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馬上評|這一次,北大能不招高分段的全炫宇嗎?
“考生三次考上北大獲利200萬”的事引發了熱議。
有學校的宣傳喜報稱,全炫宇 2020 年考上北大,2021 年在湛江麻章名校復讀,2022 年在化州民校復讀,獲得694分高分,勇奪茂名市第一,“三次高考都考上了北京大學”,他累計獲得了200萬元的獎金。有網友稱他是“職業考霸”“高考雇傭兵”,還有人質疑他是高考移民。
目前,廣東教育考試院表示,全炫宇不屬于高考移民,在當地高考沒有問題。而北京大學黨委宣傳部一名工作人員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如果真是“職業考生”的情況,“我們一般不太可能再給他發錄取的offer(錄取通知)。”
有一些網友認為,只要法律不禁止,“職業考生”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一遍遍刷高分,拿頂級名校的錄取,同時一遍遍拿教培機構、復讀學校的獎勵,沒有問題。還有人認為,這樣的學霸級、“考神”靠自己本事吃飯,一遍一遍刷高考,在民營學校里面賺“廣告費”“代言費”,也是其自食其力,在一張考卷面前人人平等。
依這部分網友的觀點,是把高考看成了一個集合競價的股市,如果北大的“成交價”是6塊5毛8,學生的“分數報價”是6塊7毛1,那么,北大就必須成交,不然就是破壞了“市場規則”。
但是,高考不是做生意,不要忘記高考的全稱是: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高考主體是高校,高校是招生的責任人,有權利、有義務在招生過程中體現其辦學理念和教育價值。事實上,面對全炫宇這樣的高分段考生,哪怕之前考生放過多次“鴿子”,頂級名校也不舍得放棄,這才是問題所在。
從2014年以來,中國開始啟動高考改革,突出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特別在自選科目上實施“等第制”,改革的動因就是希望能夠糾正“分分計較”的時弊,能廣開高考多元選才的大門,改變原來只是由一個抽象的總分數來評價考生的現狀,而是賦予考生更多的考察維度,同時引導高校在招錄時能提出自己的選錄標準,推動多元錄取。
但是,近年來,包括頂級名校在內的高校在招錄時,往往還是只看總分,甚至變成畸形的狀元收割戰、爭奪戰:A校收了15省的狀元,B校就要收了16省的;C校包攬了全省前20里面的10個,D校必須要收更多;最最關鍵的是,“我校”的錄取線絕不能比“貴校”低……甚至前些年,為了搶高分段的考生,各種爭議手段頻出,不一而足。
另一方面,頂級名校在輿論的反推之下也騎虎難下,真的“不拘一格招人才”,在當年狀元數、錄取線上出現下跌,馬上會遭到各方的質疑——XX大學是不是不行了?
名校之間在狀元段“卷”得你死我活,才讓全炫宇們有了當“鴿王”的勇氣:P大不錄取,那就轉投T大,到時候就會拉低你的分數線。這像極了之前培訓機構的那句廣告:“你的孩子不來培訓,我們就培訓你孩子的競爭對手。”
高分段考生待價而沽——不僅是在名校之間做選擇,更是在讀名校和當“職業學生”套現之間選擇。高復班拿尖子生給自己做廣告(哪怕其高考成績與自身無關,甚至有的就是掛一個名,根本就沒有入讀);尖子生則把考試當成發財的工具,一次次浪費名校的招生名額;名校為了高分段的面子,一次次錄取“鴿王”……結果為國選才、為國育才的高考,還是逃不開“分數為王”。
這一次,北大能不招高分段的全炫宇嗎?不是挽回面子,而是還原高考正常的價值觀——立德樹人。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