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城市中如何再造自然?專家:單靠植樹不能恢復上海物種多樣性
上海如何“城市中再造自然”?
綠化、人工植被恐怕都不算,增加各種植被、灌木,讓生物接近自然方式生長,才是真正的再造自然。
10月22日,第三屆上海國際自然保護周“名人講壇”圓桌會議在上海崇明召開,會上來自中國、加拿大、英國、美國等國的20余位專家、學者和社會各界代表,緊貼“城市中再造自然”命題,為城市中自然保護區的建設和發展建言獻策。
與會專家表示,上海已經在做非常具體的計劃,讓綠地更具多樣性,而非單一物種、單功能的綠地。
僅靠植樹并非再造自然
什么是“城市中再造自然”?
華東師大教授、上海動物學會理事長王天厚告訴澎湃新聞(www.6773257.com)記者,城市中做綠化、人工林植樹其實算不上再造自然。上海生態系統包括各種植被、灌木植物等,接近自然的生物多樣性呈現,才是真正的再造自然。
王天厚說,上海面積為6340平方公里,崇明島有1200多平方公里,但是,崇明的生態資源占了上海的一半。
崇明的生態資源是通過植物、森林、鳥類面積及濕地面積來推算的。王天厚說,崇明生態島建設10年,生物多樣性資源最為豐富,內陸鳥類是整個上海的一半。而過去十年,整個上海綠地植被增加了10倍,但鳥類多樣性僅增加了1倍。
“有一個問題,崇明生物多樣性增加得很快,為何上海的生物多樣性指標并沒有增加多少?”王天厚認為,主要是城市化建設中,植被種植大多由景觀學家和規劃學家來規劃,種的都是香樟樹等“城市的樹”,而非各種灌木、喬木和植被進行生態混合的種植。
王天厚補充道:“樹很好種,都是一種樹,整個面積是上去了,但是,生態的質量還是沒有上去。舉個例子,上海很多地方都喜歡做草坪,如果在植被下做一些上海當地的地備植物,這時,它的生物多樣性便增加了。”
王天厚指出,今后5-10年,上海市將增加5-10個郊野公園,每個面積幾乎都超10平方公里。如果這些公園按照自然法則營造植被,將發揮很大作用。他認為,自然在城市發展中起了非常重要的引領作用,類似這種重大工程,應由上海和國際上相應的生態學家來參與、指導。
上海綠地建設正考慮多樣性
上海辰山植物園執行園長胡永紅認為,上海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僅7.8平方米,政府在增加綠地面積的同時,已在考慮如何豐富多樣性。
他說,上海最近有世博文化公園計劃開建,占地約200公頃,在上海的中心城區,這塊土地面積成本已超1500億元,拿來做生態綠地,表示了政府的決心。
“當然,除了這些大型公共綠地,上海中心城區還更需要一些適合居民休閑的小型綠地。” 胡永紅說,上海已經在做非常具體的計劃,讓這些綠地功能更具多樣性,而非單一物種、單功能的綠地。
胡永紅說,“我們看到上海在綠地建設方面的一些魄力和信心,包括它的成果。20年前,上海常用物種僅有100多種,現在已增至800種左右,這個變化非常大,成果非常顯著?!?/p>
崇明要靠自然生長恢復物種多樣
對如何推動崇明國際生態島建設和發展,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區伙伴關系總干事斯派克·米靈頓建議,上海首先要明確崇明自然資源儲備庫的區域。
“我個人認為,崇明東灘有恢復生物多樣性的潛力?!?派克·米靈頓表示,崇明東灘作為自然資源儲備的基礎,有綠化環境,但生物多樣性做得還不夠,要讓生物多樣性恢復,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讓物種生活在原先生活的地方?!白屪匀灰栽姆绞交謴突貋?,以它自然的方式生長。”
斯派克·米靈頓說,崇明東灘能優化自然棲息地,會成為非常好的樣本,甚至可以看到大型動物回歸,“何樂而不為?”
四川省綠色江河環境保護促進會會長楊欣認為,崇明未來打造生態島,可借他山之石。
他說,崇明島是最大的淤積而成的島,泥漿都來自于長江,上海本身受于長江,正好在江海的交匯點,“上面有南京、武漢、重慶一系列城市,正是我們講的‘長江經濟帶’、‘長江旅游帶’、‘長江文化帶’?!?/p>
楊欣認為,崇明的生物多樣性不是很豐富,但長江已被確定了25個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大熊貓、金絲猴都在這個區域。“崇明未來打造生態島,可考慮借用這方面的資源。”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