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外賣取餐柜開啟收費模式,會不會成為下一個快遞柜?
繼快遞柜之后,外賣取餐柜也開始向小哥收錢了,每單3-6毛不等。
日前,在杭州、合肥、北京等地,不少小哥吐槽說,這個錢到底應該由誰出呢?

與快遞柜面向社區不同,智能取餐柜主要鋪設在商務樓、學校、辦公機構等一些人流密集、訂餐需求高,送餐“最后100米”較為麻煩的區域,單柜使用時間并不長,且頻次較高。
快遞柜的出現,曾經眾多玩家一哄而上,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最后一公里的難題。但由于缺乏可持續的商業模式,大浪淘沙之后,目前只剩下豐巢、菜鳥、京東、蜜罐、兔喜等頭部玩家。
億豹網發現,在驛站遍地開花的情況下,不少快遞柜平臺收縮戰線,面臨尷尬境地,取餐柜會不會成為下一個快遞柜呢?
| 01應不應該收費眾說紛紜
作為快遞柜龍頭,長時間的虧損對豐巢影響較大,此前豐巢推出了針對滯留快件收費的政策,但由于大部分用戶本來就對無法送貨上門不滿,導致全國多地用戶對此發起抗議。
同樣道理,智能取餐柜定制、進場費、月租、電費、維護費等成本均由平臺方承擔,由于頭部外賣平臺仍存在盈利壓力,日益增長的取餐柜投放成本,也被視為不可持續。如果從這個角度看,柜子本身收費也無可厚非。

假如一位小哥一天送50單外賣,其中一半放取餐柜,按照5毛錢一單計算,小哥一天要支付的存放費為12.5元。跟快遞小哥一樣,你送得越多,要給柜子支付得越多。
有的小哥為了省錢,甚至把外賣直接放到柜子下邊的地上,拍照發給顧客后匆匆離開?!安皇清X的問題?!?一位小哥解釋,自己是為外賣平臺跑腿的,如果還要給平臺付這個錢,感情上很難接受。
也有小哥表示,外賣取餐柜能節約時間,省下來的功夫多送幾單,就不計較這么多了。數據顯示,有了取餐柜之后,騎手每單平均可節省4-10分鐘。
在寫字樓集中的區域,午餐時段外賣柜經常出現一柜難求的情況。據測算,高峰時段,外賣騎手接單數量達到峰值,外賣騎手投放智能取餐柜,一單大約節省4、5分鐘左右,1分鐘成本相當于幾毛錢不等。午晚餐時段,省下來的時間,可多接2-3單。
對用戶來說,取餐柜還有消毒、保溫等功能,疫情期間也可以做到無接觸配送。有白領表示,外賣小哥也不容易,風里來雨里去的,如果要分擔取餐柜的成本,大部分人是支持的。
| 02羊毛出到豬身上
與快遞柜類似,一套單面取餐柜的成本也達到了接近2萬元,假如每套柜子每天投放三百多單,收入也只有一兩百元錢。再加上場地租賃、人員工資等成本,取餐柜面臨的壓力并不比快遞柜小。
億豹網了解到,對于快遞柜較高的建設布局成本,其收入主要來源于存件、取件和屏幕廣告費用。深陷虧損困境的豐巢,正在大幅度跨界試水洗衣、家政等業務。
為謀求盈利,近年來豐巢不僅在其快遞柜中充斥著大量廣告,另外在其公眾號的推送中也幾乎全部為廣告宣傳,與其業務相關的內容并不多見。

公開數據顯示,2020年1-3月,豐巢未經審計的凈利潤虧損約2.45億元,而2019年同期虧損約為7.81億元。為破解盈利難題,2020年,豐巢開始針對將滯留快件收費,一度引發軒然大波。
反觀外賣市場趨于穩定后,在運力不足、補貼等因素影響下,配送成本一直保持相對剛性。據公開數據顯示,2019-2021年,美團、餓了么兩大平臺外賣筆數均實現大額增幅,但單均配送成本卻并未隨訂單量的增長而下降。
業內人士認為,這與疫情期間各大平臺對外賣騎手補貼增加,以及外賣訂單量增長速度遠超騎手增加速度有關。從上市公司單均配送成本維持在7.15元/單的水平來看,外賣行業整體仍在尋求提升效率的有效途徑。
相比快遞小哥花錢投柜,誰應承擔取餐柜成本?無非兩種可能,其一,按需收費,若消費者指定放柜,用戶來出錢,反之對騎手亦然;其二,可以根據外賣在柜中停留的時間來計算,在某一時間內免費,超出后按分鐘開始計費。
目前,取餐柜的收入主要包括柜面廣告、線上商家合作、外賣存取費等方面,各品牌運營方也是摸著石頭過河,從快遞柜面臨的尷尬境地來看,取餐柜想要取得突破并不容易。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