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腹裂寶寶“救命袋”十年之路:滬醫生設計,今政策放寬可投產
歷經十年,專為腹裂寶寶設計的“腹裂保護袋”有望投產并上市。
患有腹裂的寶寶,肚子上天然長了個口子,嚴重的情況下,腸子會從肚子里跑出來。傳統的治療方法是,借用各種醫用袋子,將漏出的腸子套起來,并在麻醉狀態下,將袋子縫在肚子上。
即將上市的“腹裂保護袋”,袋口可自由擠壓,輕松進入腹裂寶寶體內,省去了孩子縫合和麻醉之苦。另外,袋子還增加了監測管道,醫護人員可以隨時抽取并監測保護袋內的細菌情況等。
11月1日,由新華醫院小兒外科吳曄明教授研發的 “腹裂保護袋”成為上海市首例進入《第二類醫療器械優先審批程序》優先審批通道的產品。隨著審批流程加快,最快一個月后,“腹裂保護袋”就能夠投產并盡早上市。
別小看這一個小小的袋子,它可以將腹裂寶寶的死亡率從74.69%(據文獻記載)變為生存率94.1%,足以冠上“救命袋”的名稱。然后恰恰是這樣一個“救命袋”,從醫生的創意變成企業可批量生產的產品,卻走了10年的路。
當時還在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工作的吳曄明教授研發的救命袋 。 澎湃新聞記者 陳斯斯 圖醫生美國訪學觸發靈感
腹裂是高危險的新生兒先天性畸形。
統計顯示,腹裂的國內發病率僅萬分之一到萬分之三,但因其極易發生感染,特別是那些伴發其他畸形的嚴重病例,圍產期死亡率為74.69%(根據相關文獻記錄),而美國僅為8.7%。
按國內原有的傳統治療方法,就是借用其他各種各樣的醫用袋子,將漏出的腸子套起來,并在麻醉狀態下,將袋子縫在肚子上。這樣的方法,孩子一要上麻醉,二還要受縫合之苦。
上個世紀90年代的時候,吳曄明去美國訪學時,發現了國外醫生有用專用的保護袋——silo袋,將外露腸道暫時保護在袋內,然后隨著自然生長發育,外露腸道就會逐步回縮回腹內,而這正是美國低死亡率的原因之一。
這樣的產品為何進不了國內?吳曄明解釋道,國外醫療器械產品要進入中國要先注冊再走一系列政府審批流程,其中臨床試驗的周期很長,很有可能在這一期間,新的產品又出現了。
吳曄明回國后,就一直希望將這個保護袋本土化。他根據臨床實際需求,改良了silo袋。
他介紹,改良后的保護袋有幾大優勢:一是袋口可自由擠壓,能輕松進入腹裂寶寶體內,又不易脫落,省去了孩子縫合和麻醉之苦,一部分患者在新生兒監護室的床邊由護士操作即能完成;二是增加了監測管道。通過這根管道,醫護人員可以隨時抽取并監測保護袋內的細菌情況等,增加了腸道保護的安全系數。
吳曄明的這個設計在10年前就得到了上海市科委、市衛計委、申康中心等很多政府類科研項目的支持,也獲得了發明專利。
國內傳統治療方法,借用其他醫用袋子,將漏出的腸子套起來,在麻醉狀態下,將袋子縫在肚子上。新華醫院供圖吳曄明改良后的“救命袋”,袋口可自由擠壓,能輕松進入腹裂寶寶體內,又不易脫落,省去了孩子縫合和麻醉之苦。新華醫院供圖
10年前曾遭遇產品轉化難題
然而,盡管產品好用、能救命,但產品轉化卻成為一道難題。
吳曄明說,由于腹裂的發病率并不高,因此每年臨床上使用這個袋子的數量較少,而病例數少也影響了臨床試驗的開展,政府審批存在困難。一些廠家一開始聽到這個信息非常高興,但調研之后,發現這個屬于二類醫療器械,研發的投入產出不成比例,尤其是臨床試驗要耗費大量資金,他們便關上了轉化之門。
直到注冊在上海虹口區的一家高新醫療技術企業的出現,保護袋的產品轉化有了一絲希望。當時,這家企業董事長告訴吳曄明教授:“我們愿意來做公益,幫臨床解決問題。”僅用了很短的時間,2007年,這家公司就生產了300個臨床試驗樣品給到吳曄明。
吳曄明將其作為臨床科研項目的一項實踐,在新華醫院兒外科臨床應用,讓腹裂患兒的生存率一下子提高到94.1%。他也將這個成果在全國各大學術會議上分享,很多兒外科醫生都想獲取這個腹裂保護袋。不過,由于沒有獲取產品注冊證,無法在醫療機構臨床上正式推廣使用,也就不了了之。
為保障醫療器械臨床使用需求,今年,國家出臺了《國務院關于改革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的意見》《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批程序(試行)》《醫療器械優先審批程序》等有關規定。9月1日,上海開始正式實施《第二類醫療器械優先審批程序》。
機緣巧合,就在這一政策實施前不久,吳曄明受邀參加一場關于“腹裂保護袋”的專家論證會,會上討論的正是自己當年研發的這個產品,這家申報項目的企業也是當年那家企業。
這家企業的總經理宋波表示,申報這一項目完全出于一種社會責任,“這一設備盡管生產注冊沒法賺錢,但最終能挽救很多嬰兒的生命,也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在大會上,吳曄明主動申請退出了評審專家的隊列,反以發明人申請參會做項目介紹。
上海市食藥監管局醫療器械注冊處處長林峰表示,新政策的出臺使得那些具有明顯臨床優勢、臨床急需的醫療器械被納入優先審批程序。所謂“優先審批程序”就是指根據申請人的請求,對納入優先審批程序的醫療器械產品,在注冊申請前及審評審批過程中,對相關檢測、核查檢查、審評、審批等就設立特別通道,優先進行服務的程序。
11月1日, “腹裂保護袋”在結束公示期后,在未收到任何異議的情況下,成為上海市首例進入《第二類醫療器械優先審批程序》優先審批通道的產品,打破了以往審批流程長、臨床試驗難等局限。
按照新出臺的政策規定,進入優先審批通道的“腹裂保護袋”,最快將在1個月后投產上市。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