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社會創新|壹樓共同社:共享不僅省錢,還能拯救社區
壹樓共同社隱身于香港太子砵蘭街某酒店的一樓;踏出酒店升降機,映入眼簾的大門掛著醒神的鮮黃色招牌;往室內一瞄,一邊是一間Café,店員在水吧忙著準備食物;另一邊則有一個放滿繪本的巨型書架,還有給小孩玩耍的木地臺和滑梯;餐廳和書架之間,還有一家雜貨店。如此多用途的商業空間,在香港并不常見。
壹樓共同社的介紹壹樓共同社(下稱“壹樓”)其實是一個供5個社區單位共享的空間。在大學教應用社會學的講師鄒崇銘,最近跳出校園,進行一項實驗:他要在土地短缺的市區里,跟不同伙伴合租及營運一個空間,既有共同目標,同時又各自發展生意與計劃。于是他創辦了壹樓,嘗試在香港搞一個非一般的聯合辦公空間(co-working space),開放給有志實踐良心消費、環保、教育、社區及共享經濟的人使用。
誰都可以參與這場實驗。這個約140平方米的空間里,無論是顧客、課程參加者又或隨意到來的訪客,人人都可以免費進來,也沒有什么最低消費與“不準XX”的牌子,因為這里是共享空間。
壹樓共同社創辦人鄒崇銘(左)、家家學堂的Carmen(中)及家家廚房的 Winky(右)一起參與這場共租共享空間的實驗。壹樓共同社的一天
在壹樓正門旁的墻上,掛上5個設計風格各異的小招牌,它們都是壹樓的共同伙伴。
合作伙伴1)家家士多:售賣本地生產、公平貿易,以及韓國合作社iCOOP的食物和用品。
2)長頸鹿繪本館:讓父母和孩子一起讀書的聚點,推動閱讀童書和繪本的風氣。
家長與孩子共同在壹樓閱讀繪本。3)家家學堂:分享生活經驗和智慧的平臺,以“人人都可以是老師”的宗旨開課
4)SHY Dance Café:供應從家家士多買入的食材所煮的食物,也有西餐供應。
5)家家廚房:推動共享廚房,讓家廚能施展廚藝或開班授徒。
在壹樓舉辦的廚藝工作坊。這5個不同的組織是如何共享空間的呢?
這要從壹樓的運作說起。餐廳由每日早上7時營業至下午5時,有早餐、iCOOP出品的韓式拉面、西式糕點和咖啡奶茶,還有出名的蛋牛治和蛋包飯。甚至有酒店住客,拿著早餐券來吃東西。
至11時,餐廳旁的店鋪開始營業了。只見年青店員把一塊類似舊時店鋪鐵閘的布幕拉開,亮出一個個貨架,當中陳列了韓國出產的即食面、干果、零食和糧油等,還有本地生產和公平貿易的產品。12時許,一名外藉女傭跟穿著幼兒園校服的男孩手牽手,到餐廳對面的書架上找了一本繪本,安坐在木地臺上看起書來。傍晚,繪本館的孩子、餐廳顧客陸續離開,兩邊霎時合體,化身成課室 —— 家家學堂的學員,都坐到木地臺和餐廳中聽課。
這里還有一個“快閃”私房菜宴客廳。要是哪天晚上沒有人使用餐廳,家家廚房就會租用餐廳的廚房和桌椅做晚宴。晚宴過后,大家飲飽食醉;直到翌日早上七時,餐廳開門營業,壹樓新的一天又開始了!
合租是香港出路
如此有趣的空間,于2016年9月正式運作,都是鄒崇銘由零開始建立起來。“今年3月,才得知業主在酒店一樓有個空置地方想要出租,于是大膽租來試試!”鄒崇銘一直研究共享經濟的社會發展模式,已編著過許多有關書籍;這次終有機會把過去的論述付諸實踐,于是大膽地先租下空間,再找伙伴。他認為合租才是共享經濟。
他先聯系了原本有意租用這個空間的長頸鹿繪本館,又向曾到韓國訪問的合作社iCOOP取貨并成為海外合作伙伴,創辦家家士多,之后陸續找來家家學堂、家家廚房及SHY Dance Café加入?!白铍y的是找餐廳,我本身沒有餐廳的人脈,但就是覺得一定要有餐廳。”他相信,在香港只要是有飲有食的地方,就容易吸引人流,也易于聚集人群。
家家士多的產品,都來自本地生產或韓國合作社iCOOP的食物和用品為何幾個伙伴的背景各異,但一獲鄒崇銘的邀請,就一拍即合?
因為在香港做生意的最大困難,總離不開租房的問題,一旦有人牽頭,問題就解決了。家家學堂的負責人Carmen說一直想辦民間學堂,可是苦無空間:“香港寸金寸土,想自己開鋪都很難。在這里大家能一起使用空間,但又各自有自主的方向,我覺得是互惠互利,就立即加入了。”
由開始運作至今,壹樓每月收支尚算平衡,鄒崇銘覺得香港人最擔心的租金問題竟不算很吃力,他很開心地說:“因為大家分租了嘛!我們五個伙伴,其中四個按自己使用的時間或水電氣使用量分擔,而家家廚房則是逐次租用,所以每次使用后付款就可以了。同時我們還會出租場地,增加收入。”
共享,還需要理念
壹樓所要提倡的共享,不只是租金和地方,還包括理念,就是一起推動社會經濟和合作運動。簡單來說,就是社區內人人能發揮所長,沒有一人一物是多余的,只要一起動腦筋,社區資源就能被好好利用。
家家廚房就是基于這樣的一個理念。它是流動廚房,不定期舉辦晚宴,邀請家庭主婦,又或有烹飪才華但沒機會到餐廳掌廚的人出任廚師。負責人Winky說:“餐廳有一個小廚房,設施齊全而且有飲食牌照。晚上餐廳休息時盡量不要浪費。于是我們做點配對,找一些家廚來用本地健康食材造菜。”他們至今已辦過4晚家廚私房宴,每次都有不同的主題和菜單。
這也是一場實驗:“有初做家廚的主婦,覺得廚房很小,設備不夠,賺錢也不多;但又有些家廚覺得這里的設備很齊全,在這廚房煮飯很有滿足感。我們都沒所謂,開放這里,最大目的是希望好好利用閑置資源,讓家廚了解和學習營運一場晚宴的流程,對他們、我們甚至顧客來說,每次都是新的嘗試,都有收獲。未來我們希望可以每晚都有不同的家廚下廚,那么大家就不需預約,隨時上來吃飯。”
相對家家廚房,家家學堂使用壹樓的機會就更頻繁,11、12月幾乎每星期都有3、4堂課。負責人Carmen可不是一個人教這么多課,她像鄒祟銘一樣,連結了11個合作單位一起辦學:“這些單位包括綠惜地球、小刺猬、簡樸生活等。我請他們來辦不同的課程,例如親子拓染、制作手工香、學習非暴力溝通等,都是用好玩的方式,推廣環保、正念、社區共享等?!?/p>
不過,學員來上課前,就已經有了一趟“共享”經歷。“有些同學來到才知,這里原來不是社區中心或學校,原來有東西賣、有書讀,更可以吃東西。他們驚訝于小小的空間可以如此使用,于是也樂意每次上課前早點來,在這里消磨時間,甚至整個周末下午都到這里來休息。而這正是壹樓的經營理念,不會各家自掃門前雪,而是一起開放空間,讓所有人享用?!?/p>
Winky也樂于看到不同的人來到:“大部分人起初來都只為一個目的,但來了就能探索到不同的東西。”
而這里的氣場,也真的能讓人很快熟絡起來:“我發現很多時候,人們上來隨便找張椅子坐下談項目時,便會自然地跟旁邊的陌生人攀談起來??赡芤驗檫@里聚集了一些同樣希望推動共享和自主經濟的同路人吧!”
壹樓更有一個似類股東入股的注資制度。每位想成為社員的人,只要“注資”1萬港元,就能在壹樓得到面值1.2萬元的消費金額,可以在壹樓購物或支持新計劃。鄒崇銘說,現在已有20多位資助社員,共同決策壹樓的發展。另外也可選擇成為支持者,只要付100港元作一年會費,便可享購物折扣。
非常熟悉共享經濟的鄒崇銘,解釋這是一種不同的持續集資方式:“我們類似眾籌,向公眾籌集資金。今天很多眾籌多是單次性質,做完一個計劃或項目就完了,但我們是延續性的。所以這個是漸進式集資。”他希望用集資得來的錢開分社,但一切還有待社員決定,選擇如何把自己的資金投放在什么項目。
而共享經濟,也當然不能離開社區。壹樓不甘于在自己的群體圍爐取暖,而是積極連結社區內的組織。Carmen說,家家學堂會把一些課程學額送給附近的社會服務中心,讓低收入家庭免費上課,“我們還有一個探討光污染的課程,要知道旺角太子這一帶光污染好嚴重,街坊都要了解才好?!编u崇銘的目標則是:“讓餐廳成為街坊常來吃飯的地方,未來也要逐步聯系附近的社區團體,要是能辦剩食宴也不錯??!”
這是一場實驗,不會一步到位
壹樓的活動和計劃接踵而來,伙伴之間當然要花不少時間來溝通和協調。平時教書的鄒崇銘,就要化身行政總管。他的電腦里放著壹樓每日的時間表,也有個別伙伴租用空間的時間表,“一起租用單位就是復雜些,要弄很多個時間表,否則容易出亂子。如果有人代我處理這些行政事務就好啦!”
壹樓成員在開會人員有限,壹樓是靠幾個發起人和一些義工維持日常運作,鄒崇銘、Carmen和Winky當然長駐其中。他們經常一同開會,又要接待媒體,也要跟來上課的人一起搬家具,反正每事都要親力親為。
從前習慣紙上談兵的鄒崇銘也承認,走入實戰現場,要考慮和顧及的東西很多?!白呃韧ǖ酪卸鄬??怎樣放置家私物品?如果有很多人來齋坐、看書沒問題,但要是人流漸漸多了,那空間應先給誰使用呢?”這些實務和細微的運作問題,除了靠摸石頭過河,幸好也有先行者的經驗幫忙。“我們的合作伙伴之一‘公平點’,有些商業運作經驗給我們參考,例如一個月的租金、收入、開支大概是怎樣,那我們便能有個預算?!?/p>
Carmen說:“我不敢說大家都能很好的協調,因為還在摸索中呢!”鄒崇銘微笑著說:“我們是一起做,一起嘗試,結果無論好壞,大家一起面對?!盬inky也直言:“身在香港的我們,要重新學習如何珍惜資源。壹樓是一場推動合作和開放的實踐,讓社會善用空間和人的資源,譬如婦女潛在的生產力?!?
的確,身處今天的香港,已經不能不舍棄舊有觀念,“用合作來解決社會問題是新趨勢,我們都只是做一個實驗,希望能帶起示范作用。因為香港的確有這種社區自救的需要。”鄒崇銘及其伙伴們,正在展示“自己社區自己救”不單是act small,也可以think big。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網站一小步:https://littlepost.hk/。實習生羅嘉彧對此文整理做出了貢獻。)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