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長三角議事廳·周報|“產業大腦+未來工廠”模式的浙江實踐
2022年是浙江數字經濟五年倍增計劃的收官之年,也是浙江數字經濟“一號工程”升級版的開局之年。8月3日,《浙江省數字經濟發展白皮書(2022年)》發布,白皮書指出浙江打造數字變革高地,計劃實現新一輪“雙倍增”,到2027年,浙江數字經濟增加值和核心產業增加值將分別突破7萬億元和1.6萬億元。
寧波鑫達模具的數字化生產車間里,員工通過平板電腦輕松操作,實時追蹤生產進度。 微信公眾號@寧波網信 圖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浙江計劃從產業集群和“產業大腦+未來工廠”融合發展新范式兩方面施力。一方面,通過實施先進制造業集群培育行動,做強做大數字安防、集成電路等六大千億級特色產業集群,建成世界級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群;另一方面,加快推進“產業大腦+未來工廠”融合發展新范式,到2027年建成行業產業大腦50個,培育未來工廠100家、智能工廠1200家,實現規上工業企業和重點細分行業中小企業數字化改造全覆蓋、百億元以上產業集群工業互聯網平臺全覆蓋。
“產業大腦+未來工廠”融合發展新范式是什么?長三角目前有哪些實踐?
“產業大腦+未來工廠”模式是針對各個產業的具體差異,推動不同產業產生適合自己的產業大腦,通過未來工廠的模板示范效應,將數智化對產業發展的實際效用展現給產業中的企業,以示范的方式帶動產業中企業的轉型熱情,以產業大腦來助力行業中的企業轉型,解決企業轉型中遇到的技術問題。數據生產要素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是“產業大腦+未來工廠”這一新模式的核心特點,該模式旨在充分激發引領更多有條件的制造企業和產業集群主動智變升級。
“產業大腦+未來工廠”作為一種發展新模式和新概念,在浙江先行先試。浙江各市結合自身產業基礎探索各自特有發展路徑。通過賦能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杭州率先走出一條從“機器換人”到“工廠物聯網”再到“企業上云”“ET工業大腦”“產業大腦+未來工廠”驅動的智能制造發展之路。寧波則大力探索“產業大腦+未來實驗室+未來產業集聚區+未來工廠”發展路徑,結合本地產業集群,建強“新材云創”新材料科創大腦和化工、機電等產業大腦,做實新產品研發服務、知識產權智保,打通產學研用全鏈條創新環節,賦能單項冠軍企業、總部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產業鏈補鏈強鏈,塑造引領未來的新增長極。臺州則涌現產城融合的相關實踐,臺州將以產城融合為基本形態,在核心區系統布局“一批協同創新中心、一類示范產業園區、一群鏈主型企業(未來工廠)、一個產業大腦和一組高端城市服務功能區”,構建“創新核、制造核、服務核”圈層式產業新生態。由此可見,近年來浙江就“產業大腦+未來工廠”這一發展模式進行了多種探索,未來五年,浙江將在全域推廣“產業大腦+未來工廠”發展新模式。
“產業大腦+未來工廠”發展模式在推廣過程中也面臨著政府主導或者企業主導者失靈等問題,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盤和林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以產業核心企業帶頭來組建行業協會,以行業協會牽線建立產業大腦,由產業核心龍頭企業示范改造未來工廠,繼而行業中其他企業視效果好壞跟進轉型。在推廣過程中,要注重數智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實用性,要以解決行業難點痛點為主要突破方向。產業大腦應該由企業主導形成和管理。”
除此之外,目前產業大腦呈現地方性特征,如何破除地區間產業信息壁壘,實現區域信息共享,以強化數據治理為抓手,建立區域協同治理數字規則,在產業之外探索數字治理新模式,由產業大腦到區域大腦仍有較長路要走。
浙江余姚領克汽車部件有限公司內,48臺流水機器人持續揮舞著機械手臂,完成一次又一次的精準焊接。 微信公眾號@寧波網信 圖
產業
安徽新材料產業發展動能強勁
作為安徽省重點打造的十大新興產業之一,新材料產業上半年產業規模持續增長。今年上半年,安徽全省新材料產業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同比增長19.1%,高于全省戰略性新興產值增速2.5個百分點,產值規模占戰略性新興產業總規模比重25.6%。(來源:安徽日報)
浙江38個海洋經濟重大項目集中簽約
7月31日,以“開放臺州 共襄RCEP”為主題的2022浙江(臺州)RCEP經貿合作論壇暨海洋經濟重大項目簽約儀式在臺州路橋舉行。開幕式上舉行了海洋經濟重大項目簽約儀式。偉星科技產業園、水系鈉鹽儲能電池等百億項目為代表的38個海洋經濟重大項目集中簽約,協議總投資達778億元。(來源:浙江日報)
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下月在上海舉辦
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將于9月1日至3日在上海世博中心舉辦。5周歲的大會以“智聯世界、元生無界”為主題,將充分展現人工智能新技術與元宇宙新賽道的硬核新科技、產業新集群、超級新場景和敏捷新治理。(來源:解放日報)
上半年安徽全省綠色食品產業產值逾5355億元
據初步測算,上半年安徽全省漁業經濟總產值達420億元,同比增長10.9%。以“雙招雙引”為抓手,安徽大力推動綠色食品產業發展。上半年,安徽省綠色食品十大產業全產業鏈總產值5355.35億元,同比增長5.6%。(來源:安徽日報)
安徽新能源汽車產業爆發式增長
數據顯示,安徽省新能源汽車產業正在爆發式增長。今年上半年,安徽省汽車累計產量78.1萬輛、同比增長6.1%,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量21.4萬輛、同比增長94.1%。(來源:安徽日報)
浙江數字化綜合發展水平全國第一
8月4日,國家網信辦日前發布了《數字中國發展報告(2021年)》。《報告》顯示,浙江、北京、上海、廣東、江蘇、山東、天津、福建、湖北、四川等地區數字化綜合發展水平位居全國前10名,浙江數字化綜合發展水平居全國第一。(來源:浙江日報)
經濟
上海期貨行業上半年成交金額超200萬億元
8月1日,《期貨和衍生品法》正式實施。記者從上海證監局、上海期貨交易所、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當日聯合主辦的上海期貨界座談會上獲悉,今年前6個月,上海期貨行業成交金額高達227.62萬億元。(來源:解放日報)
溫州上半年出口同比增長36.4%
今年上半年,溫州實現進出口總值1426.6億元,同比增長30.8%;出口1217.9億元,同比增長36.4%;進出口、出口增速全省排名第一。(來源:浙江日報)
上海港7月集裝箱吞吐量創歷史同期新高
上海港7月預計集裝箱吞吐量完成超430萬標準箱,創歷史同期新高。1-7月,全港累計完成集裝箱吞吐量同比實現正增長。預計集裝箱吞吐量完成超430萬標準箱,創歷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長超16%,環比增長超13%;日均吞吐量接近14萬標準箱。(來源:上海發布)
上半年安徽綜保區進出口總值同比增28.6%
今年以來,安徽省綜合保稅區不斷釋放政策紅利,為穩外貿注入新動能。今年上半年,安徽省綜合保稅區進出口總值為657.1億元,增長28.6%。其中,出口345.7億元,增長28.6%;進口311.4億元,增長28.7%。(來源:安徽日報)
安徽自貿區上半年實現進出口959.3億元
今年上半年,安徽自貿試驗區實現進出口959.3億元、同比增長28.5%;實際使用外資(FDI)1.1億美元,其中高新技術利用外資占比達40%;新增注冊企業7674家、同比增長45.5%。以不到全省千分之一的面積,貢獻了全省上半年26.1%的進出口、12.5%的利用外資、4%的新增注冊企業。(來源:安徽日報)
科創
揚州首批4家青年人才驛站啟用
7月30日,揚州首批4家“蘇青驛站”揚州青年人才驛站上線投入使用,到今年底,驛站建設將覆蓋揚州各縣(市、區)、功能區。揚州把青年驛站建設作為打造青年人才友好型城市的重要內容,以及推動青年人才安心、安身、安業的重點舉措。(來源:新華日報)
上半年安徽全省創新發展指數同比增長15.9%
據“安徽創新發展統計監測體系”測算,今年上半年,安徽省創新發展總指數為115.9,同比增長15.9%,保持兩位數增長。分領域看,上半年,安徽省的創新環境指數為114.7,創新投入指數116.9,創新產出指數為116.2。安徽創新發展指數持續攀升,客觀反映了創新發展能力的不斷增強。(來源:安徽日報)
鄉村振興
上半年安徽省漁業一產產值236.5億元
今年以來安徽省漁業經濟形勢向好。初步核算顯示,上半年全省水產品產量122.6萬噸,同比增長3.7%;漁業一產產值236.5億元,同比增長9.4%,產量和產值增速均創近3年同期新高。(來源:安徽日報)
安徽省下達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74.5億元
2022年以來,安徽持續加大對省級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支持力度。上半年下達中央和省級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74.5億元,其中下達20個省級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43.3億元,占比58.1%,縣均投入規模是其他縣的3.7倍。(來源:安徽日報)
安徽省立法保護生長期糧食作物
7月29日下午,安徽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五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安徽省糧食作物生長期保護規定》,規定從“小切口”入手,聚焦糧食作物生長期可能發生的人為毀糧現象,明確除用于青貯的密植小麥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收貯生長期水稻、小麥。(來源:安徽日報)
民生
浙江省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提速
上半年浙江省已籌集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31.9萬套(間),提前完成30萬套(間)的年度目標任務。31.9萬套(間)保障性租賃住房中,新建類項目約14.6萬套(間),轉化和改建類約17.3萬套(間)。據介紹,保障性租賃住房主要有新建、改建和轉化3種渠道,國家鼓勵支持地方利用存量土地新建、存量房改建和市場房源轉化。(來源:浙江日報)
浙江首次發布全民健身發展指數
浙江省體育局于8月5日發布《2020年浙江省全民健身發展指數報告》,這是浙江首次面向社會發布全民健身發展指數。指數評估設置“全民健身基礎條件”“全民健身參與程度”“全民健身綜合效果”3個一級指標、9個二級指標及30個三級指標,指標體系滿分為100分。 2020年浙江“全民健身發展指數”得分為80.69分,總體發展狀況較好。(來源:浙江日報)
(鮑涵、呂磊為華東師范大學城市發展研究院碩士研究生)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