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媒體揭秘習近平辦公室“磚頭一樣厚的書”:來自美國經濟學家
“果然!在習近平主席身后書架第二格右側有這本磚頭一樣厚的書。
這是一本好書,我組織了十幾位博士生先后花了近八年時間才定稿,只希望國內經濟學界對羅斯托這位著名的鷹派經濟學家多一點了解。
這樣專業的書,習近平主席都注意到了,有點出人意料。”
1月2日,浙江大學副校長、經濟學家羅衛東在微信朋友圈里發了這樣一段話。同時,他是那本“磚頭一樣厚的書”的譯者。
譯著是美國經濟學家沃爾特·惠特曼·羅斯托最具分量的經典作品《經濟增長理論史:從大衛·休謨至今》。
2016年,這本書由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
時隔一年多。2017年的最后一天,在辭舊迎新之際,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他的辦公室發表了新年賀詞,而他身后的書架也成為人們十分關注的背景。這本來自浙江出版的新書,隨之亮了。
2.
羅斯托,20世紀一位備受爭議、影響巨大的人物。
1916 年,他出生于美國紐約。這一年,世界最大的民用和軍用飛機制造商之一“波音”公司在美國華盛頓州西雅圖創建;這一年,中國進入軍閥割據混戰時代,黎元洪繼任大總統,并任命蔡元培為北京大學校長。
羅斯托的父母親是從俄國移民到美國的猶太人,他在兄弟三人中排行第二。雙親對三個孩子寄予了厚望,從為他們所起的名字就可以看出。
長子“尤金”的名字來自美國勞工組織社會主義領袖尤金·德布茲,列寧在彼得格勒廣場演講就曾引用過他的名言;次子“沃爾特·惠特曼”的名字來自偉大的美國詩人沃爾特·惠特曼,我們都已熟悉的《草葉集》;三子“拉爾夫”的名字則來自于美國偉大的人文主義作家拉爾夫·愛默生,他的經典名句如,“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不然就等于零”。
對三個兒子的培養,年輕的父母親傾注了大量心血。羅斯托三兄弟沒有辜負雙親的培養,長子尤金先后就讀于耶魯大學和劍橋大學,后來成為一名卓越的美國史專家,擔任劍橋大學和牛津大學的講座教授;三子拉爾夫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身受重傷,戰后選擇了經商,事業有成。
次子,也就是本書的作者沃爾特· 羅斯托則成為一位著名的經濟學家和政治家,是三兄弟中最有社會知名度的一位。
浙江在線 圖3.
羅斯托的一生,是學霸的一生。
1931年,羅斯托15歲。 那年,他獲得一筆獎學金進入耶魯大學學習;1936 年,他獲得文學學士學位;隨后,他又獲得著名的羅茲獎學金資助赴英國牛津大學深造,就讀于亞當· 斯密當年讀書的巴利奧爾學院;1938 年,獲得該校文學碩士學位;1939 年,回到母校耶魯大學取得哲學博士學位。
人生至此,羅斯托的成長道路似乎應該朝向一名人文社科學者的方向發展。
可是,不。博士畢業以后的羅斯托短期就教于哥倫比亞大學和哈佛大學,以及政府機構。
接下來,羅斯托的華麗人生才剛剛開始。
彼時,美國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戰,急需專業人才。1942 年,羅斯托被招募進美國戰略情報局,在著名經濟學家愛德華· 梅森的手下擔任研究部助理。戰略情報局的主要工作是研究對敵人的經濟戰以及軍事轟炸目標的確定等課題。
不久,該局組建了任務更加直接而具體的“敵軍目標部”,羅斯托被派往位于英國倫敦的該部。他和同事們的主要工作是研究影響美國空軍對戰爭敵對國經濟目標進行轟炸的各種參數,建立模型,以便確定最佳轟炸點。旨在服務于轟炸最少目標即可取得最好效果的這一戰略目標。
要做好這項工作,需要選擇相關的理論和模型來確定參數、建立行動與效果的關系模型并加以評估。這讓羅斯托的學術特長得到較好的發揮,由于表現出色,羅斯托在1945 年獲得了“英帝國勛章”,同年還獲得“榮譽軍團”稱號。
1947 年,新婚不久的羅斯托在巴黎與時任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執行主任的著名瑞典經濟學家岡納· 繆爾達爾相識,受邀擔任后者的特別助理,參與馬歇爾計劃相關的工作,投入到戰后歐洲重建事務。這段工作經歷,時間雖然不長,但是他借此得以觀察實際經濟結構運作機制和過程,加深了對政治過程與經濟活動之間關系的理解。這對他后來的學術創新無疑是十分有益的。
1950 年以后羅斯托重回學術界,直到1961 年,他一直在麻省理工學院擔任經濟史教授,同時擔任該校國際研究中心的常任委員。期間,他于1958 年應劍橋大學經濟與政治學院的邀請,向本科學生做“工業化過程”主題的系列演講。該演講的直接成果就是他那本具有重大影響的代表作《經濟成長的階段》。
結束劍橋大學的講學,回到美國后不久,羅斯托就被肯尼迪總統聘任為國家安全事務副特別助理,此后又擔任了美國國務院政策規劃委員會顧問和主席、白宮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特別助理等要職。介入了古巴危機、越戰等一系列重大事件。他在政界的表現獲得官方較高的認可,于1969 年獲得了美國“總統自由勛章”。這是美國國家頒給平民的最高榮譽勛章。
1969 年,他結束在政府的任職到德克薩斯奧斯汀分校擔任經濟學與歷史學教授,從那以后他一直是該校的貝克爾政治經濟學講座教授,專心教學與研究,著書立說。羅斯托于2003 年去世,享年87 歲。
4.《經濟增長理論史:從大衛·休謨至今》在羅斯托一生的學術成果中無疑是十分獨特的一部作品。
首先,這是他唯一一部研究經濟理論史而不是經濟史的作品。
其次,這是他學術生涯即將結束時完成的一部重要作品;當這部著作于1990 年問世時,羅斯托已經是年逾古稀的老人。
最后,這是一部體量巨大的作品,英文原著接近一千頁,在羅斯托的著作中,無有出其右者。
全書首先介紹了1870年之前研究經濟增長的經濟學者,并比較了休謨與亞當·斯密,馬爾薩斯與李嘉圖,約翰·密爾與馬克思;接著介紹了1870年至1939年的經濟學理論家,包括熊彼特、科林·克拉克、庫茲涅茨和哈羅德,并分析了戰后經濟增長的三種模式。
作者以權威的論點闡釋了經濟增長領域中未解決的幾大問題,并描述了未來幾十年中可能出現的五種經濟領域的任務。
5.
羅斯托最為系統的政治經濟學理論,是把國家經濟發展分為必須依次經歷的6個階段。
傳統社會階段:這個階段不存在現代科學技術,主要依靠手工勞動,農業居于首位。
起飛準備階段:近代科學知識開始在工、農業中發生作用。
起飛進入自我持續增長的階段:即工業化開始階段,新的技術在工、農業中得到推廣和應用,投資率顯著上升,工業中主導部門迅速增長,農業勞動生產率空前提高。
成熟階段:現代科學技術得到普遍推廣和應用,經濟持續增長,投資擴大,新工業部門迅速發展,國際貿易迅速增加。
從“起飛”到成熟階段,一般大約要經過60 年左右。
高額群眾消費階段:主導部門轉到耐用消費品生產方面。
追求生活質量階段:其主導部門是服務業與環境改造事業。
在所有階段中,羅斯托認為“起飛”和“追求生活質量”是兩個關鍵性階段。后者,是他所認為的理想社會。
6.
羅斯托的出生,恰逢“波音”公司的誕生。
起飛,是兩者之間共同的暗喻。
在羅斯托的經濟史觀中,“起飛”是一個無比重要的概念,他視之為經濟革命的關鍵和核心力量。
起飛,即飛行器離開地面而騰空,這個過程不同于地面滑行和空中飛行。要將具有一定質量的飛行器帶離地面,需要足夠的牽引力來克服地心引力的限制,所以,需要極大的瞬間加速度。
經濟增長的某些過程類似于飛機起飛,尤其是從低水平均衡的貧困狀態要躍升到一個較高水平的經濟增長狀態,一個國家(地區)要有合格的引擎所提供的必要動力加速度。
在羅斯托看來,支持一個國家經濟“起飛”的關鍵因素有三個,首先是儲蓄率從而投資率必須達到一定的高水平,其次是主導產業的形成,第三是產業主體也就是企業家群體的出現。
哪個國家、何時具備了這三者,它就有可能啟動引擎,進入起飛階段。一旦實現“起飛”,經濟就開始按照自身的邏輯,自行增長,按照羅斯托的說法就是“自我維持的增長”,就像已經飛上天的飛機,在動能和勢能的結合作用下,可以在空中平穩地前進。
因此,研究一個國家的經濟史,判斷它的階段特點,或者研究這個國家經濟增長的現狀,要害在于觀察它與“起飛”這件事的關系。
7.
起飛理論提出以后,在學術界引起巨大反響,一度成為左右經濟史和經濟增長研究注意力的焦點。
1960年夏天,國際經濟協會(IEA)決定召開這一概念的專題討論會。37 名正式會議代表和一位觀察員聚集到聯邦德國東部的康斯坦茨出席。
這些代表分別來自主要的發達國家和地區,都是經濟史、經濟增長、經濟發展研究領域的翹楚,如庫茲涅茨、道格拉斯·諾斯、哈巴庫克、霍夫曼、都留重人、格申克龍、凱恩克洛斯等等。
如果有人復原當時的場景,必是精彩的話劇。
這次討論會一共舉行了16 次分會,每次分會首先由國際經濟協會預先約定的學者作書面發言,然后由參加者圍繞題目進行面對面的自由討論。
羅斯托自然成了會議的主角。在幾次分會場上,他都被人質疑,有的批評很是尖銳,而他也是據理力爭,舌戰群儒。
此次會議后,羅斯托不斷地充實和完善“起飛”理論的內涵,并將此范式應用推廣到世界經濟史和國別經濟史的研究中去。
8.
人生至此,事業起飛。我們不免好奇:一個拿著文學、哲學學位的年輕人,何以在政治經濟學方面取得如此大的成就。
羅斯托對自己理論的鐘愛和自信,來自于他一直以來的思維方式和世界觀。
在耶魯大學讀本科期間,他廣泛閱讀、交往和參與社會實踐,逐漸形成了關于具體問題的整體思維習慣。他反對就事論事地討論一個歷史事件或者用未經考量的抽象符號來確立歷史變量之間的關系。
他曾在自傳中介紹了在他少年時代影響自己世界觀的一些事件,比如在進入耶魯讀書之前就深受哥哥尤金的影響,接觸到了一些非常出色的人,以至于,當他成為耶魯大學新生的時候,居然有一種大三學生的感覺,并完成了一篇17世紀英國革命的論文。
大二之后,羅斯托參加了由高年級學生比斯爾組織的每周四晚上的小型非正式研討會,討論一些重要的話題,比如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和數理經濟學。這些研討會的初衷是在社會領域的研究中推廣嚴謹的自然科學方法,但是,對羅斯托來說,效果適得其反,他反而覺得自己無法對基于數學的經濟理論產生信心。
這個思想的轉變的結果就是確立了新的志向:1.把經濟學理論應用到經濟史研究中去,也就是進入一個更加偏重于描述和制度分析的領域,而不是成為精通數學的經濟學家;2.與馬克思主義相反,在假設不同領域相互影響的前提下,嘗試去說明經濟領域和文化、社會以及政治領域的關系。
他的轉變,是從有興趣做一個數理經濟學家到立志做一個經濟史學家。
1934 年,17 歲的羅斯托就試圖建立一個滿意的框架來解釋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戰爭期間及之后英國的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18 歲那年,他又對著名的1873 年經濟危機做了一次分析。在大學最后一年,他又對1896—1914 年的嚴重通貨膨脹時期的英國經濟做了一個系統的解釋。這個研究后來用到了博士論文中。這本博士論文也是羅斯托的第一本學術著作,即1948 年出版的《1790—1914 年英國經濟的增長與波動》。
總之,耶魯大學本科階段的學習對于羅斯托形成自己的學術興趣和學術觀影響是巨大的、貫穿其一生的。
特別是,最初的學術探索的實踐有助于羅斯托發展起一套獨特的基本社會歷史研究方法論。這個方法論在它成熟以后的基本內涵就是在任何一項經濟史的研究中都將理論經濟學與經濟史的材料熔于一爐,將歷史階段分析、主導部門分析和心理因素分析三者加以綜合運用。
這種方法論上的特征是羅斯托經濟史理論體系的得以建立的根基。
9.
在羅衛東看來,今天的學術界把羅斯托忘得太快,也太干凈了。
究其原因經濟學專業化程度的不斷加深,從業人員之間分工越來越細密,經濟學家的培養方法已經與以前大相徑庭。任何一個綜合性的問題都被分解為一個專業問題,一個只需通過專門方法就可以處理的問題。
這種行業生存方式的歷史性變化,意味著經濟學家完全可以通過專業訓練的方式來培養,對天賦的依賴已經大大減少。
與此不同的是,羅斯托這類綜合性的經濟學家,其天才的歷史洞察力和理論建構能力,更不容易通過訓練和模仿來獲得。
討論經濟增長或者經濟發展的著作浩如煙海,討論經濟發展理論史的作品也不少,但是,一個杰出的經濟史家、發展經濟學家撰寫的經濟發展理論專題史則很罕見。
他所進行的理論嘗試無論是從學術史的角度還是當下經濟史、經濟發展研究的角度來評價,仍然是有意義和值得認真對待的。
(原標題為《習主席發表新年賀詞的辦公室書架上 這本浙江出的新書亮了》)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