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馬上評|醫生微博曬回扣,別讓“惡作劇”掩蓋真問題
針對醫生龔韜微博曬回扣一事,12月27日,江西南昌第二醫院通報調查情況,稱“其感情發生問題,想發泄情緒,惡作劇,為引起關注”“圖片是在網絡百度下載的”,認為純屬個人行為,并作出對其全院通報批評、行政記過處分,留院察看一年并作出深刻書面檢討的處罰。
26日晚,龔韜也發微信稱,“因我的玩笑對醫院和社會造成的影響,我很后悔,玩笑開大了,沒有考慮后果”,還說,“本人已吸取教訓,經一見長一智,不再亂發任何虛假和不經大腦的微博和評論”。一場風波,在醫院官方通報與當事人的否認之下,轉瞬之間就化解于無形了,不少媒體也以“反轉”等說法跟蹤報道。這起引發網友熱議及譴責的新聞,似乎到此為止。
然而,了猶未了。面對醫院與醫生高度一致的“惡作劇”“玩笑”說辭,委實難以笑得出來。僅僅是一個“引以為戒”的玩笑嗎?僅僅是一個醫生沒有腦子、智商存在“硬傷”嗎?未必。
部分醫生“吃回扣”,作為一種行業潛規則,早已是公開的秘密。去年12月24日,央視深度調查曝光了多地醫生收受藥品回扣的事情,情節之惡劣,觸目驚心。在不少醫院,藥品、醫療器械回扣早已成為“唐僧肉”,據業內人士披露,通常的“利益分配”比例是:醫院院長10%(市一級醫院的院長最多能拿到20%)、藥劑科長10%、監管部門有關人員5%、醫生10%至15%……
可見,盡管國家三令五申嚴令醫生不得收取藥品回扣,國家衛計委也要求全行業舉一反三,開展自查行動,但在現實中,“藥品回扣”顯然已經不僅僅是醫生的個體行為,而是一種行業痼疾。各個有權決定用藥的環節均參與分食行為,已經形成一種固化的利益鏈條。在這種大的背景下,龔韜曬回扣的行為,自然會有人信,也因此,其后的“反轉”并不能緩解公眾的焦慮和不滿。
何況,即便是針對這一具體事件,現在就斷言是“惡作劇”也為時尚早,且缺乏足夠的公信力。其一,醫院的調查完全采信了龔韜的說辭,與其說是調查結論,倒不如說是“對口供”“統一說法”,難以讓人信服。
其二,醫院自行調查,也存在資格身份的質疑。根據常理,藥品回扣涉及到醫院的各個環節,甚至醫院本身就可能是一個尋求回扣的主體,也即,醫院本身也有嫌疑。以這樣的身份又如何能夠做出權威的調查?在醫生與醫院已經成為一個“命運共同體”的語境下,公眾很難相信醫院的說法。
說到底,此事若真想讓人服氣,惟有啟動更高層級的調查,不妨多一些公眾參與,比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公民代表等參與調查,不能自說自話,更不能倉促下結論。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