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田有為:突破數字人與人之間的交互壁壘
元宇宙概念問世至今,虛擬世界正在緩慢拓展至現實世界。交通、醫藥、建筑等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領域都在發生緩慢變化。服務作為各行各業的目標之一,連同服務業本身也都在向虛擬方向發力。
服務的本質是給客戶提供一個滿意的有價值的感受,它可能是一個有效的信息,也可能提供了一份愉悅的體驗。若具體到客服行業,云問科技的虛擬人產品線顧問田有為表示:“客服的本職工作是給客戶提供相對準確的信息,即把相關的學習類型,數據類型,以一個比較合理的搭配方式,更高效易懂地傳給客戶。”
從0到1學習交流
田有為表示:“從無法交流到能夠隨地而談,AI也需要經歷人類的學習、理解、思考和補充四大過程,對應到AI層面就是知識搭建、語義理解、語義處理和自主學習。”
知識搭建即學習,但它不是圖圇吞棗,直接灌輸給計算機的方式,而是一個緩慢有序的過程。一般情況下,在數字人客戶服務層面,知識搭建可以分為三個維度。
首先是界面式地簡單寒暄,比如我們與智慧大屏中的虛擬人進行簡單的交流,問題通常為“你好嗎,今天天氣怎樣等。”其次在特定的業務場景下,如銀行咨詢或酒店預定,能夠進行一問一答的交互。最后在更具象的層面,如處理復雜的多人交互時,就對AI系統的處理能力,包括語義理解和語言處理的要求就會很高。
語義理解則注重如何讓AI讀懂客戶在說什么,在做什么。無論是文本客服,還是語音客服,都需要讓AI知道客戶的話中含義。田有為表示:“若學習是基礎,那么理解就是關鍵。”云問科技就利用了中文分詞算法、詞泛化、句向量、拼音標注等技術,將客戶反饋的話術拆分為機器或軟件能轉化的結構化數據、可操作的對象,實現抽象概念的理解。
語言處理即知識匹配,AI要在理解客戶的需求意圖之后,結合現有知識庫的信息材料,得出最優解,并從客戶話術、情緒、喜好等方面綜合出發,給出現階段最合理的應答或推薦。
自主學習可以理解為是一個反饋的過程,田有為表示:“對于客服行業,或數字人客服來說,可以將反饋問題整理為三點,分別是回答錯誤的問題、無法應答的問題、更好的應答話術。”
AI數字人對話的四大模型
知識搭建、語義理解、語言處理和自主學習四個功能即為云問科技搭建的語義中臺。但在實際對話中,對當前環境、現有信息的感知和擴展能力,以及對同類信息的收集整理舉一反三能力等也尤為重要。
對于AI端或虛擬數字人,它們就需要深度學習,理解環境等內容,進行組合、訓練,創建各種模型,包括意圖模型、推薦模型、抽取模型和情緒模型。
意圖模型必須在特定的機構或者業務場景下,根據客戶反饋的信息判斷客戶的需求,如飯店點單場景,用戶說“我要吃飯了,菜單給一下”,這些信息對于機器人而言是可以被“理解”的。然而,一旦存在部分客戶以不同的說法進行反饋時,此時的AI系統或數字人是無法處理的。因此意圖模型應用場景較廣,但應用面不高。
推薦模型可以借助用戶畫像層面來理解,比如在訪客的認證系統之上,我們根據面部識別,確認客戶當前身份后,獲取他們的歷史交互數據,并在用戶畫像的標簽或屬性的加持下,向其推薦感興趣的話題,或展示他們最喜歡的狀態。
抽取模型則一般應用在多輪交互等比較復雜的業務過程,除去簡單的一問一答對話,多輪交互需要與多方系統對接,獲取對方系統數據基礎,在此基礎上,與訪客進行交涉溝通。
情緒模型也很重要,田有為認為:“對于虛擬人或數字人來講,它的重要程度非常高。因為你必須能夠讀懂客戶的情緒,才能給出相應的反饋。”這些反饋可以是面部上的一個反饋,也可以是動作上的反饋,畢竟人與人之間的交互,光憑口說是無法進行一個完全的感知。
突破數字人與人之間的壁壘
即使虛擬數字人能夠從0到1學習交流,也在不斷地訓練相應的模型,但數字人與人之間仍然存在壁壘和差異。
首先是感應差異,目標受限。對于人來說,我們在視覺、聽覺和味覺等方面的感知是非常明顯且直接的,我們也可以很好地感知到溝通雙方情緒、狀態、心情等。這些對于AI的物理檢測來說,很難做到。
并且,AI系統是由人類設計的,它的所有智慧來源于它的設計團隊,且囿于設計團隊的目標,無法擴張。一旦突破現有環境,目標適應性就大大降低。比如將商場入口處的虛擬人轉移到其他場景下,虛擬人的原有目標或者服務機制將被破壞,它需要被重設一套機制才能“正常”運行,非常被動。
其次,機器和人還有一個最大的鴻溝就在于邏輯易懂情緒難分。人和動物都存在感覺感受感知,他們的行為中充斥著大量的情緒因素,即便在本能和行為層面,也都容易受到情緒影響。但是AI數字人不行,盡管它有強大的計算與存儲能力,使得結構化的事物和信息是能夠在極短的時間做到非常好的處理,但它的情緒區分別表達還很簡單。
那么,如何突破這些壁壘,田有為認為:“比較好的方法是能夠將AI系統與人的共同領域達到一致,保證我們的規則我們的文化,我們的背景,我們的因素等各方面都能夠協調的非常好。”
以電影《頭號玩家》為例,我們能夠在虛擬世界里共用一套規則、一套領域,以共同的語言進行交互,在這個時候,我們或許就可以做到與虛擬人,或者虛擬世界進行真正的溝通。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