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對話建筑師柳亦春:建筑會在歷史脈絡中擁有文化價值
當工業(yè)建筑的功能隨著時代的變遷而褪去,工業(yè)遺存的價值發(fā)生了轉變。透過那些倉庫、廠房留下的結構痕跡,我們看到的是城市的歷史與過去的生活。知名建筑師柳亦春改造過一系列上海工業(yè)用地,如新開放的上海東岸“八萬噸筒倉”。通過改造設計,原有的建筑功能以文化的形式繼續(xù)存在,成為了公共藝術空間的一部分。“新”與“舊”在同一個空間內(nèi)交織,呈現(xiàn)出不同時間的共存。
未來的城市與今天的建筑密不可分。在日前的2017中國國際建筑科技大會上,多位國內(nèi)外建筑師就“明日的城市設計”發(fā)表了演講。建筑師柳亦春以《結構與風景》為題,分享了他對建筑設計的理解。
在他看來,建筑設計始終需要回答兩個問題:我們是誰?我們在哪?柳亦春認為,建筑是連接心靈和土地的結構,通過建筑的結構和尺度,他希望建立建筑和風景的關系,從而回答這兩個問題。建筑科技大會間隙,柳亦春接受了“澎湃新聞·藝術評論”(www.6773257.com)的專訪,講述了他在改造工業(yè)建筑時的感受和見解。
建筑師柳亦春面對“明日的城市”,柳亦春希望在新的建筑下保持傳統(tǒng)文化的內(nèi)涵,用空間的關系去體現(xiàn)文化,而不是用傳統(tǒng)的建筑材料來營造空間氛圍。比如在蘇州網(wǎng)師園里,他觀察到了住宅的密集與園林的相對松散,并將這種空間關系帶入新的建筑。在夏雨幼兒園,人們可以看到底層是密集的庭院空間,二層則是散落的像村莊一樣的空間,兩者并存,表達在傳統(tǒng)空間中獲得的空間關系。
龍美術館是柳亦春建筑設計中的轉折點。在此之前,他所遇到的項目以地處城郊為主,而在不斷進入城市后,建筑和相鄰的建筑、所處的地點間的關系越來越密切。建筑設計的切入點開始從郊區(qū)轉向市區(qū),從空間關系的敘事性表達轉向內(nèi)在性的表達,從外部轉向內(nèi)部。柳亦春說,龍美術館所留下的煤漏斗原本是為了特定功能而存在,但是當人們將其保留時,它便從技術要素轉變成了文化要素,滲透在構筑物中。基于這一點,新的美術館也以結構性的要素作為空間構成的要素,完成美術館的功能。在新的展館中,每一個墻體是一個獨立的懸臂結構,向外張開變成傘體,把整個空間全覆蓋,傘體和煤漏斗構成類比的關系,是一個新的整體。
龍美術館的展覽空間讓人能夠自由地漫步其中作為建筑師,柳亦春很喜歡項目建造的過程。在他看來,建造過程中工人的錯誤也會成為建筑的一部分。而在建筑的實用性出現(xiàn)之前,裸露的廢墟一般的空間對建筑師來說有非常深刻的意義,只有建造者才能經(jīng)歷這樣的時刻。
澎湃新聞:從藝倉美術館、龍美術館到最近開放的“八萬噸筒倉”,您的不少作品都是將原先的工業(yè)用地轉化為藝術空間,在改造中是否有些共同的經(jīng)驗?
柳亦春:改造的共同性在于都是用一種新的方式去介入一個舊的建筑,你必須要解決一系列問題——如何保留舊的東西、保留多少、哪部分是最有價值的、哪部分可以被新的藝術空間所使用、需要介入怎樣新的內(nèi)容來符合新的功能使用。其中最關鍵的是,大部分工業(yè)生產(chǎn)性建筑是封閉的,而轉變成公共的文化建筑,就一定要建立新的公共性。從藝倉美術館到八萬噸筒倉,我們都在試圖處理這樣的問題。藝倉美術館用水平向的挑板來打破煤倉原來封閉的空間,建立建筑和黃浦江之間開放的關系,八萬噸筒倉則是用外掛扶梯來建立建筑的公共性。而在“筒倉”的項目中,公共性的問題顯得更為重要,因為它作為工業(yè)遺存的外觀需要得到最大限度的保護,而在使用上,依然要求是兩層,這就需要不多不少的干預。此外,在龍美術館的建造中,大部分空間是新造的,因此我們考慮的是新建的空間和煤漏斗的共存、二者時間上的延續(xù),以及新建的建筑在西岸作為工業(yè)碼頭遺址的氣質。
澎湃新聞:在工業(yè)空間的改造中,如何讓建筑的“新”和“舊”具有整體性?
柳亦春:整體性可以通過不同的手段來達到。在八萬噸筒倉中,糧倉是舊的,扶梯是新的,它們之間的整體性在于新的就是新的,舊的就是舊的,通過二者強烈的反差來建立一個整體。而在龍美術館中,展覽空間新的傘體與保留的煤漏斗具有相似性,是通過類比來達成建筑的整體性。
八萬噸筒倉以“新舊”反差達成整體性澎湃新聞:您認為建筑和藝術之間存在著怎樣的關系?
柳亦春:建筑在達到了一定的高度之后,就成為了藝術的一部分,是藝術的一個門類。現(xiàn)代以前,建筑師很可能就是藝術家,比如達芬奇。現(xiàn)代以后,因為職業(yè)分工,建筑師的門類被區(qū)分。在現(xiàn)代的這種分離之后,如何思考建筑師和藝術家的工作,是一個有意思的話題。建筑要滿足一種具體的功能性使用,需要考慮很多物質性的東西,而藝術沒有,它是精神性的需求。但是,一個建筑一旦被放置在歷史的長河中,從長時間來看,如果它能被后世所保留,一定是因為它的文化價值,因為它代表了那個時代的建造技術、生活文化,和那個時代具有密切關系。就像今天保留工業(yè)建筑,是因為它們代表了工業(yè)時代的工業(yè)文明,并不是因為貴重,或者空間在今天用起來有多舒服。一旦建筑變成了文化特質的代表,就進入了藝術的層面。任何能夠在歷史上留下位置、并被后世所稱道的建筑都是藝術作品。
澎湃新聞:您在設計公共建筑時,會如何通過設計來引導人們?nèi)ニ伎迹⑶液椭車h(huán)境發(fā)生聯(lián)系?
柳亦春:公共性是一種開放性,同時是一種自由性。如果人走到一個空間里,他覺得空間讓他很自由,不會束縛他的行為,那我會認為這是一個具有公共性的空間。在我的建筑思考里,公共性是和建筑的某種“廢墟感”,或者是無意義、中性化相關的。廢墟沒有主人,當人走到一個廢墟里,他會覺得,自己就是主體,會感覺到一種放松自由的狀態(tài),我覺得這是公共性很有意思的一個方面。所以,在龍美術館和臺州美術館中,你都會發(fā)現(xiàn)一種廢墟感。這種公共性是一種氛圍,并不是說這個空間一直是開放的,而是你進入空間后,你的身心是自由的。在設計公共空間時,我會對廢墟有這樣的一種偏好。
四行倉庫澎湃新聞:您在建筑科技大會上說到,建筑實用性出現(xiàn)以后,原有的力量會有些消失,對此應該怎么理解?建筑的意義會隨著實用和裝飾的出現(xiàn)產(chǎn)生一些積極的變化嗎?
柳亦春:建筑的意義可能會發(fā)生轉變,這種轉變肯定是積極的,不過角度不一樣。對于建筑師自己,建筑在歷史脈絡里,會有它的意義存在。另一方面,任何建筑都是為他人服務的,在這個角度上,建筑也有它的意義。建筑的意義在于歷史的縱軸與時代的橫軸之間的關系。人們過多地關注建筑的實用性,而喪失對縱向意義的理解。所以我希望把這個東西再提出來,希望人們能夠關注到,在粉刷過的表面背后,依然存在更深層的東西。不要因為裝修,而對內(nèi)在就無所謂了。建筑內(nèi)在的結構要美。雖然結構會被磚墻、粉刷蓋掉,但我希望它本身還是美的。
M50澎湃新聞:在后工業(yè)時代上海的城市更新中,您個人喜歡怎樣的項目?
柳亦春:我覺得上海的城市更新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新天地,它是開啟舊城改造的經(jīng)典案例。和新天地同期的城市更新項目有對蘇州河沿岸倉庫的改造,比如M50、四行倉庫等等,這種更新在某種意義上是自發(fā)的,是具有野生力量和生命力的更新,這樣的空間是混雜的,具有很多層次,我更喜歡這樣的更新。但是如今,它們被重新開發(fā),喪失了一些“野生”的魅力。再后來有紅坊,利用廠房進行改造,也是一個時期內(nèi)城市更新的典型。到了現(xiàn)在,我覺得黃浦江西岸到東岸密集的城市更新的過程,很可能會奠定上海作為一個國際化大都市的新形象。過去人們總是將上海與外灘、法租界相聯(lián)系,未來,我覺得這樣的形象會在黃浦江沿岸得到更新。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