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大師聚臨港,探討城市公共空間發展方向
11月4日,“當建筑對話公共空間”國際論壇暨2017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臨港聯合展在臨港新城開幕。
在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建筑系教授袁烽主持設計的 “云亭”之下,陽光燦爛,透過3D打印的結構性能化展亭,在草坪上投下一個個網格,2017年普里茲克獎獲得者Carme Pigem,美國MIT建筑系前主任、普里茲克獎評委中首張中國面孔張永和等國際大師在此展開對話。
建筑師張永和,半臥在“云亭”之下。
李翔寧:城市空間不只是純建筑學意義的設計
本次聯合展由上海臨港地區開發建設管理委員會主辦,上海港城開發(集團)有限公司協辦,上海展博置業有限公司承辦,旨在探討臨港新城未來的公共空間發展方向。
作為2017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的策展人,李翔寧教授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城市空間不只是純建筑學意義的設計,還擔負著社會教化的功能。人們在這個空間內會注意自己的舉止、修養,同時也促進不同文化的人進行交流。
李翔寧認為,相比其他中國城市,上海城市空間比較豐富,既有非常“高大上”的5A級寫字樓,也有老法租界低矮尺度的花園洋房。
“如果說再往前走一步的話,首先是文化設施不足,跟紐約、巴黎這些國際化大都市相比,過去上海公共文化設施人均面積是非常匱乏的,所以我們近年造了很多的美術館、劇院,包括這次藝術季的主場館以后也會作為藝術空間使用;其次,上海人習慣上去大型的市級的公共空間比較多,但身邊的日常公共空間停留較少,街邊的小店、小區的廣場,這些在我們做城市規劃的時候往往被忽略,所以我們提出了‘微更新’,比如用木頭代替水泥,讓周圍的空間更溫暖。”李翔寧說。
張永和:讓人舒適是最合理的空間尺度
“當建筑對話公共空間”國際論壇以“未來城市空間的藝術打造”為主題,李翔寧邀請了多位國際建筑大師及藝術家集思廣益,其中包括2017年普里茲克獎獲得者Carme Pigem,以及國MIT建筑系前主任、普里茲克獎評委團首張中國面孔張永和。
此前張永和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回答過中國城市“以寬為美”的問題,此次他向澎湃新聞記者解釋道:“其實問題不止在于寬,是我們對于量上的審美取向,包括多、大等等。說到空間,其實都是以人的身體為衡量標準,因為人就這么高,有些空間太大了實際上是不舒服的,會構成一些問題。”
張永和的父親張開濟,人稱“設計了半個北京城”,他告訴記者,“我父親是杭州人,早年在復旦中學讀書,所以我對上海有基因上的親近。”
初中畢業,張永和第一次來到上海,住在徐匯舊法租界的親戚家,因此愛上了梧桐背后的房子,“上海浦西的老城區,房子的高度在3-5層,梧桐掩映,街道狹長。”張永和說,這就是“親切人”的空間尺度。
柳亦春:濱江3.0屬于公共藝術空間
被問到最喜歡的上海建筑,張永和說新建筑里龍美術館非常不錯。
龍美術館的建筑師柳亦春,是“當建筑對話公共空間”論壇的嘉賓之一,和“云亭”設計者袁烽并列“同濟八駿”。
柳亦春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如果把外灘當做濱江1.0、陸家嘴看作濱江2.0,龍美術館所在的西岸就是濱江3.0版本。
“世博會后,上海老的工業遺存逐漸退場,那些倉儲、碼頭如何改造為公共空間,也是‘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探討的主題。”
10月15日,2017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在柳亦春的另一部作品——民生碼頭8萬噸筒倉揭幕,繼在西岸將北票煤礦公司碼頭的煤漏斗進行保留之后,這位“改造大師”將筒倉內東側的八個筒倉內壁拆除,并在外部以“Z”字型外掛扶梯連接。據李翔寧描述,夜晚站在外灘的高樓,亦能看到燈帶環繞中的外掛扶梯,成為濱江的又一處風景。
“筒倉是濱江3.0在東岸的一個延伸,有點類似倫敦的南岸。”柳亦春表示,“西方的發達城市也面對著同樣的問題,在從工業時代到后工業時代的過渡中,經歷了類似的過程,都是把工業建筑轉化為文化空間。”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