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我的科學觀|汪品先:必須要推進東方文化和現代科學的結合
·發表文章并不是科學研究真正的目的,在科學發展的長河里,絕大部分文章都不過是過眼煙云。科學進步必須依靠創新。
·科學界不能以模仿為滿足,科學創新需要鉤深致遠,開辟新路。
張建松 攝
二十多年前我主持南海首次國際大洋鉆探,發現世界大洋有幾十萬年的碳循環長周期,于是給一家國際學報投了稿。
一位匿名評審人認為此稿立題不妥,“你應該討論區域問題,而不是全球問題。”
最后,文章當然還是發表了。
但這句評語至今刻骨銘心。憑什么我只配討論區域問題?
“海洋如何產生”是地球科學的頭號大問題,國際大洋鉆探曾經花20多年時間鉆探北大西洋,得出了被認為有普適性海盆張裂模式,作為全球海洋成因的標準。
其實這并不奇怪。
現代科學是在歐洲建立的,海洋科學也是從歐美發展起來的,于是在海洋科學里,位于歐美之間的大西洋被奉為圭臬。氣候長期變化的驅動力,來自北大西洋深層水;海盆張裂的理論模型,標準也來自北大西洋。
然而,大西洋不能代表全球。
我主持“南海深部過程演變”研究大計劃,探索南海成因,進行檢驗,在三四千米深海的12個站位打深井,取上來300多米海盆張裂時的巖漿巖,結果發現大西洋模式在南海并不適用,我們發表的文章題目就叫“南海不是小大西洋”。
南海的大洋鉆探發現:氣候長期變化的驅動力在低緯度地區,不在大西洋;西太平洋是兩億年來的板塊俯沖帶,和大西洋的巖石圈大不相同,所以南海的張裂機制屬于另外一種類型。
在各門基礎學科中,地球科學的特色在于地區性。誰也不可能一口氣研究整個地球,總得從某個地區的某個方面著手。
正因為地球科學在歐洲產生,不少傳統認識會帶有歐洲的“胎記”,很容易形成“歐洲中心論”。歐洲發現的現象在中國也找到了,就可以發表文章。
但是,發表文章并不是科學研究真正的目的,在科學發展的長河里,絕大部分文章都不過是過眼煙云。科學進步必須依靠創新。
當今的中國無論按照經費投入、隊伍規模或者論文數量,都已經位居世界前列,當務之急是量變到質變的轉型。如果我們能夠抓住自然條件的特色,利用已有的積累進行深入研究,將新發現提升到理論高度,這就是創新,就有可能經過努力形成自己的中國學派。
科學創新要求有文化基礎。
西方文化和東亞文化,正是當今世界多種文化中的兩大主流。西方是現代科學的發祥地,穩居自然科學界的主導地位。而東亞文化的主體在中國,一旦也能成為科學創新的基地,就必然會產生出自己的學派。
真理應該只有一條,但是通向真理的道路決不止一條。
為此,必須要推進東方文化和現代科學的結合。
8年前我公開發文,發起討論“如何重建創新的文化自信”,進而又提出“漢語擠出科學,還是科學融入漢語”的問題。
5年前開始,我又在同濟大學先后開設兩輪“科學與文化”的課程;近來又進而試圖在科普戰線上出擊,目的都是一個:促進科學與文化的融合,營造創新氣氛,強化華夏振興的軟實力。
現在來回答,為什么要鼓吹“中國學派”?
因為科學界不能以模仿為滿足,科學創新需要鉤深致遠,開辟新路。
(作者汪品先,系中國科學院院士、同濟大學海洋與地球科學學院教授)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