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創維“輕裝”多元化,風險不小收益不大
2018年,創維董事局在公司30周年慶典上提出了“一三三四”戰略,其中最重要的“一”,是指五年后要實現千億營收。
時至今日四年已過,創維集團營收規模剛剛突破500億元大關,當初的千億營收目標僅達成一半。
按照此前創維“一體兩翼”的戰略布局,除了在黑電領域通過高端化布局,保持業內品牌地位外,另一翼則是通過發展白電來撐起整體營收。
但經過多年運營,創維白電業務始終未能進入行業一線陣營,營收上也未能幫到主業。2021年智能電器營收為43億元,同比增長只有3.7%。
所以過去四年里,創維一方面繼續堅持發展白電業務,另一方面也在積極破圈。光伏、汽車處處可見創維的影子。
近期,創維又申請注冊了電子煙商標,國際分類為煙草煙具,再加上此前創維健康對外發布的ID設計師等招聘信息中特別強調“有電子煙相關經驗者可優先錄取”,使創維入局電子煙業務浮出水面。
從光伏到汽車,再到現在的電子煙,外界對于創維跨界進行多元化發展大多表示不解。創維為何會選擇進入這三個賽道?創維在光伏、汽車、電子煙的布局,又勝算幾何?
風口一個不落
在多元化這方面,從來沒有一家企業像創維這樣,激進中滿是保守。
2020年1月,創維正式開始跨行發展業務,成立深圳創維光伏科技。按照自身的規劃,早期從最貼近終端下沉市場的分布式光伏,和創維熟悉的客戶端零售領域入手,以戶用光伏開端,之后再逐步開拓工商業光伏、用電側綜合智慧能源管理等業務。
細究來看,創維本身并不涉及光伏設備制造,主要采取融資租賃模式,由業主與創維光伏合作的金融公司簽署融資租賃協議。租賃期內用戶分期向金融公司支付租金,期滿后,光伏電站歸屬業主所有。
而在業內人士看來,創維之所以選擇進入光伏領域并且采用這種業務模式,頗有以小博大之意。
因為在政策風口帶動下,光伏已經成為一個確定性萬億市場,并且分布式光伏在用能側與家電相通,兩者都涉及大規模制造、大規模零售、大規模服務。創維作為老牌家電企業,在品牌信譽和渠道方面相比同行,存在一定優勢。
另外,與創維光伏合作的金融公司為華夏金融租賃,是華夏銀行股份的控股子公司,而華夏銀行的股東涉及國家電網方面。這也成為創維光伏業務的一大賣點。
最關鍵的是,在整個業務閉環中,光伏電站發電產生的收益,一部分成為租金,支付給華夏金融。華夏金融賺取租金和利息,業主賺取發電剩余收益。而創維賺取的是電站銷售收入和長期運維服務收入,以此實現低投入,高回報。
同樣的操盤手法,在汽車業務上也可見一斑。
2021年3月,開沃集團與創維簽訂商標轉讓協議,正式獲得帶有“創維”及“Skyworth”的11個商標的轉讓。
商標轉讓完成后,“創維汽車”成為開沃旗下的智能汽車品牌,天美汽車更名為創維汽車,其旗下唯一車型天美ET5也升級為創維EV6。
也就是說,創維的“造車”只是將自有商標轉讓給開沃,并不算真正意義上的“跨界”。在與創維內部人員溝通時其也表示,“創維汽車,不屬于創維集團的業務”。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天美汽車是創維創始人黃宏生早在2010年就布下的“棋子”。彼時黃宏生在南京成立開沃集團,隨后收購并重組南京金龍客車,并且在2017年進入乘用車市場,一年后推出首款車型天美ET5。
所以,有汽車行業知名分析師稱,“雖然創維汽車還未并入創維集團,但如果創維汽車能夠成功上市,一定程度上也能帶動創維集團發展,并且因為創始人的關系,創維汽車被并入創維集團也十分容易。”
再看電子煙,創維最早的布局可以追溯到半年前。2021年12月,創維健康成立,許可經營的項目包括電子煙批發零售等,且其引入的第二大股東質贏科技主營業務正是電子煙。
今年3月初,創維健康開始大規模招聘電子煙產業人才,涉及ID設計師、結構工程師、外貿業務經理等方面的崗位,后來又開始進行電子煙商標申請。
雖然還未官宣,但創維開拓電子煙業務幾乎已是板上釘釘。
電子煙行業分析師王鵬表示,“電子煙是一個公認的悶聲發大財的行業,毛利率可達到50%,而且市場空間巨大。創維做電子煙可以發揮自己在電子部件以及渠道上的優勢,在投入較少的情況下獲得可觀利潤。”
縱觀創維近兩年的多元化戰略,從光伏到汽車再到現在的電子煙,選擇的均是高成長賽道,但其在投入力度上卻十分保守。而其背后的原因除了資金流欠缺外,也與其彩電主業的動蕩脫不開關系。
2.主業風雨欲來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7年以后國內彩電行業的整體銷售規模開始呈現下降態勢,2020年國內彩電銷量同比下降9.1%,2021年這一數字達到13%。
市場趨于飽和,產品同質化程度高,再加上其他智能硬件平臺對用戶時長的侵占,整個彩電行業消費需求低迷,熱度急速下降。
而對于創維而言,彩電、數字機頂盒都是其強有力的營收來源,市場的不景氣以及小米、華為等互聯網企業的跨界競爭,直接影響了其在市場上的份額。
在創維公布的2021年上半年年報中,也能看出其在彩電領域已遇到發展瓶頸。截至2021年6月,創維電視國內銷售量同比下降15.6%,國內市場份額下滑至13.3%,與TCL并列第三位。
針對國內電視行業存量競爭格局,創維將重心轉移至售價更高、逆勢增長的OLED電視產品,近幾年頻繁推出中高端OLED電視產品,形成銷量下降但銷售額增長的現狀。
不過,隨著Mini LED背光電視的大熱,OLED作為下一代顯示技術的地位或將受到挑戰,這也讓創維在彩電行業里的地位再生變數。
從技術上看,OLED雖然有“畫質天花板”之稱,但因為其采用的有機磷材料發光點從物理上來說并不穩定,越亮老化越快老化,所以很多OLED電視都需要有ABL(自動亮度限制)功能,這就限制了OLED的亮度和HDR高動態顯示范圍,導致其并不能給到用戶完美畫質。
而Mini LED把原來LCD一整塊背光層換成密集的獨立微型LED芯片,可以局部控光,實現了不遜色于OLED屏的高對比度、高亮度和高分辨率,能大幅提升彩電產品的畫質以及色彩品質。
另外OLED的低良品率也決定了其高昂的價格。據悉,一張100寸的OLED屏要求只能有3個壞點,但是壞點概率長期以來都是不可控的。
相反由于Mini LED背光幾乎不受面板制約,LCD能切出多大的尺寸就能支持多大的電視,技術更成熟,良品率更有保證,成本也更低。
Mini LED可以說結合了LCD與OLED的顯示技術優勢,并且很好地解決了OLED燒屏、低良率、高成本等問題。越來越多的行業一線企業也都在新品上采用Mini LED屏幕,并且無一例外都是其產品線中的高端新品。如蘋果2019年以來發布的高端顯示器Pro DisplayXDR等。
從歷史上看,每一次顯示技術革命都會對彩電行業競爭格局產生影響,比如長虹就因在背投與液晶之爭中,錯誤押注而遭受重創。目前看,Mini LED的出現對LCD陣營里的玩家(三星、TCL等)屬于明顯利好,而對于OLED陣營(LG、創維)則是一個利空。
雖然創維在2021年之后開始推出Mini LED電視,但相比三星、TCL等,創維Mini LED電視的數量以及更新頻率明顯偏少,更像是在戰術性跟進。如果Mini LED電視在高端電視領域完成迭代,勢必會給創維帶來一定壓力。
長遠來看,創維在彩電市場上仍舊存在變數,多元化的目的也是為了擺脫對彩電業務的依賴,只是創維多元化發展真的會那么如意嗎?
3.四面出擊八面受敵
光伏、汽車、電子煙,對于創維來說都是機會,但想把握住并不容易。
首先創維光伏是直接與光伏廠家進行銜接,這樣的模式有一定的優勢:一方面會避免業主遭遇“光伏貸”騙局,即部分小廠家以“0費用安裝”哄騙業主貸款,最后卷走資金;另一方面在后期維護也較有保障。
但這并未解決光伏租賃模式中最大的難點,就是與業主關系的維護。
因為對于光伏租賃業主來說,需要在有限的收益內,承擔無限的風險。比如這種模式的常規合同上均會約定,在租賃光伏電站期間,承租人應采取一切合理措施防止對租賃物的侵害。租賃物的損壞、毀損、滅失等風險由承租人承擔。即便遭受不可抗力,也不可免除租金支付義務。
也就是說在使用途中,如果租賃的光伏產品出現損壞,雖然創維可以進行售后,但維修費用需要業主承擔,另外即便是因為不可抗力導致產品無法使用,后續租金也不會免除。
有安裝過創維電站的業主結合發電量實際情況吐槽:發電站虧不了,但是大頭都被銀行和創維賺走了,而且沒風險。承租人則是擔風險,賺點小錢。
所以創維想要在光伏上實現彎道超車,需要用自己在C端用戶的品牌聲譽,保證產品質量并做好后續維護。
相比于光伏,創維汽車的表現更為低迷。
創維汽車推出的首款車型EV6自從去年7月上市以來,至今銷量也未過萬輛。而其新推出的創維HT-i車型也飽受爭議。
據悉,創維HT-i外形是在EV6的基礎上稍微改造而來,外觀上則更加偏向于燃油車型。而其最大賣點為比亞迪的DM-i混動技術,是該技術首個外供對象車型。
有DM-i的加持,一定程度上可以省去不少研發費用,但企業本身卻無法擁有核心技術,也就無法避免產品力不足的命運。
有多位汽車分析師一致認為,“創維汽車最大的優勢在于品牌聲譽,在早期可能會為其帶來便利,但在當下市場新勢力們順利上岸的情況下,消費者會更愿意選擇一個專業的汽車品牌。”
如果說光伏和汽車是創維走的陽關大道,那么電子煙則是旁門左道。
作為一個“成癮性”行業,電子煙市場極其暴利。據悉,電子煙巨頭思摩爾國際面向企業產品的毛利率可達40%以上,其營收從2016年到2020年的年復合增速達94%。2021年營收也有37.4%的增長。
目前國內電子煙市場監管趨嚴,國內大部分電子煙相關產業鏈企業,主要布局也基本是面向海外市場,再加上創維的家電出口在全球市場已經打開了一個較好的銷售路徑、渠道以及品牌效應。基于此,創維此番切入電子煙賽道,大概率也是以布局海外市場為主,并在政策合適的時候伺機鋪設國內市場。
關于這一點,深圳中為智研咨詢研究員張永鵬表示,“國內因為政策限制原因,當下我們電子煙產品主要是出口為主。目前創維有電子產品的開發經驗,技術能力較強,同時資本實力相對雄厚,另外創維海外出口經驗也較為豐富,因此若創維真正做到技術開發到位,產品定位精準,很有可能取得一定的市場份額。”
不難發現,無論是光伏、汽車還是電子煙,創維本質上是拿自己的品牌聲譽來博未來。短期來看這種行為可以使企業快速在新領域拓展,但長期來看,這種做法一定程度上會消耗消費者對品牌的信任,如果一個業務出現危機,甚至會對整個集團造成不可逆的影響。
現在距離創維千億營收的目標僅剩一年,想要靠主業實現翻倍幾乎沒有可能。從光伏到汽車,再到現在的電子煙,創維正在拼盡全力為實現目標而沖刺,最終結果如何,還是未知。
本文來源于:科技新知,作者:王思原,編輯:伊頁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