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這個月,17歲的我寫自己如何在餐桌上尋找鄉(xiāng)土 | 三明治
原創(chuàng) 西西 三明治
2000年,建筑設(shè)計師爸爸乘著經(jīng)濟(jì)浪潮,從臺灣來到上海。媽媽跟著來,在菜市場里慢慢跟阿姨在一把小蔥、一個牢騷中建立點頭之交;找到超市里沒有腥味的豬肉;用臺灣食品店買來的食材慰藉鄉(xiāng)愁。作為第二代移民(The Second Generation),媽媽的料理就是我的溫柔鄉(xiāng),是我接觸那個血緣上的“故鄉(xiāng)” 的一手資料。
然而那個故鄉(xiāng)的界限,在似海的光陰里變得越來越模糊不清。17歲的我不斷地往前追溯,追溯回媽媽的祖先——從廣州梅縣移民到苗栗的客家人,追溯回爸爸長大的眷村,爺爺17歲離開的湖南家鄉(xiāng),我出生的休士頓凱蒂(Katy)小城。
我究竟還是沒有尋到根。我在美國出生,在上海長大,會常常回到臺灣。或許所有的移民后代,都是浮萍。我們的故土,是涌動的深藍(lán)色,有隨風(fēng)而起的海拔。但人類無法擺脫對土的依賴,心安理得地接受來自土地的饋贈——植物。從這個角度來看,我也是陸地的繼女。
也許是出生后就常常飄在大陸板塊間,根系并沒有扎根于任何一個地方,對“土”這個元素尤其陌生。這個月的任務(wù)是重新認(rèn)識世界,寫寫大自然,食物,和我的關(guān)系。從味覺感受大地的饋贈和生命的起源,可能是最原始、最觸手可及的方式。
原來家里有一塊田是很奢侈的。
媽媽從小在苗栗客家村長大。她的故鄉(xiāng),大部分人沒有聽說過,甚至很多臺灣人都沒去過。從廣州逃難來的客家人在這塊貧瘠的紅土地上耕作,世代為農(nóng),自給自足。這里一直保留著土的清新和空曠的視野。
現(xiàn)在,我晚上走在上海陜西南路的街上,心里仍然會毛毛的。但是10歲的時候,從來不害怕夜燈稀疏的苗栗經(jīng)國路,不害怕哭泣的風(fēng),不害怕綠眼睛的貓。
這塊土地,非常不一樣。也許是和這里所孕育出的綠色生命有關(guān)。
每年暑假回臺灣,印象中是綠竹筍和地瓜葉瘋長的季節(jié)。阿嬤用小鐮刀割下地瓜葉,一捆捆整齊排在菜地里。阿姨們收了,帶到家門口前的石桌處擇菜,有一搭沒一搭聊著:誰的朋友癌癥末期了,隔壁姨婆又為了什么追著他們家小男孩跑。不過我從來沒認(rèn)真的學(xué)過擇菜,視線總是被飛來飛去的蝴蝶,蜻蜓吸引著。
這時候舅舅應(yīng)該在后院挖竹筍,“沒挖出來就長成竹子了,怎么吃?”我的家人喜歡反問句。綠竹筍埋在土壤里的部分很甜很脆,露出來的會有點苦,但會回甘,不澀,仍然是好吃的。
一星期有三天會在餐桌上看到炒竹筍、竹筍湯、炒地瓜葉。這個時候九層塔就是秘密配方了——給所有食物施法,讓他們不這么無聊。一點點香氣,一點點辛辣,味蕾就很滿足了。苗栗的土地很貧瘠,缺水,九層塔居然也自己長了一大叢。媽媽炒菜的時候會派我和姐姐提個籃子去摘九層塔,要奢侈地摘最頂層的嫩葉,她會特別囑咐,還加上反問句:“老的葉子怎么吃?”
我們心安理得的接受大地與氣候的精心安排,吃季節(jié)自助餐——夏天是綠竹筍和地瓜葉,冬天是丟進(jìn)火里烤的地瓜(臺灣春秋季不分明)。
我只吃過一次用爐火烤的地瓜。從焦黑的外皮中露出金黃的餡,木頭的香氣,刻在了記憶里。每年冬天,在上海的街頭閉上眼睛聞,總覺得那個齁甜的氣味少了一點什么,可能是家的味道。
小時候我不愛吃地瓜,姐姐喜歡。阿嬤種的土地瓜干干的,甚至咬一口后,手上那半截會裂開來,像她田里的泥土一樣。同時滿嘴是地瓜纖,又不太甜。
6年級的時候,我回臺灣過年。阿嬤老了,種不動地瓜了,大姨丈接班了。被診斷出癌癥后,醫(yī)生說要多曬太陽,所以家里的農(nóng)活他接管了一半。大姨丈是博士,做事情仔細(xì)講究,把品種換了,細(xì)心照料,成熟后的地瓜圓鼓鼓的。
舅舅說等阿公洗好澡后,爐火熄掉,把地瓜埋在木炭里,烤出來的地瓜才香。
鄉(xiāng)下空曠,后面又是一片竹林,風(fēng)吹進(jìn)房子,冷颼颼的。我跟姐姐蹲在爐火前,看一片火海一寸寸吞噬著木頭的節(jié)疤,火星上躥下跳。舅舅抱怨道,每次烤地瓜阿嬤都要念他,因為煙囪壞掉了,廚房會烏煙瘴氣,但是他明明已經(jīng)用竹子補起來了。我抬頭看,一根微微發(fā)黃的竹子連接著灶臺和屋頂,顫顫巍巍。
烤好的地瓜沾滿木炭,舅舅很細(xì)心,慢慢把皮都剝掉了,金黃的地瓜肉冒著熱氣,明明晚餐吃得很撐,大家的手還是不停地伸向裝地瓜的小盒子。
為什么再也沒吃過,我也不知道。可能是阿公走了,大家不愿意回來聽阿嬤念念叨叨;可能是大姨丈癌癥五年未曾復(fù)發(fā),沒有再種地瓜了;也可能兩者都有。
我慢慢愛上吃地瓜。曾經(jīng)試過用烤箱,用空氣炸鍋,不是沒熟,就是過火。上海買到的地瓜多半是橘黃色的,很甜,口感不如苗栗的扎實。
有一次爸爸去莫干山出差,帶回來農(nóng)民在路邊賣的地瓜,瘦瘦小小,很不起眼,但似乎有大姨丈種出來的那種香氣和扎實的口感——一點點的甜味,沒有喧賓奪主。只是我始終沒有找到那年冬天的味道。
后來阿公走了,阿姨們不再回家看了。阿嬤年紀(jì)也大了,她每年春天不再插這么多苗,有些菜坐免費公車從菜市場買回來,也便宜。
不過我想,九層塔可以自己生長,應(yīng)該常出現(xiàn)在阿嬤的餐桌上吧?
阿嬤喜歡吃怪怪的食物,例如水煮秋葵。煮出來的秋葵自帶粘液,吃完后要配好幾口干爽的白飯,才能把粘液吞下去。“健康啊。” 她總是這樣說。
我對秋葵的初印象并不太好,是為了凸顯自己的冒險精神才吃的,沒想到慢慢也就習(xí)慣了。
后來發(fā)現(xiàn),新鮮辣椒加醬油調(diào)一調(diào),淋上去,瞬間變身。這樣說來,我喜歡的可能是辣椒醬油的味道。
后來,姐姐也慢慢喜歡上秋葵,是經(jīng)常被我們兩個翻牌的暑假菜單。秋葵是超級方便的蔬菜,鹽和胡椒調(diào)味,放進(jìn)空氣炸鍋里10分鐘,超有嚼勁,比水煮的好吃。
今年暑假,每天都像在廚房做實驗,劈里啪啦的生煎,微波爐西蘭花,要用蒸籠布過濾的蔬果汁,不過也偶有佳作。原來,空氣炸鍋秋葵不放油會燒焦是個偽命題!
“上面白白的是鹽嗎?”
“對啊,我撒太多了嗎?”
“不知道耶。以前怎么不會?”
“可能是以前和冷凍蝦仁一起放進(jìn)空氣炸鍋,蝦仁上的冰融化了……”
“你是不是沒放油?”
“啊……忘記了。”
不過姐姐的配方,好像比加了油好吃。油不會被秋葵吸收,會融化表面的鹽顆粒,炸出來的秋葵會趴下去,像泄了氣的氣球。不放油,多了一分脆,而且鼓鼓的。可以手拿著蒂,好像在吃百奇餅干。似乎無意間發(fā)現(xiàn)了一個騙小朋友吃蔬菜的方法!
有一段時間,媽媽很喜歡包餃子。吃餃子一定會配上西蘭花,用橄欖油和海鹽拌,淡淡的清香。或許是因為西蘭花不像其他蔬菜,水煮后口感澀澀的;或許是每次冰箱只剩下西蘭花。
14歲開始,我不再吃餃子了。家人吃餃子的時候,我用西蘭花配飯。“你吃一個嘛,吃了又不會死。” 媽媽總是用很憤怒的口氣說,好像我不吃是對她廚藝的挑釁。
“今天的皮搟得很成功,餡也和的很好,吃一個吧。” 爸爸是鼓勵的語氣。
姐姐則是退而求其次型,“你可以吃一半,另外一半我?guī)湍愠浴!?/p>
“不要勸她了啦。每天做菜真的很煩,又這個不吃那個不吃。” 媽媽用一句話結(jié)束所有的對話,餐桌上只剩下碗筷的碰撞聲。
可能是自我意識在體內(nèi)瘋長,伸出了家庭食物和長幼規(guī)則為我框起來的邊緣。我的執(zhí)念,我的身材,我的喜好,我的驕傲,比一切都重要。14歲的我不知道的是,那個瘋長的自我意識,不是“我”,七嘴八舌的社會與見縫就鉆的營銷孕育了她。這從野草,在媽媽對我、甚至對她自己的怒火中越來越茂盛。
但每次爭吵后,心里會出現(xiàn)個無底洞。我填進(jìn)好多好多西蘭花,它仍是空的,甚至胃抗議道它不想再吃,通過神經(jīng)傳送嘔吐的感覺時,我還是機械性的塞。最后一朵,沾滿了沒化開的鹽顆粒,是眼淚的味道。
于是好幾次吃西蘭花,都是眼淚的味道。
漸漸地,我累了。媽媽可能也察覺到她的“對手” 的疲憊,有些同情,慢慢也和我站在同一戰(zhàn)線。她的怒火滅了,我心里的野草好像也凋零了。
去年夏天,和幾個小學(xué)同學(xué)的家庭一起去千島湖。因為千島湖的飯菜油膩,我吃不下去,干脆沒有去餐廳。媽媽回程買了菜,在民宿布滿灰塵的廚房里幫我煮了一碗西蘭花番茄湯。湯很清淡,沒有什么咸味。
“大家都會覺得我不負(fù)責(zé)任,把你養(yǎng)得病懨懨的。” 媽媽仰面躺在我身邊,靠著床頭,拇指一圈圈地揉太陽穴。我看不見她的眼睛,但是一邊吃一邊哭,西蘭花嘗起來,還是眼淚的味道。
此后西蘭花也常出現(xiàn)在我的“私房菜”中。家里吃餃子,小龍蝦,泡面的時候,或者是我暑假出去上課的時候,媽媽都會特別準(zhǔn)備我的一份。
西蘭花有燙太久嗎?蝦這次是用烤的,跟煎的比哪種好吃?鹽夠不夠?她每次都會問好幾句,好像我是幫大廚試菜一樣的人。
昨天去參加凈攤活動,集合時間是13:30。媽媽已經(jīng)對我的習(xí)性了如指掌,準(zhǔn)備了便當(dāng),讓我在巴士上吃。我一邊吃一邊想,這四年來,是她在成長,一步步摸清我、食物和她之間的微妙界限,避開不必要的眼淚和傷人的話語。
西蘭花也許是她的秘密武器。這就是為什么我燙的西蘭花永遠(yuǎn)不夠脆,不夠清甜嗎?
“今天的禮物。” 每次雁子送來東西,我們家就會有一個人負(fù)責(zé)拍照,傳送到家庭的微信群里,告知不在家的那一位。
雁子是我對門的鄰居,去年才搬進(jìn)來。她搬進(jìn)來第二天起,就經(jīng)常敲響我家的門,提著袋子,匆匆塞給我她朋友做的餛飩,Costco的柚子,佳思多(一家臺灣商店)的綠竹筍.......又匆匆的為騰不出手的我把門關(guān)上,似乎擔(dān)心我們還給她。
一開始,她常送些餛飩面包這一類半成品,還有烏梅條蝴蝶酥等小零食。媽媽一向不喜歡家里東西太多,跟她說別再送我們,我們很挑食。雁子只是笑笑,漸漸摸清楚我們的口味,改送水果和蔬菜。雖然雁子不太會做菜,她挑水果蔬菜的手法卻是一絕。常常勾起我家對在臺灣餐食的回憶。
媽媽也不再說什么了,心安理得地接受她的好心。無論如何也無法阻止她的愛心,只好每天打了豆?jié){放在她門口,做飯做多了就給他們家一份。兩家人似乎在過家家,每天期待著來自對門的驚喜。
昨天晚上雁子送來一顆臺灣高麗菜,臺灣的品種,葉子綠中帶淡黃,圓圓的一顆,很可愛。葉片比較薄,口感脆,淡淡的清甜。“剛好家里沒菜了。” 媽媽似乎已經(jīng)習(xí)以為常。
隔壁棟的翁小姐六十多歲的樣子,常穿一身淺色的衣服,騎腳踏車出門。樣子上完全看不出,我住的小區(qū),是她家族的企業(yè)蓋的。
一向和她沒什么交集。不像隔壁鄰居雁子,見到人笑笑的。也不像一樓王小姐,會聊幾句天氣和疫情。翁小姐總是板著一張臉,除非有事找你,不會說“你好”。
我和姐姐暗暗地討論過幾句:“那個翁阿姨從來不跟我們打招呼欸。”“她有時候澆花噴到人也不說對不起之類的。”
不過爸爸說她不是一個冷漠的人,在我們家接管公共花臺之前,是她放長了接在樓下的水管,早晚給花草澆水。又騎腳踏車去買來了漂亮的荷花和月季裝點整片的綠色。這里大多花草其實是一樓鄰居種的,他們搬走后,就無人看管。
我家在花臺種了些香料之后,我會在每天早上八點之前去澆水。那天我照例澆花,看到翁小姐從公寓樓里走過來,對我指導(dǎo)了幾句:“現(xiàn)在天氣很熱,早晚各澆一次水。像這個繡球,還有迷迭香,水要多。” 其實這些話她對爸爸說過,那時我也在旁邊。
“謝謝你啦,你很用心。” 翁小姐拍拍我的肩膀,還難得地露出笑容,臉上的皺紋讓她看上去比平時柔和。她說完就轉(zhuǎn)身走了,留下我在原地。這是她唯一一次看著我說話。
還沒從驚訝中緩過來,翁小姐又過來,手上拿了一把香椿。
“這個香椿,很健康。一定用水焯45秒,因為它里面有亞硝酸鹽。只是好少,不知道夠不夠你們吃。”
“咦,夏天也有香椿嗎?!”
“是啊,偶爾就會冒一些出來。" 這些植物好像她的孩子一樣,她很開心地介紹著, “一定要焯水哦,時間不要多。” 她不放心地重復(fù) 。
我澆完花上樓,跟媽媽展示我的戰(zhàn)利品。“姐姐還沒吃過香椿呢。”我說。
“下次澆花要避開翁小姐,不然她每次都拿奇奇怪怪的菜來,又是一小撮一小撮,很難煮。” 媽媽好像沒聽見。
其實我原先也不太能接受香椿的味道。不過這一次卻慢慢品嘗到松子的清香,木耳般的脆,奇怪的味道好像消失了。可能是焯過水的緣故。
有點期待明年春天,谷雨過后,香椿冒芽的時節(jié)了。
*以上內(nèi)容節(jié)選自每日書“攝影主題班”寫作
原標(biāo)題:《這個月,17歲的我寫自己如何在餐桌上尋找鄉(xiāng)土 | 三明治》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gòu)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gòu)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wù)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wù)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