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觀察|突破卡脖子!己二腈國產化“破冰”,尼龍66放量在即
1935年,在美國杜邦公司就職的化學家華萊士·卡羅瑟斯(Wallace Carothers)首次通過己二胺和己二酸合成了尼龍66。
此后近90年時間里,己二胺的關鍵原料己二腈生產技術一直被外企壟斷。
中化國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中化國際,600500)對澎湃新聞(www.6773257.com)記者表示,過去,國內尼龍66聚合企業使用的己二腈主要依賴從國外進口,部分外企掌握原料,通過調節己二腈的供應控制了尼龍66的全球生產,導致國內企業在產業鏈地位、價格和產品應用等方面均“受制于人”,相關企業長期面臨“買面做餅”的窘境。
日前,我國首個自主開發的丁二烯法己二腈工業化生產項目在山東省淄博市建成投產,徹底打破了外企對己二腈技術的壟斷。
中國化工信息中心(下稱,“中國化信”)高級咨詢顧問冀弘毅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丁二烯法流程短、原料消耗低、產品品質好,是目前全球領先的己二腈生產工藝。國內該工藝首次開車成功讓行業看到了國產己二腈技術的“可靠性”。
己二腈國產化之路
面對己二腈技術被國外長期壟斷的困局,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曾多次發文,鼓勵國內企業攻克己二腈相關技術,支持化工行業和相關企業解決尼龍66“自給率不足”等問題,促進產業鏈技術突破和產業升級。
期間,國內企業經歷了多次自主生產己二腈的嘗試。
20世紀70年代,中石油遼陽分公司引進了法國羅納普朗克公司2萬噸/年己二酸催化氨化法己二腈生產裝置,但由于該工藝路線能耗高、流程長、副反應多,成本較高,于2002年停產。
2011年,山東潤興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丙烯腈法己二腈技術通過當地鑒定,但2015年該技術首套裝置在試生產時發生爆炸。隨后該項目被中止,而此次事故也為國產己二腈發展蒙上了一層“陰影”。
直到2019年,國內聚氨酯龍頭華峰集團有限公司(下稱,“華峰集團”)年產能5萬噸己二酸法己二腈項目投產。這是國內首個自主研發且順利投產的己二腈項目,但該集團己二腈產品主要是用來自給自足,且相關技術沒有對外授權,因此未能推動國內己二腈市場形成規?;l展。
同時,據業內人士介紹,華峰集團采用己二酸法生產己二腈技術門檻雖然更低,但成本更高,且該技術會產生雜質ICCP,分離難度大,影響產品質量。
結合數據來看,2021年全球實現己二腈產能204萬噸/年,產銷量128萬噸,而我國己二腈年產能僅有10萬噸,其中年產量和年消費量分別為6.5萬噸、31.2萬噸,仍高度依賴進口。
今年7月31日,中國化學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與淄博齊翔騰達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齊翔騰達,002408)合作設立的天辰齊翔新材料有限公司(下稱“天辰齊翔”)20萬噸/年丁二烯法己二腈裝置開車成功,并產出己二腈優級產品。
冀弘毅介紹,“天辰齊翔具有國內首創的丁二烯法己二腈自主知識產權的專利技術,不僅可以提高企業自身的己二腈產能,未來還有望通過技術授權、轉讓等方式進一步推動國內己二腈行業整體發展。”
與此同時,外企也在加大對中國己二腈市場的布局。英威達對澎湃新聞表示,公司年產能40萬噸己二腈項目預計今年年底前投產,可支持80萬噸尼龍66切片生產。
平安證券在研報中表示,天辰齊翔和英威達的己二腈項目投產后,己二腈價格將出現大幅下降,同時市場競爭將加劇。在各個國內項目陸續投產的情況下,己二腈的供應甚至可能出現過剩。
中國化信預測,未來5至10年,中國己二腈產能將出現爆發式增長,2025年將達132萬噸/年,2030年達187萬噸/年。
尼龍66產業“咽喉”
如何理解己二腈對于發展尼龍66的重要性?
天辰齊翔董事長梁軍湘曾做過一個比喻,我們生產尼龍66,沒有己二腈,就像我們想做面包,沒有面粉。
尼龍66的主要原料是己二酸和己二胺,我國是全球第一大己二酸生產國及消費國,己二酸供應充足,而己二胺主要由原料己二腈加氫后制得,加氫過程沒有技術門檻,可以說尼龍66的供應難點主要在于己二腈。
目前,全球己二腈產能主要集中在英威達、巴斯夫、奧升德、旭化成等國外企業手中,且主要是自用,少量外售。其中,英威達是全球最領先的己二腈生產商,產能占全球總產能比重過半,公司丁二烯法生產技術是目前實際生產中最具成本效益的技術之一。
外企對己二腈技術壟斷和供應控制導致國內己二腈在2019年以前全部依賴進口,限制了中國下游產業的發展。
2018年,英威達、奧升德、以及索爾維等幾家己二腈龍頭企業接連遭遇不可抗力,導致當年己二腈、己二胺產能嚴重供應不足。國內除了尼龍66龍頭企業神馬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神馬股份,600810)因與英威達簽署了己二腈長協,供應相對穩定外,其他尼龍66企業均遭遇價格上漲、斷供等危機。
據悉,受此影響,2018年國內己二胺價格從1月初27600元/噸漲至81500元/噸,全年上漲195%。
己二腈技術攻克難,國內相關企業嘗試繞過己二腈,通過其他技術生產己二胺。
中化國際今年4月表示,公司經過3年探索,自主開發了己二胺生產工藝,成功避開了己二腈卡脖子難題,形成了國內首套“催化劑制備--己二胺合成--尼龍66聚合”的全流程工藝技術。
中化國際對澎湃新聞表示,該生產工藝也被稱為“己內酰胺法”,以“己內酰胺”為原料,經氨化、加氫兩步制得己二胺,生產成本接近丁二烯直接氫氰化法,優于己二酸法,且產品收率高、三廢排放少。
據中國化信介紹,己內酰胺是生產尼龍6的主要原料,“己內酰胺法”制己二胺,打通了尼龍6到尼龍66的產業鏈,在己內酰胺總產能過剩,及相關企業具備原料優勢的特殊產業環境下,存在經濟性和可行性。
澎湃新聞了解到,當前國內己內酰胺總產能503萬噸/年,實際產量395萬噸/年,且擬/在建產能超400萬噸/年,已經呈現產能過剩趨勢。
中國化信表示,能夠穩定產出滿足下游需求的己二腈是國產化成功的前提,國產己二腈從無到有,各種工藝還處于摸索階段,不同企業選擇己二腈生產工藝時要結合自身原料優勢、資源優勢,同時還應注意技術成本、安全與市場需求。
打開尼龍66市場需求
尼龍66因其耐高溫、耐水解、耐磨、阻燃性好、密度適中等綜合性能高廣泛用于工程塑料、工業纖維與民用纖維領域,其中,工程塑料的終端應用包括汽車、電子電氣、工業和機械、消費品以及家用電器。
己二腈國產化不僅能夠打破我國對己二腈的進口依賴,更有助釋放國內尼龍66的產能,打開下游市場需求。
華泰證券研報表示,在己二腈原料國產化趨勢下,國內尼龍66行業迎來投建高峰,截至2022年7月,國內擬建尼龍66產能超過560萬噸/年。在全產業鏈大擴容背景下,尼龍66產業鏈從己二腈生產到尼龍66聚合和紡絲等多環節擬建產能較多,帶動下游需求增長。
中國化信數據顯示,過去5年,尼龍66在汽車和合成纖維市場的需求呈下降趨勢,在其他應用中的消費量緩慢增長,導致其全球消費量為負增長。未來在上游原料產能增長的帶動下,尼龍66在工程塑料以及工業纖維領域有望部分替代尼龍6,迎來較快市場增速。
尼龍6和尼龍66是“尼龍家族”中生產技術最為成熟、應用最為廣泛的產品,兩者在全部尼龍消費中的占比超過九成。尼龍6性價比更高,尼龍66性能更好,兩者下游應用領域高度重合,但在工程塑料領域,尼龍66與尼龍6的性能差異更突出,因此該領域尼龍66潛在替代空間較大。
中國化信表示,2021年中國工程塑料市場尼龍66占尼龍整體市場(尼龍66和尼龍6整體)比例約33%,美國占比超過70%,而西歐地區的這一比例在50%以上。按照尼龍66在工程塑料和工業絲領域替代約20%尼龍6的市場規模測算,至2025年中國尼龍66產能將超過220萬噸/年,需求將達100.5萬噸。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