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科技城|科技創新40年,中國一直缺乏關于創新的系統研究
中國系統推進科學和技術發展的工作始于改革開放,至今已經40余年。中國官方和民間發展科學和技術的熱情在世界范圍內都屈指可數,但有一個問題始終存在:中國一直缺乏關于創新的系統研究(尤其是基于中國自己創新實踐的理論研究),現今中國的創新理論是碎片化的舶來品和領導秘書班子對創新認知的混合體。甚至關于科學和技術的基本概念的認知都存在問題,中國科技創新實踐中的一些頑疾與這些認識誤區有直接關系。
關于科學與技術的兩個誤區
第一個誤區:科學技術是一個獨立于經濟活動的系統。
科學技術在英文的表述中是“科學和技術(science and technology)”,翻譯成中文時變成了科學技術,簡稱科技。一字之差帶來了理解上根本性的差異,在英文語境里科學和技術是兩件不同的事情,在中文里卻變成了一個東西。久而久之,科學和技術在中國普遍被當成一個獨立于經濟活動之外的系統。
在中國,從政府、知識界到公眾,普遍認為:在高等院校、體制內科研機構的從業人員才是科技工作的主體,所以才有所謂“科技與經濟兩張皮”的說法,這種表述一直是官方文件的重要判斷,并且成為多年來政府制定科技戰略、政策的重要依據。在這種相當正式的官方表達里,科學技術被明確作為獨立于經濟活動的存在,是一個獨立的系統。雖然近年也開始重視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但在經濟系統之外有一個獨立的科技系統,從認識和實踐上都是中國科學和技術發展的一個重要特征。
從世界科學和技術發展的歷史來看,科學和技術一直是兩件不同的事情,遵循不同的發展規律。科學的功能是發現,解決的是認識世界的問題;技術的任務是創新,解決的是改造世界的問題。所以,技術一直存在于經濟活動中成為解決問題的一種能動性的手段和工具,技術創新的概念從一開始就是經濟學理論的一部份。也就是說,技術創新指的是一種經濟活動而不是科研活動。中國提科技創新,是基于把科學技術當成獨立于經濟活動之外的系統,并且把科學和技術看成同一件事情,在這個概念里,創新更多指向體制內大學、科研機構的工作,而且把科研活動當成更高級的創新。這是對科學和技術概念的一個嚴重誤解。
第二個誤區:技術來源于科學。
當我們把科學和技術當成一個獨立于經濟之外的系統時,很容易產生第二個認知偏差:技術源于科學。中國社會有一個帶有普遍性的觀點,科學是更高級的東西,技術發展依賴于科學發現,科技進步遵循自上而下的方式進行,“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技術開發—成果轉化”成為中國科技發展路徑模式的標準設計。
“技術源于科學”的認識不能說是一種錯誤,但如果把它當成科學與技術關系的全部就走向了謬誤。追索科學和技術發展的歷史,技術作為一種經濟活動存在的歷史要比科學久遠得多,技術在大多數時間都是獨立進化,并且正是因為技術的進化導致了科學的出現而不是相反。正如復雜經濟學的創始人布萊恩·阿瑟在《技術的本質》中所提到的:“科學和技術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科學建構于技術”,“技術不是科學的副產品,而是或許恰好相反,科學是技術的副產品”。
成因
中國人對科學和技術的認識,與科學和技術在中國的發展歷史密切相關:近代科學在西方興起時,產業技術、市場經濟已經進化到相當程度,推動了科學成為一個獨立的領域,科學發展是建立在社會進步產生的進一步認識世界的需求上。中國的情況不是這樣,建國初期,當時產業技術發展和市場經濟還沒有出現,國家對科學和技術的需求主要體現在國家安全方面,科學和技術在中國的存在方式基本上以體制內事業單位作為唯一的載體,并且持續了相當時間,這也是導致科學和技術在中國逐漸被作為一件事情來看待的實踐基礎。
近代科學和技術發展史的大部份時間里,是技術驅動科學進步的歷史,直到1945年7月范內特·布什遞交給當時的美國總統杜魯門的那篇著名的報告《科學:無盡的前沿》誕生,科學發現對社會和經濟發展的能動性作用才得到人們的重視,并且著力推動基礎研究帶動的自上而下的科技進步方式。新中國科學和技術發展歷史完整的覆蓋在《科學:無盡的前沿》提供的范式里,以至于我們幾乎完全忽視了還有需求驅動的技術創新模式的存在,即便在人們對科學寄予無限熱情的20世紀,發達國家并沒有摒棄需求驅動技術創新的模式,美國DARPA計劃的本質是通過釋放軍方的應用場景來發展顛覆性技術并且持續取得巨大成功的實踐。
影響
對科學和技術基本概念認識的偏差,對中國科學和技術的發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當下中國創新體系的大多數問題,都與這些基本概念認識的誤區有關。本來建大學、建國家級研究機構的目的是為了科學發現,結果是大部份人都擠在科學熱點地帶去回答外國人提出的問題。我們3000多所高等院校大都待在舒適區工作,買昂貴的外國儀器設備就為了發幾篇論文,有的學校為了在外國人搞的排行榜上攀升幾個名次,單次論文引用獎勵高達上千元,中國大學排行榜的進步竟然用這種手段實現,實在令人嘆為觀止。這些年來,隨著國家科學和技術管理部門對國際評價方法的重視,國內大學、科研究機構一窩蜂玩起了國際評價。
我們對科學和技術的模糊認識導致了大學和科研機構定位和管理上的失誤,本來他們的主業應該是兩件事情:第一,在無人區開展科學發現的工作,形成源頭創新的成果;第二,培養優秀人才。所謂科學發現是要在“無人區”探索,意味著認識新現象的方法、工具、儀器設備都要你自己設計、研制,當美國人威脅要制裁我們時才發現:科研儀器、檢測設備、工具軟件這些科研條件都不是我們自己的,為什么沒有,你不在無人區工作,你不搞真正的科學發現,怎么有機會去發明、設計、制造這些工具。沒有無人區工作的基礎,也直接反映在人才培養上,中國如此大規模的投入卻始終沒有世界人才金字塔尖上占有一席之地。
科技概念混淆還導致對體制內科研機構的評價一直找不到一個很好的方法,搞科技意味著他怎么玩都有理,不去無人區探險卻去搞與企業爭利的研發,然后還要政府再拿一筆錢搞成果轉化,中國的大學和科研機構以這種養尊處優的狀態存在,既不經濟亦不道德。因為技術創新的那部份投入本來就應該投在企業,投在經濟活動中,“科技與經濟兩張皮”的判斷實際上是因為對科學和技術概念認識誤區造成的偽命題。其實,我們只要把大學和科研機構逼進無人區(當然,很多機構目前還不具備在無人區開展工作的能力,那就好好教書或者到市場中去做技術),這些問題自然而然就解決了。真正需要轉化的是在無人區工作獲得的成果,不是技術成果,技術本來就應該放在企業里面做,國家在成果轉化環節巨大的資源投入其實相當一部份是因為概念混淆造成的資源錯配。
對科學和技術認識的偏差也深刻反映在創新文化中,把科學和技術當成一個東西容易造成對技術工作的歧視,社會公眾普遍認為科學是更高級的東西,學生不愿讀職業學校,工程師也要出示“教授級工程師”的名片,不跟科學扯上一點關系顯不出社會地位。中國在數控機床、高端裝備領域這些需要工藝和經驗積累的領域始終上不去跟上述認識有關。臺灣的大學在亞洲的排名遠不及大陸,但在培養半導體工程師,發展芯片產業核心技術方面成績非凡。日前碰到一位來自臺灣的企業家,她做出了業界領先的傳感器芯片,她大大方方展示自己碩士畢業的教育經歷,卻有一種掩飾不住的對20年工程師經歷的職業自豪,令人影響深刻。什么時候我能見到大陸工程師的這種職業自豪,也許所謂大國工匠精神才能得以實現。
解決
上述那些問題從根本上解決需要體制機制的重大改革,非一日之功。但有幾件事情還是可以努力去做些改變:
第一件事情是科學與技術史教育,科學和技術史應該入教材。這幾年美國人在科技領域掀桌子教會了我們很多東西,其中一件事情是意識到我們的創新文化是有缺陷的,這是一種先天性的缺陷,因為缺乏近現代科技史洗禮造成的基因缺陷。科技史上那些偉大發現的思想淵源、那些科學巨人、發明奇人的成長經歷、那些違反常識的方法路徑和奇思妙想,以及產生這些人物、發現、發明的歷史文化背景,都是我們認識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律的最好教材,也是彌補我們沒能體驗那段歷史缺憾的最好的方式。創新的密碼隱藏在波瀾壯闊的科學和技術史里,集當今世界最杰出的創新理論學者都不能完整呈現創新的規律和路徑方法。
第二件事情是開展獨立的創新理論研究。目前的創新理論研究機構依附于科學和技術部門的現狀,經常成為部門利益的說客和辯護者,很難有獨立的研究和思考。以中國這樣的科學和技術活動規模,應該形成關于科學發現和技術創新的系統研究成果,并以此指導國家戰略和政策制定。
(作者周路明系源創力離岸創新中心負責人,深圳市科協原主席)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