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乐官网 (中国)有限公司官网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蘇軾兄弟算“高考移民”嗎?

諸葛憶兵
2022-08-08 12:06
翻書黨 >
字號

嘉祐元年(1056)三月,蘇洵帶著蘇軾、蘇轍同上京城開封,是年七月蘇軾兄弟即應開封府試,得解。次年,兩人又同登進士榜,一時榮光無限。然而,此間有一疑問:蘇軾兄弟乃四川眉山人,怎么可以參加開封府試?這與當時的科舉考試制度有相悖處。后代學者以“寄應”二字打發,仍有諸多疑惑。

宋代科舉考試圖

宋代科舉考試分為三級:發解試,省試,殿試。欲參加禮部省試,必須先通過地方一級的發解試,所謂“得解”。蘇軾兄弟參加的是開封府的發解試,問題由此而生。

首先討論宋代發解試解額問題。

唐代科舉考試,禮部省試之前也有地方一級的“鄉貢”,且有具體貢額規定:“應諸州貢人:上州歲貢三人,中州二人,下州一人。”(《唐會要》卷二六)如果各地貢額沒有限制,大量士人涌入京師,省試當然無法應付;或者各地貢額比例嚴重失調,也會造成士人奔走鉆營的現象,皆不利于科舉考試。為各地規定貢額,是科舉制度之常態。

趙宋建國初期,戰亂頻仍,境內割據政權林立,讀書教育風氣不盛,故太祖朝沒有限制解額一說。太宗朝,宇內大致統一,聚集在京城的考生人數劇增。禮部省試終于無法承受,到了必須出臺限制名額規定的時候了。至道三年(997)五月詔令:“每進士一百人只解二十人。”(《宋會要輯稿·選舉一四》之一六)這項規定,以后雖不斷變動,然而,發解試限定名額,從此得以確立。朝廷往往以詔書出臺那一年當地的考生數量為基準,為各地規定發解試名額,不再變動。各地文化發達程度不同,教育事業發展也不同,不同地區通過發解試的比例慢慢失調。歐陽修說:“今東南州軍進士取解者,二三千人處只解二三十人,是百人取一人……西北州軍取解,至多處不過百人,而所解至十馀人,是十人取一人,比之東南十倍假借之矣。”(《論逐路取人札子》)到了南宋,甚至失調到“歙士赴舉者二千人,而解額才十二”(《夷堅三志·汪會之登科》)

其次,再來討論北宋冒名作弊現象。

上述失調現象,必然滋生宋代的“高考移民”,考生或冒名,或改變戶籍,到解額多的地區參加發解試,以求更容易得解。北宋考生往往更多地冒籍開封,原因有二:其一,開封解額最多;其二,開封府獲解者,更容易登進士第。以宋真宗咸平元年(998)榜為例:“此榜五十人,自第一至十四人,惟第九名劉燁為河南人,馀皆貫開封府,其下又二十五人亦然。不應都人士中選若是之多,疑亦外方人寄名托籍,以為進取之便耳。”(《容齋續筆》卷一三)宋仁宗慶歷元年(1041)《南郊赦書》特別提及:“昨來開封府本土進士,多聞因郡外舉人虛冒戶名,妄稱鄉貢就試,致解送本土舉人全少……開封府將來發解,仰別定條約,嚴設關防,勿容詐妄。”(《宋會要輯稿·選舉一五》之一一)

古人中榜后的熱鬧場面

朝廷雖有禁令,利益所在,甘冒風險者大有人在。皇祐五年(1053)殿試之后,金君卿有《仁宗朝言貢舉便宜事奏狀》,云:“臣竊見向來開封府、國子監兩處應舉者,常至數千人。其間雖有奇才異士,然亦類多托籍冒名、浮薄不逞者,雜于其中。”此奏折稱開封府眾多考生中,“多托籍冒名”者,朝廷雖然“詔立賞格,許人告訐”,然而“往者不絕于道”,不能遏制冒名作弊。由此屢屢發生考試糾紛,所謂“引試之際,則士人洶涌歡噪”,甚至“毆擊吏卒,肝腦涂地”。司馬光亦云:冒名開封者,“國家雖重為科禁,至于不用蔭贖,然冒犯之人,歲歲滋甚”(《貢院乞逐路取人狀》)。可見,冒籍開封,已經成為北宋科舉考試中屢見不鮮的作弊現象。

最后,討論科舉考試中的“寄應”制度。

所謂“寄應”,指非本土的考生寄籍應試。這種現象始于唐代。《唐摭言》稱盛唐之后,“鄉貢漸廣,率多寄應者”。唐代考生“寄應”,是一種自發的自由行為,制度對此并沒有限制,所以,也不是違規的作弊行為。

發解試限額和寄應是相互矛盾沖突的,所以,入宋之后便頻頻“禁舉人寄應”。太祖開寶五年(972)詔書云:“應天下貢舉人,自今并于本貫州府取解,不得更稱‘寄應’。如化外人,即述歸依因依,預于開封府投狀,長吏具事取裁。”(《宋會要輯稿·選舉一四》之一四)此處給“化外人”留下缺口,因為當地還沒有發解試,故仍然可以“于開封府投狀”寄應。太宗朝一再重申此道禁令。端拱二年(989):“申明舉人并請本貫文解之制。鄉里在聲教未通之地者,許于兩京寄應。”(《山堂考索》后集卷三六)淳化三年(992):“應舉人今后并須取本貫文解,不得偽書鄉貫發解……或舉人內有鄉里是聲教未通之地,許于開封府、河南府寄應。”(《宋會要輯稿·選舉一四》之一六)“鄉里聲教未通”即屬化外。真宗朝由翰林學士晁迥等制定的《禮部貢院條制》,明確規定:“舉人并不得寄應,仍不得分人田土,虛立戶名。違論如法!如有久在鄉縣,實無戶籍,許召命官一人保明行止,非妄冒者,聽具本貫家狀,于開封府投納收試。”(《宋會要輯稿·選舉三》之九、一〇)這里給“久在鄉縣,實無戶籍”者留出“寄應”出路。

清代貢院

留出后路,就有奔走作弊者,相應的糾紛也就因此產生。真宗天禧四年(1020),翰林學士承旨晁迥等言:“開封府舉人稍多,屢致詞訟……諸州舉人,多以身有服制,本貫難于取解,遂奔湊京轂,寓籍充賦……本府土著登名甚少,交構喧競。”(《宋會要輯稿·選舉一五》之三)仁宗朝依然糾纏于這個問題。天圣七年(1029),臣僚奏云:“近年每開科場,外州舉人競湊京府,寄貫召保,多違此條。昨廬州進士王濟,因兄修己于祥符縣買田十八畝,投狀之際,逐以修己為父。又有王宇,亦貫濟戶,遂以濟之三代為己名諱。”(《宋會要輯稿·選舉一五》之七)

經過上述梳理,可以明了宋代相關科舉制度:其一,各地解額有限定;其二,許多考生冒名參試,更多的是冒籍開封,以求更容易得解;其三,寄應雖然屢被禁止,但是制度又對部分身份特殊者留有后路。

現在可以來討論蘇軾兄弟發解試問題。

蘇洵攜蘇軾兄弟前往開封,路過成都,曾謁見知州張方平,大得稱賞。張方平《文安先生墓表》敘述此事云:“見其二子軾、轍及其文卷。曰:‘二子者將以從鄉舉,可哉?’仆披其卷,曰:‘從鄉舉,乘騏驥而馳閭巷也。六科所以擢英俊,君二子從此選,猶不足騁其逸力爾。’君曰:‘姑為后圖。’”鄉舉,即指發解試。品味此段語意,蘇洵率二子到開封“從鄉舉”,完全光明正大,似乎沒有任何制度上的障礙,故無須遮遮掩掩。北宋初年開封寄應,需是“化外”之人;北宋真宗朝之后,開封寄應需滿足下列條件:“顯無戶籍”和“久在鄉縣,實無戶籍”者,并且,滿足條件者還需有保人擔保。蘇軾兄弟顯然不符合上述條件。

張方平贊賞蘇軾兄弟的才華,認為他們有足夠的才能“從鄉舉”,進而建議其參加“六科”考試。“六科”指制科,宋代又稱“大科”,規格遠遠高于進士科,“制科入第三等與進士第一……制科入第四等與進士第二、第三”(《續資治通鑒長編》卷一八八)。張方平建議蘇軾兄弟越過進士科,直接參加制科考試。制科考試者身份為“內外京朝、幕職、州縣官及草澤”(《續資治通鑒長編》卷四八),蘇軾兄弟此時乃“草澤”,同樣可以參加考試,故張方平有此建議。然北宋參加制科考試并得以通過者,大都是官員,故蘇洵回答“姑為后圖”。蘇洵還是計劃蘇軾兄弟先參加進士科考試,再參加制科考試,后來事情之發展也符合蘇洵之規劃。問題是張方平對蘇軾兄弟“鄉舉”考籍問題并沒有任何質疑,看起來是理所應當,只是認為他們更有才華,可以直接參加制科考試而已。

綜上所述,蘇軾兄弟在開封寄應,是違反北宋科舉制度的。但父子三人和周邊人士并無遮掩,仿佛此事理所當然。或理解為制度之制定和實施,其間有較大的距離,多有變通之處。這種解釋又是很勉強的。只能求教于大方之家。

(作者單位:北京大學對外漢語教育學院)

本文首發于中華書局《文史知識》雜志2022年第七期,原題為《寄應與蘇軾兄弟》,澎湃新聞經授權轉載,現標題征得作者同意。

    責任編輯:顧明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娱乐网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新澳门百家乐娱乐城| 百家乐认牌| 体育博彩概论| 银河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百家乐官网庄家出千内幕| 百家乐注册送彩金平台| 九游棋牌游戏大厅| 百家乐官网网络赌博网| 在线玩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宁安市| 百家乐视频双扣下载| 名仕国际棋牌官方网| 百家乐官网庄闲符号记| 3U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今天六合彩开什么| 澳门百家乐官网玩法| 百家乐大转轮真人视讯| 娱乐城注册送| KK百家乐官网娱乐城| 宝都棋牌游戏| 百家乐官网平注法规则| 大发888上不去| 都坊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大发888游戏官方下| 百家乐官网娱乐代理| 太阳神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官网销售视频| 百家乐平7s88| 百家乐代理| 什么百家乐平注法| 荔浦县| 申请百家乐会员送彩金| 百家乐官网路单网下载| 免费百家乐官网缩水软件| 澳门顶级赌场手机在线链接| 百家乐官网博彩公| 澳门百家乐玩法与游戏规则| 百家乐官网娱乐城注册| 乐天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澳门顶级赌场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