝去的曾祖的面影。他不喜歡過這種生活。他從田野里抬起頭來,稻田在無限的自我復制中欣欣向榮,一種沉悶的感覺卻從天上降下,填塞了他的心胸,他感覺自己永遠也走不出這個地方,他重復著一種命運——活著,勞作,然后死去。
吳建平作品
吳建平作品
吳建平作品
吳建平作品
人在市井里很難有這樣的感受。南市的里弄幽幽深深的,一眼望不到盡頭,何況樓間的晾衣桿上還有那些衣褲在飄揚。他對里弄中的生活產生了好奇。那一日,他結束了一天的生活,一個下班的女職工一直騎在他前頭,發(fā)辮在搖擺著,他就跟著她一直慢慢悠悠地騎進了弄堂里頭,那日有人晾著白色的床單,一點隱隱的騷味從鼻腔底下鉆上來,二層民居壁板上的紅窗戶盡數(shù)開著,小路上半邊是一個公共廚房,有兩家人正為了用灶吵嘴,另一邊放學的孩子追打起來,種種的鬧忙像餅鐺一樣把他夾在中間。他看到頭頂?shù)睦匣⒋吧嫌袀€人影正在看著他,一個晃神的功夫,那個女人已經走進了樓里,從紅色的窗里探出一點,向底下路過的人喊話。這個俯身下來的影子一直留在他的記憶中。他說這是她代表的那種里弄式的緊湊生活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我想,也許后來他考慮在浦西定居的時候,正有這樣一個影子在遙遠的記憶中喚了一聲他的名字。
吳建平作品
吳建平作品
吳建平作品
吳建平作品
我們一直缺乏真正的交流。我說我想走一走他走過的路。當言語沒有辦法表達情感的時候,行走也是靠近的一種方式。我們的車從周鄧公路駛向上南路,周家渡空余地名,買過東昌路輪渡的電子船票,通過閘門,站上甲板,渡船的鳴笛彌漫在漸暗的江水中多了一絲悲曠。我和父親還有三個騎電摩的工人一起隨潮水涌向對岸,然后散入紛亂的街道中。經過老太平弄,建筑早已完成了交替,再沒有舊日余痕。而父親已經完全融入了這里的節(jié)奏,恍然就是路邊的爺叔。我問父親后來有沒有到那個弄堂中去過,他搖了搖頭。我問他還記不記得在哪里,他笑了一下,孩子一般的自傲,說,我什么記性,過一會兒又世故起來,肯定老早么就拆光了。
吳建平作品
吳建平作品
吳建平作品
傍晚的光線是昏暗的,騎樓面街的一面盡是灰色,看不太真切,幾乎就要混入到兩邊的居民樓里去。二層的老式磚木結構,鑲嵌在水泥墻中的木質立柱和門窗,依稀可見木材原型的紅褐色壁板。這不是石庫門一般的漂亮混血兒,而是老城廂傳統(tǒng)民居許許多多無名子弟里的一個。從那些房頂上突出的窗戶,就知道主人的主題是實惠,而不是美觀。是這里?我問。
這許多辰光,誰還記得清楚。他矢口否認。
他不愿再往里走,拉扯著說,這還有什么意思,我卻執(zhí)意要去一探究竟。窗前說不定還有著那道人影。走進去,弄堂里竟沒有聲音,樓間的水泥橫梁上一看便是架晾衣桿的凹槽空空的,陽光從樓宇間的間隙直射過來。再往里走,我聞到了一股像是淤泥一般的氣息,它沉寂下去,在未知的地方發(fā)酵起來,這時候才闖進了誤入者的鼻腔里。我發(fā)現(xiàn)樓前的公共廚房里積了一片黑色的水漬,緊閉的紅窗里面黑漆漆,灰塵在地上劃出了橫斜的衣柜被拖拽的痕跡。有一個工人正在把一塊塊水泥磚砌起來封門。上前詢問,他答得漫不經心,過陣子就要拆了。追問時間,就再不知曉了。
吳建平作品
吳建平作品
吳建平作品
吳建平作品
父親在巷子里轉了一圈,并不曾深入。走出騎樓時,他站立路邊幾塊磚頭堆疊起來的高處,定定地望著前方好一陣子,走吧,他扭頭說。
我想,時間構成了生命的內在秩序。構成了上海這座城市樣貌的,并非外在的事物,而是人對生活的記憶。我希望這種記憶能夠留存得長一點,再長一點。
吳建平作品
文字作者簡介
云訥,1998年生,現(xiàn)于復旦大學就讀創(chuàng)意寫作MFA。作品見于《文藝報》、《青春》等刊物。創(chuàng)作范圍包括小說、詩歌、兒童文學、幻想文學。曾獲第三屆“星火杯”全國高校科幻征文大賽優(yōu)秀獎,童話作品入圍“中國布爾津·十月童話節(jié)”。
攝影師自述
一切始于1997年6月下旬的一天,上海一位老朋友、好朋友請我小聚,午飯后他領我上東方明珠瀏覽。彼時,浦東開發(fā)開放已經有七年了,建成不久的東方明珠塔已經成為地標。從塔上放眼望去,我發(fā)現(xiàn)腳下還有大片老舊的棚戶區(qū)。真沒想到浦東是這個樣子的,原本以為都是農田,沒想到生活氣息這么濃。1993年,我站在浦西外灘的位置上是完全看不到的 。再環(huán)顧周邊是正在擴張成型的交通干道和高樓大廈,我偏好人類社會秩序的攝影題材,當時就覺得這是個多好的記錄題材啊!
第二天我又空著手回到了那里轉悠了一整天。想要接近攝影對象并被他們接受并不容易。這一天我遇到了一位大姐,她大清早推著一輛破破爛爛的木板小輪車,車上堆了滿滿當當兩層的馬桶。小車發(fā)出吱吱呀呀的響聲,艱難前行。她見我一直看她,警覺地說:“儂哪能嘎?”她懷疑我是個在踩點的小偷。那時她手里拿著一把馬桶刷子,賣力地刷著馬桶,眼前的景象讓我的心情有點復雜。棚戶區(qū)里沒有抽水馬桶,需要人工每天早上倒馬桶。在多次去拍攝之后,我才知道,她有一位智障的孩子,全靠她倒馬桶養(yǎng)家糊口,風雨無阻。
“八十年代看深圳,九十年代看浦東。”這句話一直激勵、鼓動著我對這個題材堅持拍了十年。在我拍攝浦東人家的過程中,最讓我驚訝的是居住在棚戶簡屋里的浦東人那種超然于日常生活的艱辛與居住條件的窘況之上的張力。浦東人的忍耐、善良、明理和對生活的樂觀令我感動。去了次數(shù)多了,很多居民都認識了我,會主動與我聊天, 有的居民還會熱情邀請我去吃飯甚至留宿。當時,拆遷的計劃陸續(xù)公布,拆遷的速度也非常快,我也很想知道他們的心情。雖然抱著留戀與鄉(xiāng)愁,但大多數(shù)與我交談的居民都很高興這片土地將被重新開發(fā),期盼住進新的公寓房,用上抽水馬桶。
有一天在從浦西到浦東的輪渡上,我問一位浦東居民,如何看待浦東開發(fā)。他望著浦東拔地而起的高樓,詼諧地說道:“浦東再不開發(fā)我連個鄉(xiāng)下人都不如了。”
長久以來,浦東與一江之隔的浦西相比,差距實在太大了,曾幾何時,浦東人去浦西會說是去上海,甚至不將自己的區(qū)域視為這個大城市的一部分。
2003年“非典”前一個禮拜,我在陸家嘴的吳昌碩紀念館老宅子做過一次展覽, 有些居民還特意過來看展,盡管當時他們已經搬家了。那天,我還聽到了兩位上海人逸興遄飛地邊看邊笑,他們用滬語互相調侃著說:“咯個辰光的上海人,就是這副腔調。”很多被拍攝過的居民看著照片中昔日的家園都很激動,既念起舊時光,又慨嘆變化之大。
攝影師簡介
吳建平,1958年出生于浙江衢州,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會員。曾出版過《藏族人像寫真》、《山里的太陽》《浦東人家:陸家嘴1997-2006十年變遷圖志》等攝影集;1999年,在德國柏林舉辦“西藏人像”和“浦東老家”攝影展;2003年,在上海陸家嘴舉辦“浦東老家”攝影展;2006年,受邀赴美國參加約翰·塞克斯頓(John sexton)“黑白暗房表現(xiàn)”學習班;2015年,《長城》系列作品獲巴黎首屆國際藝術博覽會攝影類金獎、終身成就獎。
“澎湃新聞/視界”發(fā)起“上海相冊”項目,旨在梳理、挖掘上海攝影師群體代表性作品,從宏觀、微觀層面呈現(xiàn)給讀者一系列關于上海各時期、各領域的影像,并通過與上海作家這一群體的合作,收集撰寫屬于上海的故事,以此碰撞出一種關于城市發(fā)展脈絡新的表達方式和觀看角度。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