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周梅森回應《人民的名義》被訴抄襲:最恨抄襲,保留反訴權利
現代快報11月5日報道,從11月3日晚開始,關于《人民的名義》被訴抄襲一事在網上流傳。消息稱,京衡律師事務所主任陳有西透露,上海浦東新區人民法院已正式受理作家劉三田(筆名南嫫)起訴《人民的名義》編劇周梅森及制片單位等八被告,侵犯其原創作品長篇小說《暗箱》著作權侵權案,并索賠1800萬。
作為2017年度的熱門劇作,《人民的名義》播放量和好評度均名列前茅,抄襲消息一出,網友嘩然。是劇紅遭“碰瓷”,還是確有其事?11月4日,現代快報記者分別采訪了周梅森和劉三田。周梅森否認抄襲,并稱保留反訴權利。而劉三田稱是正當維權,代理律師已經取證。
電視劇《人民的名義》播出后,原著小說熱銷。事件:《人民的名義》抄襲《暗箱》?
抄襲最早爆出是在11月3日晚,4日上午,經過多家媒體報道后持續發酵。根據相關報道,原告劉三田,筆名南嫫,曾創作多部文學作品,其中2010年創作的長篇小說《暗箱》正是本次訴訟中被指遭到《人民的名義》抄襲。代理律師為京衡律師事務所的陳有西和王彗星兩名律師。
11月4日上午,陳有西向媒體確認,他從今年5月受理這個案件,對小說仔細研究比對,做了一些相關的調查公證工作。此案于11月1日在法院立案。陳有西提供的訴訟服務告知書顯示,浦東新區人民法院向劉三田下達了受理案件的通知書。現代快報記者也從原告劉三田處拿到了起訴書的部分。起訴書稱,核心事件、敘事結構高度近似。原告認為,2015年開始創作的《人民的名義》文字劇本和影視連續劇,完全模仿抄襲了原告2010年6月發表的《暗箱》。起訴書中還稱,被告作品與原告作品有多處故事橋段相似。
這次抄襲風波爆出后,大部分網友保持了中立的態度,表示在事情真相或者法院裁決出來前,不會妄下定論。有網友表示,信任支持周梅森,認為僅以題材相似就認定抄襲太過草率。
周梅森:視創作聲譽為生命,作品接受歷史的檢驗
11月4日下午,周梅森在就此事接受現代快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我一輩子最恨的就是抄襲、模仿。”
“《人民的名義》純屬我個人創作,我閱讀的范圍、時間和經歷都非常有限,我不知道《暗箱》是一部什么樣的小說。所謂抄襲的說法不值一駁,我保留反訴的權利。” 周梅森說。
他表示,目前,被訴侵權的八家單位,都未接到上海浦東新區人民法院的起訴書,也不知道具體的起訴理由。他是從新聞上得知自己成為被告的,“極為吃驚。”
隨后,周梅森給現代快報記者發來一份 “反誹謗維權聲明”。對于抄襲風波中最關鍵的“核心事件高度相似”一說,他也在聲明中做出了回應。他指出,各地的國企改革所遇到的問題、困境、處理的方法及官場上的官商勾結產生的腐敗,都具有較大的普遍性和類型化。不能因為自己寫過就不讓別人寫。
他表示,自己一直密切關注中國的國企改革,此前的許多長篇小說和同名電視劇中都涉及到了國企改革,有幾部就是以國企改革官商勾結為核心事件的,比如《人間正道》等。“按這位習作者的訴訟邏輯,他(她?)的這部習作是否抄襲了我此前的眾多作品呢?”此外,他還表示,《人民的名義》電視劇二輪發行、播出在即,海外各國的電視劇出口也正在進行中,此時進行的訴訟用心值得深思與質疑。
周梅森說,他是一個視創作聲譽為生命的作家和編劇,平生最痛恨的就是抄襲、模仿,編劇過程中他甚至連所謂“橋段”都不允許出現,“歡迎全國和世界各地讀者—起審視我的小說和影視作品,任何流傳的作品都將經受歷史和人民的檢驗。”
劉三田:結構、情節、人設等相似相同
11月4日下午,現代快報記者聯系上了《暗箱》作者劉三田,并將周梅森發布的相關聲明轉發給她。在看完這份聲明后,她表態稱:“周梅森老師有權維護他的正當權利,正如我有權利維護我的正當權利。”她表示,她起訴的不是《人民的名義》這部劇,而是該劇與書的創作者制作者對《暗箱》的抄襲侵權行為。
為什么不在電視劇熱播時起訴?她解釋說,“2017年4月,有朋友提示我, 正在熱播的電視劇《人民的名義》與我的長篇小說《暗箱》十分相似, 我開始在網上追劇。”隨后, 她發現,“從結構、情節、人設、人物關系到地名人名相似相同相反類比之處比比皆是,我確認電視劇及同名長篇小說《人民的名義》對我的長篇小說《暗箱》形成著作侵權”。自2017年5月起,她開始準備起訴《人民的名義》。
周梅森在前述回應中表示,此時進行訴訟用心值得深思與質疑。對此,劉三田強調,起訴時間及法院的立案時間與《人民的名義》下一步的商業行動完全無關。“我5月份找到律師,10月19日到法院遞交訴狀,這幾個月是代理律師取證時間,他們的工作認真扎實。11月1日才得以立案,這期間是法院調研時間。”
律師:判斷是否侵權,獨創性是主要依據
在起訴新聞爆出后,有網友表達了對劉三田維護合法權益行為的支持,但也有網友質疑,僅以題材相似就認定抄襲,是否太過草率。還有人指出,以國企改革作為素材的文學作品并不少見。
那么,從法律上來說,如何判定抄襲等侵權行為?江蘇樓沈律師事務所的呂欣律師介紹,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中所稱作品,是指文學、藝術和科學領域內具有獨創性并能以某種有形形式復制的智力成果。
他指出,獨創性是一件作品受到法律保護的實質性要件,構成作品的內在要素。指的是沒有對已有作品,借以表達這種思想和信息的結構和語言,進行完全的或實質的模仿,與已有作品存在差異。
獨創性是判斷一件作品是否侵權的主要依據,影視作品獨創性主要體現在作品的主題、核心事件、人物關系、橋段、細節、獨白、對白以及邏輯關系。兩部影視作品是否侵權上述要點均要對比。
呂欣表示,在這起訴訟中,由于國企改制過程中所涉及的人、企業、政府之間的矛盾是一個普遍的、客觀存在的情況,有政府官員在國企改制過程中牽涉到腐敗行為也是客觀存在的,因此,僅僅將國企改制作為反腐影視作品的核心事件,并不具有獨創性。
目前,當事雙方都接受了現代快報記者的采訪,并表達了自己的觀點,接下來事情將向什么方向發展,還需要等待法院的裁決。根據流程,法院受理案件后會要求雙方提交證據、組織證據交換,并擇期開庭審理該案件。
(原題《周梅森發聲明回應:“我一輩子最恨的就是抄襲、模仿”》)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