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沉浸式上癮:密室為何能俘獲人心?
撰文/金佳佳(華東師范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碩士生)
敬文曦(華東師范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碩士生)
運營/王云汐
“一直在其他平臺上聽說,挺感興趣就來玩了,結果真的太上癮了,根本停不下來。”——這是一位網友對某密室逃脫商家的評價。在大眾點評網上,此類評價比比皆是,其關鍵詞包括“沉浸式”“燒腦”“拼場”“和小伙伴玩”等等。
密室逃脫最初是一種線上解謎游戲。2006年,美國計算機系統工程師阿加莎·克里斯蒂從小說情節中得到啟發,通過對現實環境的設計與改造,制作了全球第一間密室“origin”,實現了密室逃脫從線上動畫虛擬到線下的實景還原。
在我國,盡管線下密室逃脫商店最早出現于2008年,但直到2012年至2014年間,國內才集中出現了第一代密室。在隨后三年內,密室行業進入產業化發展階段。密室逃脫不再僅僅以解謎推理為核心,還引入了機械和沉浸式概念,在游戲中增加聲光電特效、角色互動等。2018年以來,國內密室行業迎來了蓬勃發展期,《明星大偵探》《密室大逃脫》等實景推理綜藝節目掀起了密室逃脫的熱潮。密室逐漸取代KTV、電影等娛樂項目,成為當代年輕人線下休閑娛樂的新寵。
為什么密室逃脫能迅速搶占市場并俘獲年輕人的芳心?我們將從兩個方面展開分析,包括體驗過程和人格特質因素。人們喜歡玩密室的原因之一當然是密室游戲體驗過程吸引了廣大玩家。
越緊張,越快樂
興奮遷移理論指出,在某情境產生的情緒喚醒,其殘余部分會遷移至另一情境,并且會增強在后一情境中的情緒反應。例如,強烈運動后殘留的興奮極大促進了人們隨后的攻擊行為。
同理,玩家在密室中體驗到的緊張和刺激感越強,在順利出逃后感受到的喜悅和成就感也越多。也就是說,人們從懸念感中獲得了對密室的享受,過程越刺激,結果越快樂。
快速思考,感覺更好
燒腦解密、時間限制、出逃動機……密室游戲的這些特點讓玩家不得不進行頭腦風暴、積極思考。研究者發現,快速思考能增強快樂。研究者將參與者隨機分入快速思考組和慢速思考組,讓他們完成各類任務,例如自由頭腦風暴、簡單的認知任務、快速閱讀等。結果顯示,快速思考組的參與者在任務結束后報告了更多積極情緒。由此可見,積極解密使人的大腦高速運轉,讓人感到自信、興奮。
社會互動讓人快樂
人作為社會性動物,體驗到的情緒不可避免帶有社會烙印。密室逃脫作為一種團隊游戲,需要玩家建立合作關系來共同完成,能夠很好滿足人的社交需求,讓熟識者或陌生人進行舒適的社會互動。密室為人們提供了鍛煉合作技能的機會,人們可以通過密室培養與他人互動的意識,并練習溝通能力。在娛樂的同時還能培養社會能力,怎會讓人不愛呢?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
除了提供鍛煉團隊合作技能的環境,密室還為玩家搭建了體驗新鮮刺激的平臺,畢竟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可不會被一群“喪尸”追著跑。為什么有的人沉迷于密室無法自拔?這就不得不提到獵奇心理。獵奇心理源自人類基本的驅力——好奇心。好奇心指想要尋找新鮮事物的欲望。為了獲得非日常體驗,在好奇心驅使下,人們就會樂此不疲地玩密室。
尋求刺激,欲罷不能
密室游戲的主題多樣,其中,恐怖主題和高難度任務的密室一直受到玩家的青睞。乍一看這似乎不太合理,為什么人們會喜歡又讓人害怕又難的任務?別忘了,人類是喜歡追求刺激的。感覺尋求指尋求各新穎和強烈的感覺和經歷,并為了這種經歷而承擔風險的意愿。對于高感覺尋求者而言,強烈刺激帶來的生理喚醒程度更高,他們因此體驗到的積極情緒也更多。年輕群體相較于其他群體有著更高的感覺尋求指數,這也就是為什么年輕人會更加愛好密室游戲的原因。
近幾年,密室逃脫行業仍在飛速發展。盡管其有廣闊的市場需求,但也面臨不小的發展壓力。密室行業還需不斷完善、持續創新,這樣才能繼續獲取消費者的恩寵。
參考文獻
Khurana, A., Bleakley, A., Ellithorpe, M. E., Hennessy, M., Jamieson, P. E., & Weitz, I. (2019). Sensation seeking and impulsivity can increase exposure to risky media and moderate its effects on adolescent risk behaviors. Prevention Science.
Pronin, E., Jacobs, E., & Wegner, D. M. (2008). Psychological effects of thought acceleration. Emotion, 8(5), 597–612.
Setyowati, A., Chung, M. H., Yusuf, A., & Haksama, S. (2020). Psychometric of the curiosity and exploration inventory-ii in Indonesia.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Research, 9(3), 294–298.
Zillmann, D., Katcher, A. H., & Milavsky, B. (1972). Excitation transfer from physical exercise to subsequent aggressive behavior.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8(3), 247–259.
Zuckerman, M. (2015). Sensation seeking: behavioral expressions and biosocial bases.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18(6), 607–614.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