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由二舅視頻想到的
原創 魏小河 魏小河流域
二舅的視頻火了。很火。一開始當然都是贊揚,但很快也有了批評。批評比較多的,是消費苦難。許多苦并非是二舅應該承受的,但他承受了,沒有被擊垮。這里面有動人的生命力,但是不是可以治愈旁觀者的精神內耗,未可知也。并且,這樣一種視角,用他人的經歷,澆自己的塊壘,是否有消費之嫌,也未可知。
我初看這個視頻,并沒有什么特別的想法。只是對后半部分的刻意升華,有些抵觸。我發現,好的視頻文案,恰恰是這樣的,在開端拋出懸念,在最后上升一點價值。這是一種萬能的結構,小時候老師教作文就是這樣,看辯論節目是這樣,現在的視頻,講故事,也都是這樣。
可見,這就是一種大家喜聞樂見的結構和修辭方式。但我從小就不愛這種路數,因為有一種被控制的感覺。當然,所有的作品,都有引導讀者和觀眾的部分,但好的那些,可能表現得不明顯,甚至要沖破這些規則。
短視頻卻不行。在短視頻里,「控制技術」明顯不要緊,甚至就是要明顯,只有明顯,觀眾才感受到,才會被調動起來,才歡呼鼓掌。這里面當然有技術難度,能夠熟練掌握,是不容易的成就。但,從根本上說,這種好太單一了。
但這是不能苛責創作者的,這幾乎就是視頻媒介本身所決定的了。
好像扯遠了。我想聊的其實是消費苦難這件事。就拿二舅這個視頻來說,如何做才算是不消費苦難呢?是只要拍一個講述二舅故事的視頻,就是在消費二舅嗎?還是說,這里面有一個度的問題,是形式的問題?
我想,大部分人都會承認,這是一個形式問題。如果以紀錄片的形式,拍攝二舅的日常,他自己的講述,是不是就好很多?如果能夠以個人經歷,追問時代創傷,是不是就更好?
但,恐怕就算到了那一步,還是會有人批評這是消費苦難的。有許多的電影,紀錄片,都已經收到這樣的評價了。當然,前提是,那時還有人看。
為什么苦難是可以消費的,這里面,恐怕還是一個權力的問題。比如前段時間推薦的那本《中亞行紀》,作者也被指責有消費苦難之嫌。作者當然可以說,我沒有。但人們看到了這種不對等,哪怕你再怎么誠心,這種不對等也是存在的,權力在講述者,而不在被講述者——被講述者只是講述者的素材。
真正受苦的人,往往沒有辦法講述自己。因為,他們不在這個世界里,不擁有講述的權力。如果他真的開始講述自己了,則會被視為一種冒犯。人們需要真實的虛構,而不能直面真實本身。
和「消費苦難」同樣讓我感到無措的,還有「蹭熱點」。一件事情發生了,對它的評論、發言,怎么界定哪里是公共討論,哪里是蹭熱點?
在新聞業中,時效性是一條鐵律。當一件事情發生后,媒體的天職就是盡快地發布關于這一事件的報道,如果沒有報道,那么就評論,總之一定要有相關的內容出來,否則就是不合格的,是沒有職業素養的。
媒體會被指責蹭熱點嗎?它們除了制造新聞,是不是也在消費新聞?或者說,新聞本來就是被消費的?哪怕是他人的苦難?當然,大部分都是他人的苦難。
自媒體時代,眾聲喧嘩,一件事情,總有許許多多的聲音。在面對一個新聞事件時,發聲,是一種道德,哪怕是不假思索的發聲,也是正當的。但,這里面是否需要做動機分析,有多少是消費?有多少是關心?關心會被消費污染嗎?還是說,這個時代,消費也是一種關心,關心也可以以消費的形式發生?
我一直理不清這里面的關系。真的能分辨得清嗎?或者,需要分辨嗎?
在消費時代,話語也有了商品屬性,而商品世界充滿競爭。最終,所有的價值都被消解,什么都不存在,一切都疲憊不堪。
PS.比如我,因為這件事,有一些困惑,寫了這篇短文,算不算一種消費呢?
- 感謝關注 -
原標題:《由二舅視頻想到的》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