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150年前沙皇俄國的強軍夢:米柳京和他的軍事改革
10年前,針對在俄格戰爭中發現的指揮效率低下、部隊之間配合不暢等問題,時任俄羅斯總統梅德韋杰夫授權國防部長謝爾久科夫開始對俄羅斯軍隊進行新一輪調整重組,史稱“新面貌”軍事改革。10年后,涅槃重生的俄軍早已“非復吳下阿蒙”:特種部隊兵不血刃占領克里米亞、敘利亞戰場助敘政府軍扭轉乾坤、重創“伊斯蘭國”,展現了“新面貌”的改革成果,引起了世人對俄羅斯軍事改革的高度關注。
回顧歷次俄羅斯重大軍事改革,其中影響最為深遠、范圍最為廣闊者,當屬150年前的米柳京軍事改革。這場改革使俄軍從農奴制軍隊開始向資產階級軍隊轉變,是為今朝“新面貌”軍事改革的靈感之源,在俄羅斯軍事發展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改革親兄弟,受命危難時
一般來說,當統治階層認定國家面臨內部、外部威脅之時,自救、自強成為精英乃至全體人民的共識,國家就會進行自上到下的全方位改革,而軍事改革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環。
1855年克里米亞戰役中,俄軍慘敗于英、法、土聯軍腳下,充分暴露了以農奴制為基礎的俄羅斯軍事體制的落后。在沙皇尼古拉一世去世后,繼承皇位的亞歷山大二世決心對國家進行全方位的改革,并在1861年任命年僅44歲的迪米特里·米柳京勛爵為陸軍大臣,主導軍事改革。
年輕時的尼古拉一世,克里米亞戰役讓他心力交瘁,最終郁郁而死迪米特里·阿列克謝耶維奇·米柳京元帥生于1816年,他戎馬生涯一生,平步青云,官至陸軍元帥,是沙俄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
米柳京17歲入伍,從總參軍事學院畢業后進入高加索地區任職,27歲便升任高加索及黑海沿線守備部隊作戰部部長,29歲又重新回到總參軍事學院,先后在軍事地理教研室、軍事統計學教研室擔任教授。米柳京深受蘇沃諾夫軍事思想熏陶,被學界公認為“俄羅斯地緣政治學之父”,他在19世紀40年代就開始主持對俄國境內及周邊軍事地理的統計記述,出版了俄羅斯近代以來首部地緣政治學專著《對軍事地理和軍事統計意義的批評與研究》。
克里米亞戰役中,米柳京作為陸軍大臣特別事務助理官,一直在前線報道戰事進展,對俄軍在戰爭中存在的諸多不足深有感觸。戰后,他加入了亞歷山大二世主持的“軍事工作改進委員會”,并向委員會陳述了改組軍事體制的初步計劃。1856年,米柳京出任俄軍駐高加索部隊總參謀長一職,在草擬對東高加索地區吞并計劃的同時,也對改革方案進行先期試點。
克里米亞戰役俄軍前線巧合的是,就在米柳京謀劃軍事改革的同時,他的弟弟、內務部副大臣尼古拉·阿列克謝耶維奇·米柳京(以下簡稱小米柳京),正在亞歷山大二世及其弟弟康斯坦丁大公的支持下積極籌備農奴解放。小米柳京畢業于久負盛名的國立莫斯科羅蒙諾索夫大學,深受西方進步思想的熏陶,在內務部工作二十余載,曾主導過圣彼得堡、莫斯科等大城市的市政改革,擁有豐富的內政事務經驗。1860年,小米柳京被推舉為主管農村改革事務的“編纂委員會”領袖,力圖喚醒全俄社會意識、鞏固自由派力量、傳播改革綱領。在前期工作的支撐下,小米柳京和他的自由派同僚們于1861年3月主持策劃了《解放宣言》,標志著農奴制改革的正式啟動。
尼古拉·阿列克謝耶維奇·米柳京。由于國內保守勢力過于強大,亞歷山大二世在《解放宣言》頒布僅僅一個月后便被迫解除了他的職務,但隨后又起用他擔任波蘭國務秘書以化解1863年波蘭起義農奴制改革對米柳京軍事改革的推動作用是巨大的。過去,俄軍在戰爭爆發時往往需要通過貴族領主征募其手下的農奴,而農奴從貴族領主手中解放成為自由人,意味著貴族領主手下基本無人可征,這使過去的“募兵制”不能施行,催生出改革兵役制度的迫切需求,而這正是米柳京軍事改革中最關鍵的一環。在弟弟的強力“助攻”下,乘著農奴制改革的東風,米柳京在1861年被正式任命為陸軍大臣,俄羅斯軍事史上劃時代的米柳京軍事改革,開始了。
精兵、強將、簡制——米柳京的“改革之要”
在工業化時代,質量而非數量逐漸成為衡量軍隊戰斗力的主要標準。米柳京軍事改革的方向也非常明確:從兵員征募、指揮體制、裝備保障、軍事教育等方面,鍛造精兵強將,簡化指揮流程,全方位優化俄軍的整體質量。
1、兵員征募
作為米柳京軍事改革最關鍵的一環,盡管阻力重重,但從1874年起,米柳京還是效仿西歐國家軍隊,頒布了代替封建募兵制、針對更廣泛社會階層的義務兵制。新的兵役制度規定,除僧侶、教師、醫生、科學家、藝術家外,凡年滿21歲的俄羅斯族男性公民均需入伍服役,而作為補償,公民到陸、海軍的服役年限較之前均縮短了一半,分別為15年和10年。應征軍人首先服現役,然后轉入預備役,并被統一編入后備部隊。戰時,后備部隊僅需一個月便能迅速補充一線作戰力量(克里米亞戰役時是五個月)。經此一舉,俄軍常備作戰力量銳增,在1874年-1914年間增加了近60萬人,俄軍也由此擺脫了封建農奴軍隊的影子,邁出了向資產階級新式軍隊轉變的關鍵一步。
2、指揮體制
歷史上,戰場指揮始終是困擾各國軍隊的疑難問題。在改革前,各地駐扎俄軍基本沒有得到統一的管理,事無巨細均需交由陸軍大臣甚至是沙皇本人裁決,這嚴重影響了俄軍作戰的靈活性。米柳京對此給出的解決方案是采取“軍區制”模式。從1861年-1867年,米柳京在分析了全國及周邊地區地理環境的基礎上,組織成立了14個軍區,每個軍區設一位忠于沙皇的司令,司令可直接指揮屬下各軍兵種部隊,除重大調動外不需事事上報,此舉縮短了指揮環節、提升了決策效率。同時,在俄邊疆軍區,司令兼任邊疆地區總督,統管地區生產事務,使部隊能及時得到給養。“軍區制”改革實際上是米柳京軍事改革的突破口,俄軍由此基本實現了變更部隊管理體制的“大目標”和縮短前線指揮鏈的“小目標”,使改革的進一步推進成為可能。
3、裝備保障
克里米亞戰役已經充分暴露了俄軍與西歐國家軍隊在裝備上存在的差距,于是更新武器裝備也成為米柳京軍事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從1861年起,在米柳京的督導下,俄羅斯軍工廠開始逐漸以鋼代替青銅為原材料,打造新一代線膛火炮、步槍,海軍也開始批量淘汰落后的風帆戰艦,轉而加速列裝蒸汽鐵甲艦。盡管如此,農奴制改革的不徹底性導致俄軍工企業生產水平仍舊落后,打造出的新式裝備不僅數量有限,在性能上也依然趕不上同期西歐軍隊的武器裝備。這使俄軍在日后歷次戰爭中不斷在武器裝備上吃虧,并一直延續到了一戰。裝備領域的改革,就此成為米柳京軍事改革永遠無法彌補的短板和遺憾。
4、軍事教育
打造高質量軍隊的落腳點在于高素質的軍官、士兵上,在米柳京改革之前,以募兵制為基礎招募到的軍官和士兵素質普遍不高——軍官多出身貴族,缺乏必要的軍事常識,而農奴出身的士兵識字率甚至不到10%,遑論使用新式裝備。米柳京的解決方案是設計一套階梯式軍事教育體系,包括培養士官的士官學校、儲備后備軍官的軍事中學、提升軍官技能的專科學校及培養高級指揮人才的總參軍事學院。多數學校的招生范圍涵蓋了整個社會,并教授使用新型武器的訓練方法,這些方法由學成歸隊的軍官普及到基層部隊。此外,在軍官的帶領下,俄軍基層陸續組織起了“識字訓練隊”,幫助士兵提高文化水平。經此舉措,在1877年俄土戰爭爆發前,俄軍已建立起50余所新型軍事學校,每年培養的軍官數量較改革伊始增加了40%,而士兵識字率也上升了30個百分點,軍隊整體質量有了明顯提升。
自150年前彼得一世軍事改革后,俄羅斯軍隊終于在米柳京的指揮下再次實現了自我重塑,義務兵役制完全建立、指揮體制實現革新、部隊素質得到提升、官兵士氣重獲提振。
然而,所有成功的軍事改革都要接受戰火的考驗。在全面義務兵役制普及的第四個年頭,對米柳京改革和俄軍的實戰檢驗如期而至。
成果驗收——1877-1878俄土戰爭
1875-1876年,奧斯曼帝國陷入了嚴重的內亂中,其在巴爾干地區控制的波黑、保加利亞、塞爾維亞、黑山先后爆發了民族起義,帝國對起義的殘酷鎮壓吸引了亞歷山大二世的關注:一方面,俄國需要涉足巴爾干進而控制博斯普魯斯海峽,以打通俄西南方向唯一的出海口;另一方面,亞歷山大二世要一血克里米亞戰役之恥,為父親之死報仇,重塑俄羅斯的威信。
在戰場上,起義軍顯然不是土軍的對手,眼看土軍將勝,俄國打著“拯救基督徒”、“保護斯拉夫兄弟”的旗號,于1877年4月24日正式對土宣戰,并在5月得到了羅馬尼亞、塞爾維亞和黑山的聲援。對米柳京軍事改革的成果驗收,行將開始。在準備階段,米柳京組建了戰時總參謀部并被任命為前線俄軍總參謀長,全權負責作戰方案的策劃,他以組建不久的基輔、敖德薩、喀山和土耳其斯坦四大軍區為主力,抽調72萬人、3000門火炮組成了16個軍(合48個師)在高加索和多瑙河兩個方向集結。其中,前沿地帶共展開九個軍,高加索方向部署的兩個軍約10萬人由亞歷山大二世的弟弟米哈伊爾大公指揮,輔以高加索地區民團武裝,以防御為主;剩下七個軍約30萬人由亞歷山大二世親自坐鎮、他的另一個弟弟尼古拉大公指揮,在保加利亞民團的配合下于多瑙河沿線發起主攻。依米柳京的設想,土軍需要同時面對起義軍和俄軍的進攻,因此俄軍可以兩倍的兵力優勢快速突破巴爾干山脈,趕在英國和奧地利做出反應前攻破君士坦丁堡。
戰情也基本按米柳京的設想所發展:6月,俄軍主力越過多瑙河,抵近戰略要地普列文要塞。然而,在土耳其元帥奧斯曼·努里帕夏的組織下,守衛普列文要塞的土軍頑強阻擊,以一個軍的兵力打退了俄軍三次進攻。米柳京被迫變陣,改取圍困戰法,在前后投入了20萬兵力并得到4萬羅馬尼亞軍隊的支援下,普列文要塞的土軍彈盡糧絕、在12月突圍失敗后被迫投降,但米柳京速戰速決的計劃也就此落空,俄軍直到1878年1月30日才在斯科別列夫中將的率領下進抵距君士坦丁堡僅12公里的圣斯特凡諾,而虎視眈眈的英國早已有所反應,英軍向馬爾馬拉海派出了艦隊,成功阻止了俄軍進入君士坦丁堡的企圖。第二天,俄土停戰。
1877-1878俄土戰爭全過程奧斯曼·努里帕夏,這位驍勇善戰的土耳其元帥巧妙引誘俄軍進入要塞周邊,并利用俄軍在裝備上的劣勢,指揮士兵以溫徹斯特連珠槍射殺俄軍,給俄軍以極大傷亡。
這次戰爭,檢驗了米柳京改革下軍區制和義務兵役制在戰場指揮、部隊調動和后勤保障上的靈活性、優越性,俄軍在戰爭全程基本占據了主動。此外,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驅動下,俄軍充分利用鐵路和電報聯通部隊,使戰爭規模在平面范圍內得以擴大,促進了大兵團作戰模式的發展。
美中不足的是,米柳京在戰場指揮上時常受到亞歷山大二世兩位弟弟的掣肘,部分進攻計劃執行不夠堅決;而裝備上的劣勢又嚴重遲滯了俄軍的作戰進程——由于缺乏大威力火炮和新式連珠步槍,俄軍在攻打普列文要塞的行動中耗費了大量精力與時間,喪失了進攻的突然性,西歐諸國因此對俄軍行動及時作出了反應,俄軍在戰術上的勝利也就此未能轉換為戰略上的勝利。
留有遺憾的尾聲
單就戰爭性質和對手實力而言,此次俄土戰爭作為對米柳京軍事改革的“考試”,總體檢驗難度是適中的,俄軍交出的答卷也算令人滿意,軍事改革的進一步推進當屬情理之中。
然而,7個月的戰爭并未給俄國帶來預期的戰略目標。俄土最初簽訂的《圣斯特凡諾條約》對俄極為有利,但西歐諸國不愿俄做大做強,因此于同年以《柏林條約》取代《圣斯特凡諾條約》,俄國僅僅收回了克里米亞戰爭中丟失的南比薩拉比亞,同時奪取了高加索港口巴統和現今土耳其東北部的卡爾斯省,而控制黑海出海口的愿望終成泡影。
簽署《圣斯特凡諾條約》的小樓卡爾斯省的位置,該省在此次戰役后被俄羅斯統治了40年。1921年蘇聯與土耳其簽訂《卡爾斯條約》后,該地區又重歸土耳其為了此戰,俄國共投入11.13億盧布,這幾乎是1878年俄國家預算的兩倍,而遠小于預期的戰果讓人民對亞歷山大二世及其幕僚日益失望,民粹運動愈趨活躍,并發展到對亞歷山大二世本人的刺殺。
反映亞歷山大二世遇刺的油畫1881年,作為“改革核心”的亞歷山大二世遇刺身亡,其繼任者亞歷山大三世在即位一周后便宣布鞏固舊有專制制度,并將政府中為數不多的自由派官員悉數解職,失去核心的改革家們被趕下了俄羅斯的政治舞臺。作為溫和自由主義者的米柳京亦不能幸免,就在亞歷山大二世身亡的同年,米柳京退役。
與其弟弟相比,米柳京十分長壽(96歲),他也因此“有幸”看到俄軍在他退役二十余年后完敗于日軍之手,這亦是米柳京未曾想到的——陸軍出身的他在改革中較為偏重陸軍且更加重視西南方向的軍事調整,而忽視兩百年未有戰事的遠東地區,因此以太平洋艦隊為首的俄遠東作戰部隊在改革中未能充分獲益,反而開始落后于“假想敵”日軍。
俄國在遠東的擴張基本是“兵不血刃”的,因此遠東地區軍事建設長期滯后反映日俄戰爭的木版畫回首往昔,今朝再看米柳京軍事改革,不難發現:沒有農奴制改革打下的社會基礎,米柳京的軍事改革根本無法推進,開放的戰術思想、高素質的兵員、先進的武器裝備將是天方夜譚。而隨著改革的推進,農奴制改革的不徹底性、缺乏質變的生產力發展讓俄羅斯在工業化、近代化、民主化方面與西歐諸國及日本越拉越遠,軍事改革的源動力后勁不足,漸顯頹勢。
米柳京具備一名軍事改革家的一切素質,但其個人之力在頑固的權力機器面前卻又那么無力,而俄軍自米柳京退役后便開始逐漸遠離世界先進軍隊之林,直至蘇維埃政權的建立。米柳京帶領俄軍走過的漫漫強軍路,對今天任何國家進行的軍事改革,既是啟示,亦是教訓。這段路,讓后來的改革者們明白:缺乏社會改革支持的軍事改革是不能一枝獨秀的,并終將因社會改革的滯后而舉步維艱,直至消亡。
俄羅斯2016年發行的紀念米柳京的郵票參考資料:
1.軍事科學院世界軍事研究部編,《世界軍事革命史》,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12.
2.[英]彼得·霍普柯克著,張望,岸青譯,《大博弈:英俄帝國中亞爭霸戰》,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15.
3.張廣翔,《亞歷山大二世改革與俄國現代化》,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0年第1期.
4.阿列克謝·季莫費伊切夫,“代人服役:十九世紀俄國軍隊是如何組建的”,透視俄羅斯,2017-07-30,www.tsrus.cn/658447.
5.Золотарев В.А, Саксонов О.В, Тющкевич С.А.:Военная история России .М. 2001. С.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