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專訪|日本政治學教授:右派難有安倍式人物,或將由此分裂
7月8日的奈良槍聲給日本全國帶去了強烈震蕩,隨之而來的余波開始隱隱撕裂這個社會。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遇刺,“安倍loss”一詞在各界被頻頻提及,意指重要事物消失時的喪失感。然而,由于“世界和平統一家庭聯合會”(簡稱“統一教”)牽涉刺殺案情,日本政界人士與教會不為人知的關系網被層層剝開。同時,日本政府決定全額國費為安倍舉行國葬,又激起國內輿論分裂。多重疑點和矛盾伴隨著日本這個夏天的熱浪翻滾。
當地時間2022年7月10日,日本東京,選民在投票站進行投票。視覺中國 圖
盡管日本自民黨在7月的參議院選舉中獲得壓倒性勝利,卻因安倍事件而再次掀起風暴。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執政基礎得到進一步鞏固,本應在選后獲得更大政策自由度,如今不得不面對保守派議員“繼承安倍遺志”的呼聲。
安倍離去,是會給日本政界籠罩一層“遺志”的陰影,抑或是沖淡原有的保守色彩,這不僅考驗岸田文雄的謀略,也在迫使自民黨內的各個派閥做出抉擇。近日,日本上智大學政治學教授中野晃一接受澎湃新聞(www.6773257.com)專訪時表示,日本右派中可能不會再出現像安倍一樣的人物,并可能由此分裂。而岸田文雄獲得了更多施展空間,前提是解決如何“穩住”右派的難題。
當地時間2022年7月14日,日本東京,在日本執政的自民黨總部,人們在為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設立的紀念區獻上鮮花后祈禱。視覺中國 圖
岸田主導權仍面臨挑戰
澎湃新聞:安倍去世對日本政壇造成了怎樣的影響?
中野晃一:顯然安倍突然去世這件事是影響重大的。迄今為止自民黨內的主流派系,雖然不能確定勢力是否過半,但坦誠而言,還是右派擁有最大影響力。
安倍在右派中是毫無競爭對手的絕對領導者,當他突然去世后,誰能成為黨內右派的領導人成為問題。當然安倍派本身也會選出領導者,但要注意,安倍本人在本派之外也具有相當的影響力,雖然不是自民黨政調會長高市早苗那樣具有超黨派影響力的人物,但也是頗具名望的右派政治家。
回到誰會成為安倍后繼者這個問題上,我個人認為右派中的各個派系有分離的可能性,即最終大家不會再像之前一樣圍聚在某一位領導人物左右。
另一方面,安倍是因刺殺去世,自民黨內希望無視或者擺脫這件事與統一教的關系,不過,到底能做到什么程度還是存疑。
日本在關于統一教方面的報道還是不充分的,僅限于對此事有了解或者感興趣的民眾才會關注。如果是左派的人刺殺了安倍,那么對左派掀起的聲勢浩大的攻訐反過來會加強右派的勢力。統一教是極端反社會的組織,雖然不能因為嫌疑人山上徹也的過往人生而原諒他刺殺安倍這件事,但他的悲慘經歷無疑也引發了許多民眾的同情。
現在自民黨內,特別是右派中,像前政調會長下村博文這樣和統一教有聯系的人還是很多。因此右派在對統一教的態度以及與教會的關系方面,曾以安倍為首的黨內右派無論怎么做都會遭受批評。
為了不因此置于被動地位,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要以國葬方式下葬安倍晉三,并且盡量神化安倍,即使安倍去世也要遵循他(生前)的意思。
澎湃新聞:安倍曾被認為一定程度上左右了岸田政府的政策,如今安倍去世,岸田的施政風格是否會發生改變?
中野晃一:岸田文雄因為安倍的去世而獲得更多施展的空間。所以,如果是政治家的話,應該會希望抓住自己掌握主導權的機會。比如提出國葬也是如此,為了對安倍表示尊敬、為了讓右派認可自己是安倍的接班人,但此后我想岸田文雄不一定愿意被安倍的影響所束縛。他會想方設法壓制右派,在分裂右派的同時鞏固自己的權力基礎。
此前,岸田在依賴安倍晉三的同時也在依賴自民黨副總裁麻生太郎。但是,隨著安倍的去世,麻生的影響力也在增加。迄今為止作為日本政界的支柱型人物安倍不在了,而麻生是岸田后繼者中最有存在感的一位。有一點是因為麻生和岸田本來都是宏池會這個派系出身,曾經提出大宏池會構想,把麻生派、岸田派以及谷垣集團聚在一起,這樣勢力就超過了安倍派。
雖然原本就有這樣的想法,但是由于安倍生前和麻生關系很好或者說是合作關系,麻生不可能去做那樣的事情。現在安倍不在了,雖然麻生也已經80多歲了,但在引退之前以岸田為中心,在自己周圍建立大宏池會,從而掌握支配自民黨主流的權力——他如果有這樣的想法也不奇怪。而待麻生引退之后,如果河野太郎想要接替他,很多人會有意見,非常有影響力的人選則是自民黨前干事長甘利明。
此外,日本前首相菅義偉,還有現在率領第二派系的自民黨干事長茂木敏充等等,這些人都想要在其中分一杯羹。所以在今年9月上旬,也就是為安倍舉行國葬之前,日本要進行的內閣改組和自民黨黨內高層人事調整會備受關注。
對于岸田今后如何打算,我想在這個階段就能看出來了。當然內閣人事調整的時候遭遇反對,之后又爆出丑聞,周刊雜志上出現新任命者的各種問題而導致人事調整失敗的事情也不少。
澎湃新聞:岸田此次改組會尤其顧及右派的感受嗎?
中野晃一:從岸田的角度來看,此次內閣改組能否順利進行是他面臨的第一個考驗。如果改組能夠順利進行,說明當安倍離開的情況下,岸田能掌握相當大的主導權。但如果出現右派的勢力反彈,或者任命者由于丑聞而被迫辭職的情況,就說明岸田失敗了,這也會導致岸田自身的支持率下降。考慮到今后的發展情況,我想此次內閣改造還是很關鍵的。
目前也有讓菅義偉擔任副首相以維護岸田政府的安定的說法。安倍生前和菅義偉的關系比較親近,所以也有人說,讓菅義偉站出來有牽制右派的意思,這樣的話岸田政府也能安定下來。但還不知道最終的結果會怎么樣。
高市早苗的動態也是需要關注的重點之一。她雖然不是內閣成員,但也是自民黨政調會長。不過高市和岸田到底非一路人,(我)雖然不了解岸田的想法,但他不會和高市聯合這一點是確定的。
考慮到高市曾經只有安倍的支持,她目前也不屬于自民黨內任何派系,因此高市存在被排除在外的可能性。在安倍派今后的爭斗中,岸田可能會挑選對自己更有利的人選。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沒有被選上的話,可能會出現反戈,現在萩生田光一進入了岸田內閣擔任經濟產業大臣,他今后是維持現狀還是會被換到更重要的職位不得而知。
不管怎么說,內閣改組之后,權力斗爭還是會繼續。
當地時間2022年7月11日,日本東京,日本第26屆參議院選舉結果揭曉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召開記者會,表示將繼承前首相安倍晉三的“遺志”,致力于解決修憲以及日本人遭綁架等難題。人民視覺 圖
對統一教的追查或影響安倍派
澎湃新聞:如果是這樣的話,麻生能成為與安倍影響力比肩的政治家嗎?
中野晃一:我并不這樣認為。雖然麻生本人立場偏右,但麻生派中也有持自由主義立場的人。在這些人看來,麻生就是最高顧問,就像現在森喜朗的角色一樣,作為前會長也在發揮作用。由于安倍本人年富力強,所以此前還是安倍掌握著最大權力。麻生現在已經沒有那么大的影響力了,他相當于掛名榮譽職務,應該不會再擔當重要職位。
澎湃新聞:當前,日本國內對于為安倍舉行國葬的輿論爭議不斷,是出于什么原因?
中野晃一:最初全國上下對于安倍遇刺是震驚、同情、悲傷的情緒,但是當政府決定全額國費舉行國葬時,就出現了不同的聲音。這是自1976年吉田茂之后就沒有發生過的事情,即使是針對吉田茂國葬也曾有過爭論。
對于安倍政府的表現,我認為輿論是分裂的,盡管有很多人支持安倍,但是強烈支持的人并不多,反而是有一些強烈反對的人,例如指責他謊言連篇、逃避責任等。民眾對于國葬的不滿意見可能也會對岸田政府有影響,例如,若有外賓來參加安倍國葬,國內反對聲高漲,也許會出現類似于東京奧運會時的輿論氛圍。
澎湃新聞:安倍去世之后,他的影響還會持續多久?
中野晃一:有兩件事需要考慮,一個是統一教的問題要追查到什么程度,我想這很重要。
統一教從安倍外祖父岸信介那時起,然后到安倍晉太郎,再到安倍晉三,已經與安倍家族有很深的牽連了。那么和安倍親近的人以及想和安倍親近的人還是和統一教有所聯系,如果因為這樣受到批評而動搖的話,對安倍本人的認可和這種牽連關系的理解還是會發生很大的變化。
但是,如果反過來隱藏這些丑聞,并阻止安倍的負面信息進一步發酵的話,也許還能保留安倍的影響力。
還有一件事是在美中關系緊張的情況下,美國允許岸田政府轉變方向到何種程度,岸田自身想要達到什么程度。日本還是夾在美國和中國這兩個大國之間,而且目前美中緊張局勢還在加劇,在這種情況下,對于美國來說,不管誰是日本首相,或者是否修憲都無妨,最重要的是提高軍備,例如把防衛費翻倍。岸田政府是否會因為有美國在背后支援就對中國表現強硬姿態,現在還無法明確。
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到底是什么態度,也是有影響的。在辭去首相之后,安倍作為右派,極力對臺灣問題進行煽動。那么在安倍不在的情況下,岸田能否再重啟會面,與中國好好面對面地交談,降低兩國緊張氛圍呢?
日本外務大臣林芳正被認為是友中派的人,當然他和美國也十分親近,考慮到經濟上的互惠關系,他還是會和中國開展良好的外交關系。如果岸田和林芳正有此意圖的話,美國對此會怎么看?對于美國支援日本防衛強化、強化安全保障推進到什么程度,岸田在安倍離開后是否能獲得施展拳腳的空間,這點暫不清楚。
當地時間2022年7月22日,日本東京,日本市民團體當天冒雨聚集在首相官邸前,抗議政府為前首相安倍晉三舉行國葬。人民視覺 圖
“右派對中國是實用主義”
澎湃新聞:贏得參議院選舉之后,岸田政府在未來的三年內不會再進行選舉,今后是否會對中國緩和態度?
中野晃一:我認為是有可能的。但還是要看究竟會到何種程度。右派對韓國有意識形態的偏見,但對中國是實用主義。中國是大國,日本近代以前也學習了中國文化,這一點應該是眾所周知的。我認為考慮到中國的國力,考慮到今后兩國的發展,中日兩國還是應該好好相處下去,這一點我想是廣為認同的。
日本要與中國好好商談,雙方一起轉變態度的話,事情應該會有轉機。右派或許會因為安倍的離開,不再煽動臺灣問題,應該也會保持理性,期待會談。
澎湃新聞:高市早苗等與安倍親近的人,還會關注和重提臺灣問題嗎?
中野晃一:我想今后還是要隨著發展狀況來動態調整,我認為日本經濟界也希望改善和中國的關系。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右派也許也有這種想法,在嚴肅的保守派中也存在希望修復關系的人士。
澎湃新聞:自民黨在本次參議院選舉中大勝,修憲勢力獲得多數議席,接下來真正落實“修憲”的可能性有多大?
中野晃一:個人認為修憲的可能性不高,可以被阻止。畢竟即使安倍擔任首相期間也沒有能做到修憲。2016年參議院選舉后,修憲勢力也曾獲得超過2/3議席。
現在安倍不在了,修憲勢力的議席足夠也很難滿足修憲的條件。首先,修憲勢力主要包括自民黨、公明黨、維新會、國民民主黨,這四個政黨對于修憲的意見尚未統一,尤其是公明黨沒有明確表態,而且公明黨代表山口那津男的任期將在9月結束,目前黨內干事長石井啟一接任的可能性較大,換屆之后很難想象新代表對于憲法第九條的態度會發生大轉向,而且明年4月將會有地方選舉,在此之前應該不會發生變化。維新會在這次選舉中的成績也不理想,也面臨更換黨代表的局面。從這個角度來說,四黨難以達成一致推進修憲。
另一個原因是,修憲的民意基礎并不堅實。盡管民調顯示贊成修憲的民眾占多數,但是對于岸田政府應當優先應對的問題,近期民調顯示大多數民眾都選擇經濟、社會保障和教育,選擇修憲的民眾僅占比約5%,選擇外交和安保的受訪者占15%左右,因此還沒到非修憲不可的地步。
當下日元貶值,能源和食材的價格飆升,這時候為了修憲舉行國民投票的話,可能會引起輿論反彈,所以我認為修憲的可能性不高。
(澎湃新聞實習生李心可對此文亦有貢獻)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