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城市如何更宜行走,看上海、倫敦、奧胡斯的新實踐
街道不只是城市的交通走廊,也是人的交往活動空間。在全球慢行交通復興之際,大都市的步行及騎行空間如何設計?慢行交通如何為城市增添活力?
9月13日,國際防癆和肺部疾病聯合會、世界資源研究所與上海市交通工程學會,共同召開了“街道步行騎行公共空間設計優化論壇”,會上分享了上海楊浦區、倫敦、丹麥三地的慢行交通城市規劃實踐。
楊浦:以人為本、問題導向優化空間
“上海的新特征是成為宜行走的城市”,楊浦區建設和管理委員會陳畢新博士稱,隨著人們生活出行的比例增高至52%,以日常休閑健身為主題的出行不斷增多,但在方便快捷之外,共享單車引發的一系列問題,卻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城市仍未準備好進入“慢行復興”階段,居民對慢行服務品質改善的需求也日益強烈。
擁有五角場商圈、學校、濱江休閑區、軌道交通站點等眾多慢行交通密集區的楊浦,希望通過“以人為本”的規劃,來引領慢行交通環境的形成。
楊浦交通委聯手同濟大學,對轄區內1084個路段開展了慢行交通設施調查,對“行”與“停”兩大難題進行了四個方面的優化設計。
一是重點慢行區改造。改造的區域有人們熟悉的新江灣城、五角場、楊浦濱江三個地帶。
其中新江灣城擁有優越的自然環境,但目前慢行系統與市政道路及周邊綠地(如新江灣城公園、安徒生童話樂園等)的聯系不夠緊密,未來將完善“慢行復合環”,打造楊浦區“綠色健身”慢行區。
新江灣城慢行復合環示意圖。(圖片來源:陳畢新)五角場有人們非常熟悉的環島路,但這一地區的道路都沒有充分考慮非機動車的出行。因此在改進的規劃中,計劃增加可環島繞行的慢行道路設施,在核心區內,形成國定路—國定東路—國和路—政通路組成的非機動車“保護殼”,避免非機動車穿越核心環島。在流線引導上,增加彩色瀝青路面,并在“保護殼”接入點設置慢行區指示牌,提前告知騎行流線,從而實現島內到島外的安全慢行穿越,并與商務區分流。
五角場慢行系統示意圖,其中紅色為非機動車道“保護殼”,數字點即計劃設立指示牌處。(圖片來源:陳畢新)楊浦濱江地帶同樣是重點打造的慢行出行空間,濱江步道已經較為完善,但從濱江外到濱江的銜接道路,如楊樹浦路、長陽路、平涼路和濱江的縱向聯系路段,還需要重新規劃慢行路線。此外,在濱江慢行區,還將規劃親水帶彩色路面、有藝術感的停放設施,增加語音提示柱、反光標識,實現路徑引導優化,提升人們的慢行體驗。
楊浦濱江休閑區規劃示意圖。(圖片來源:陳畢新)二是非機動車的通行優化。解禁部分不允許非機動車行駛的路段(如軍工路),通過人非共板的設計,以不同鋪面材料或行道樹形式分隔人非通行空間,在4米的人行道空間中,留出寬度約2米的非機動車道。
三是非機動車的停車設施優化。據上報的數量,楊浦區擁有自行車7萬輛,現場調查時發現自行車超過了10萬輛,而自行車的停車車位數只有7.5萬個,為了平衡供給,管理部門通過劃分片區,在軌道交通站點及其周邊進行車位擴容:組織清理舊車,在換乘量大的軌道交通站和公交站周邊增加停車站點,規劃增加近5萬個停車位,這是在解決了“行”的挑戰后,解決“停”的難題。
四是步行系統的設施優化。人們在關注城市自行車改造實踐時,往往沿用“以車為本”而非“以人為本”的思路,因此在城市慢行交通實踐中,行人的合理權益與出行體驗也應得到充分考慮。規劃在行人與非機動車共行的道路增加欄桿,以提升行人安全感。此外,四平路和黃興路增設了斑馬線,優化了行人二次過街設施與標線,加強監控懲罰,確保行人的安全。
“分區優化、設施完善、品質提升、組織優化、平衡供給、嚴格執法,”這是陳畢新總結的楊浦區慢行交通實踐的核心。
倫敦:“健康街道”應對城市挑戰
同樣是世界大都市的倫敦,是否面臨著相似的城市交通挑戰?倫敦地面交通戰略規劃部主任本·普羅登展示了一組數據。
倫敦市人口擴張速度很快,至2030年前,人口將從目前的860萬突破1000萬大關。由此帶來的第一個城市挑戰是擁堵,市中心擁堵程度預計將在未來15年增加60%;第二個挑戰是空氣質量,2017年初英國環境監測機構即發出警告,倫敦的空氣污染破五年新高,空氣中的二氧化氮已多次超出歐盟的環保標準,將有可能傷害青少年的呼吸系統甚至影響幼兒發育,成年后也可能遺留呼吸道癥狀,據倫敦國王學院的研究發現,由于長期接觸污染,倫敦每年有9500人因此而死亡;第三個挑戰是市民缺乏鍛煉,40%的成人與70%的兒童都沒有達到英國衛生部門提出的每周適度運動2.5小時的最低標準。
城市擁堵區域增長圖。(圖片來源:本·普羅登)與嚴峻的城市挑戰相對的,是擁有大量好處的慢行交通正逐漸引起人們重視。2015年,倫敦的騎行已達到每天67萬次,自2000年以來增長了133%。
曾親歷過20世紀倫敦重大空氣污染事件的倫敦市長,推動了三份《市長交通戰略》。最新的一份提出“健康城市,健康街道”的宗旨,并計劃在2041年,讓可持續交通出行模式由2015年的63%提升至80%,這也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個將“健康街道”方法作為核心的交通戰略。
那么,倫敦是如何實現“健康街道”的呢?
首先,確保交通決策優先考慮人類健康和生活質量,創建步行、騎行和公共交通所需的城市街道網絡,減少汽車依賴及其帶來的健康問題;其次,提供良好的公共交通乘坐體驗,吸引更多人來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最后,圍繞慢行街道規劃城市,釋放新的居住和就業場所,讓人人受益于健康街道。
倫敦自行車路網分布圖。(來源:本·普羅登)倫敦將形成一個有層次、快慢結合的城市自行車網絡:在城市中心有密集的自行車路網,緩解市中心的汽車擁堵狀況;連接市中心和郊區的放射狀道路,是自行車超級高速公路(Superhighways),方便人們快速通勤;分散在城市四周的,則是自行車安靜路線,可減少住所外的噪聲,也提升了本地區域慢行的安全度,優美的風景還能吸引更多人來居住或旅行;在城市周邊,設立荷蘭式自行車友好社區,創造更有吸引力、更便捷和更人性化的街道,讓每個居民都可以享受休閑和安全鍛煉身體的體驗。
自行車高速公路。(圖片來源:CS6 (N/S) – Blackfriars Bridge)此外,為了推廣騎行,倫敦也在城市中進行了許多實踐。
“鼓勵綠色通勤”,為1000家企業提供自行車停車處、培訓和護具;營造“大事件”,如設立周末節日“Ride London”,為業余、俱樂部和精英騎行者提供一系列的活動,并為所有年齡段提供騎行技能的免費培訓,目前已經有4萬名兒童接受了培訓;開展“Santander Cycles”自助式自行車共享計劃,這一專為短途旅行設計的計劃涵蓋了超過100平方公里的倫敦區域,該計劃擁有12000多輛自行車,約780個停靠站和約21000個停靠點,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自行車租用網絡之一。
而自行車,僅是健康低碳城市交通網絡中的一部分,更新電動巴士隊、提供超低排放車激勵、擴大超低排放區面積等實踐,都在未來倫敦交通局計劃打造的零碳排放體系內,倫敦交通局、政府和職能部門車隊也將以身作則,全面采用超低排放車輛,至2050年逐漸實現全網的零碳排放。
奧胡斯市:人性、安全、多元的城市騎行體驗
丹麥是眾所周知的自行車王國,最早的自行車出行傳統可以追溯到1894年。然而在工業時代的浪潮下,大量增加的小汽車也讓丹麥自行車擁有指數逐年下降,在2010年達到低谷后,政府決定重建丹麥騎行,而第二大城市奧胡斯市,也在這時開始逐步建立起675公里長的自行車道,完善城市慢行系統。
奧胡斯市自行車道分布圖。(圖片來源:巴勃羅·塞利斯)奧胡斯市自行車道路等級依據需要各有不同,在設計上也非常人性化。例如,該市流行一種前置大車筐載重籃的自行車,用于裝載物品、搭乘兒童等,為了方便這種車的出行,部分道路設計要求最窄處要達到3.5m的寬度,至少可容納兩輛車并排行駛。此外,配備完善的騎行設施,如路邊打氣處、夜行照明燈、專門的過街藍色標記等。而為了吸引更多游客選擇自行車出行,還專門設計了環城“騎行游覽線路”,貫穿市內主要景點。
最窄處3.5m的道路設計。(圖片來源:巴勃羅·塞利斯)而在騎行安全方面,奧胡斯市的考慮非常細致。設計者注意到,以往的城市交通規劃往往會忽略行人、自行車與公交車這三種方式的沖突,奧胡斯市在交匯處提前將自行車道與公交車道分開,讓行人在安全島上行走,減少了碰撞。
除了“分隔”還有“融合”,奧胡斯市還改造了地面輕軌,可以讓自行車直接上車,實現長短途出行需求的無縫對接。此外,大車轉彎時,自行車常常會處于司機的盲區,設計者將自行車等待區統一設在普通車道的5m前,有效減少了這一類型交通事故的發生。
自行車可以直接上輕軌。(圖片來源:巴勃羅·塞利斯)奧胡斯的自行車騎行系統還非常多元化,為各種距離的出行選擇,配套不同的設施。除了市區內密集的自行車道,奧胡斯市也同樣擁有自行車高速路近2000公里,花費了近4億元建造完成。為了保持人們騎行的流暢性又不打斷原有道路的設置,還在城市的一些地方架起跨河橋梁,并用彩色瀝青作標記,形成了獨特的城市景觀。
對于“自行車或電動車在高速道路上行駛速度過快,是否形成安全威脅”的問題,案例分享者丹麥國家自行車委員會主席巴勃羅·塞利斯稱,奧胡斯規定所有非機動車的速度不能超過25km/h,否則必須要走機動車道。
如果距離超過20公里,民眾可以選擇電動自行車出行,奧胡斯市也有“自行車圖書館”(Bicycle Library),為人們提供可代替小汽車的多類型自行車租借選擇,輕型通勤自行車、帶載重籃自行車、電動自行車,可折疊自行車和自行車拖車等等,使不同需求的騎行者更容易找到自己適合的出行方式,無形中擴大了自行車使用人群的覆蓋面。
不少來自城市外100公里以上的旅客選擇騎行游覽城市,這時隨意停車往往不夠安全,甚至造成新的城市交通擁堵,政府在指定地點放置了可供租賃的自行車集裝箱,解決了臨時過夜停放的問題。奧胡斯市面對與日俱增的自行車停放量也有“新招”,引進了日本的自行車“立體存放”系統,實現地下多層存儲,極大節省了空間。
立體停車庫的入口與示意圖。(圖片來源:巴勃羅·塞利斯)慢行交通復興的時代已經到來,無論是中國上海、英國倫敦、丹麥奧胡斯,還是世界上眾多正待改變的大都市,都要面對日益嚴峻的交通挑戰。從三地的慢行交通城市實踐中,我們皆可看到“以人為本”“健康”“安全”等核心概念成為各地區交通規劃的共識。
上海市交通工程學會秘書長虞同文指出,不同街道應有不同速度,面向不同的規劃對象,需要細致和多元的規劃。“上海道路安全計劃”總協調員王曉靜亦指出,應把慢行交通系統融入城市交通系統中進行統籌思考,而非單線推進。而這三個城市的實踐案例,無疑能為建設“宜出行城市”提供有價值的樣本。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