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和賈布看展|卡塞爾到明斯特:從作品如塵埃,到塵埃如作品
藝術展覽越來越多,怎么選擇?怎么看?怎么評?
“澎湃新聞·藝術評論”(www.6773257.com)在原來每周“評展·資訊”的基礎上,推出系列評展專欄,力求以獨立態度多角度深層次看展評展。其中策展人與特展研究者賈布的“和賈布看展”專欄,本期帶觀眾探訪這個夏天歐洲藝術之旅的經典路線——卡塞爾和明斯特。
卡塞爾文獻展(左)的明斯特雕塑項目(右)的標志卡塞爾、威尼斯和明斯特是這個夏天里歐洲藝術之旅的經典路線,其中,卡塞爾與明斯特之間只有兩個多小時的火車,更是旅行路線上的前后腳。
距離如此之近,反差如此之大,對比如此強烈。可不是什么高下立判,而只是一種失望,和另一種失望。
卡塞爾:塵埃里不斷散出苦逼兮兮的味道
5年一次的卡塞爾文獻展9月17日在卡塞爾閉幕,我非常努力地趕上了展覽最后兩天的尾聲。
雖然是尾聲,但每一個展區都仍然井然有序地運轉,哪怕是最小的展區,門口檢票的、存包的,都在井然工作。為數不多的行為藝術也仍然在認真表演,斷然沒有那種展覽快要閉幕時大家都急著撤攤兒回家的感覺。
我到卡塞爾的時候,禁書搭建起來那座帕特農神廟正在拆除——這個不能簡單地理解為撤攤兒,而是作品的組成部分:這些從全世界征集來的禁書從“神廟”金屬框架上拆下來之后會分發給現場的觀眾,每人可以領3本,神廟周圍排起了長長的領書隊伍。
《書之帕特農神廟》《書之帕特農神廟》看到這一幕時,我還是挺感動的。這個作品概念上易懂、視覺上好看、結構上完整。從概念上來說,禁書和神廟,意象非常清晰,即使是沒有什么知識儲備的觀眾,也能快速自行進入作品解讀通道。從視覺上說,禁書帕特農和真正的帕特農神廟農等大,體量感非常震憾。禁書用透明的塑料薄膜包裹在金屬構框架上,花花綠綠的書籍封面形成了點彩的視覺效果。塑料薄膜本身又有點反光,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從結構上說,十萬本禁書是從世界各地征集而來,展覽結束時分發給來自世界地各地的觀眾,思想的禁錮與傳播,這些都無須借助額外的語言,秒懂。
之所以要大說特說這個禁書帕特農神廟,是因為除此之外,我實在再也找不到啥可以說的了!
整個卡塞爾上,除了禁書帕特農,以及大廣場上伊拉克裔藝術家用20根大陶管復制出來的“流亡生活”,然后,然后我唯一記得的事情就是:我在走路。我走路時左手拿著那份翻過一頁還有一頁翻過一頁還有一頁的展區地圖,右手拿著手機,有時導航、有時拍照。
《當我們正在呼氣的影像》《當我們正在呼氣的影像》走了整整兩天,我看了得有幾千件作品,它們如一團團塵埃,從我眼前掠過。塵埃里不斷散出當代藝術特有的那股凝神思考、悲天憫人、苦逼兮兮的味道。這屆卡塞爾文獻展的主題是非常明確地要討論難民、經濟危機,討論政治和全球化資本主義等問題。同時,這屆卡塞爾又可能是史上評價最差的一屆,被過度呈現的意識形態已經大大地沖擊了藝術本身。無論如何,對我這個普通觀眾而言,卡塞爾文獻展上龐大的作品數量讓我情緒焦燥,甚至連打卡式拍照時都不愿停下腳步,而只是放慢腳步。
當代藝術,本質上就是一場猜謎游戲。有的謎面優美,謎底簡單,比如帕特農神廟,很容易就猜中了,覺得自己倍兒聰明,倍兒開心。但大部分謎面粗糙,謎底又難,猜得觀眾開始懷疑智商,那就不高興猜了。而卡塞爾的問題是,他一口氣塞過來幾千個謎,我就只想找個地方喝一杯了。
卡塞爾文獻展現場卡塞爾文獻展現場卡塞爾文獻展現場卡塞爾文獻展現場卡塞爾文獻展現場卡塞爾文獻展現場明期特:我唯一感興趣的是:營銷怎么做的?
在今年之前,我完全不知道有“明斯特雕塑項目”這樣一個展覽。不知怎的,今年明斯特就突然和卡塞爾、威尼斯并駕齊驅舉案齊眉了,成為這個夏天里歐洲藝術之旅的經典路線。
10年一屆,是明斯特雕塑項目的時間周期,也是重要的賣點。而這個概念,我覺得在今天的中國特別生效,十年磨一劍,再加上對精益求精的德國品質的想像,巧妙地擊中了中國人當下最脆弱的那根神經。
人還沒有到明斯特,我就已經下載好了這次雕塑項目的APP,APP的主要功能是作品地圖導航和作品簡介,今年的36件作品,往期留下的不到40件作品,都在地圖上被清楚標示出來。最神的是,這個APP居然有中文版,更加神的是,這些中文我一句也看不懂。
明斯特雕塑項目APP界面到明斯特的當天傍晚,我決定先把酒店附近的作品看掉,好減輕第二天的看展壓力。根據APP,我找到了第一件作品,真的,我直接就驚呆了。
這個作品叫《尼采的巖石》,聽起來很深奧有木有!看起來很粗糙有木有?
《尼采的巖石》一分鐘之后,我又找到了第二件作品,叫《仰視明斯特歷史》。
《仰視明斯特歷史》然后第三件。
明斯特雕塑展現場我鬼使神差地還在繼續找作品。途中遇到兩個同樣在找作品的西班牙小哥——在明斯特,你能遇到大量手里拿著雕塑展地圖的人在找作品。我們找到第四件作品時,我發現這個地方我已經路過兩次了,視而不見,是因為我根本沒意識到這是個作品。
明斯特雕塑展現場“What’s that!” 我脫口而出,強氣流、全重音。我不遠萬里而來,難道就是為了看這幾張貼在木板上的打印海報,掃這個啥也掃不出來的二維碼嗎?
西班牙小哥都沒有聽出來我這句話背后的全句是:What’s that bloody stupid thing! 他很認真地想了一會兒,說:It’s called contemporary art.
唉,全世界的文青都是如此善良、單純、執著。
兩位西班牙小哥是以掃雷的精神在看展是對“和賈布看展”的強烈責任感支撐著我,是為了在這篇展評里更暢快地吐槽激勵著我,才讓我如行尸走肉一般在從作品到作品路上繼續奔波。我租了一輛自行車,對自己說:自己要打的卡,含著淚也要打完!
位于作品地圖最北端和最南端的兩件作品被多人標識為不可不看,分別是 “After ALife Ahead”,中文譯為《經歷風雨才能見彩虹》,另一件是“On water”。
After ALife Ahead 是將一個廢棄的溜冰場挖成一片七零八落的濫泥地,觀眾們需要在場外排隊,才能進入觀看這片廢墟。我對明斯特雕塑項目的大部分認知是來自于姜俊在“鳳凰藝術”里發表的系列文章,(我還特別喜歡這些文章里那股欲言又止、酸不溜溜的味道,單是《明斯特觀光指南》這個標題,其實就已經很有態度了,你體會一下。)姜俊說這個項目花了70-80萬歐元,他還講述了這個作品背后一整套極復雜的邏輯和算法,我的智力看不懂。
After ALife Ahead姜俊反復說到明斯特雕塑項目的主旨是“民主的啟蒙教育”,是為公眾服務的藝術。但顯然,這片廢墟更像是藝術家自娛自樂的游樂場。我看到明斯特這些作品里,唯一能體能現出為公眾服務的精神的,大概也就只有這件“鐵掌水上漂”般的“On water” 了。
On Water有在明斯特當地工作生活的藝術家朋友本來說要幫我約雕塑展的策展人采訪,后來因為種種原因沒有約到。多虧沒有約上,否則,我唯一感興趣的問題就是:你們營銷怎么做的?
展覽是為藝術家服務的
卡塞爾和明斯特,對我這個觀眾而言,都是非常糟糕的看展體驗:前者作品如塵埃,后者塵埃如作品。
相對來說,卡塞爾的糟糕級別更高。這種“拼盤式作品,裝飾性主題”的展覽幾乎是今天當代藝術界最主流的策展方式,卡塞爾更是以不可思議的高密度對游客進行狂轟濫炸。每件作品平均只能分配到幾秒鐘的時間,如果沿用前面猜游戲的說法,這幾秒鐘連謎面是啥都還沒看清,更別提去理解作品了。
而明斯特,如果算上在為找到作品而來回奔波的時間成本,每件作品至少能攤到10分鐘,這簡直是奢侈得不像話!但是,我給了你如此奢侈的時間,你又何以回報?在明斯特看展的時候,我腦子一直在很鬼畜地閃回一個概念:常州雕塑雙年展。奇怪的是,盡管一肚子怨氣,但我還是會努力地去找更多的作品,在不管多無聊的作品前都會會刻意多停留一會,以此來降低看展的單位成本。
正在不知如何收尾時,我突然想到出版社的編輯對我說的一句話:你以為出版社是為讀者服務嗎?不!出版社是為作者服務的。
把這句話引申過來,卡塞爾、明斯特,你以為展覽是為觀眾服務嗎?不!展覽是為藝術家服務的。(END)
【鏈接:和賈布看展】
“和賈布看展”的國內部分,主要立足上海,每個月會挑選幾個認為有價值的展覽,邀請在相關內容領域的權威專家作為專業嘉賓一起評點判斷。國內部分,每個展覽還會通過微博和微信公開招募的1-2名看展愛好者。這個由特展專家、內容專家和普通觀眾組成的“看展團”,從各自不同的視角看展并進行交流。
“和賈布看展”的國際部分,是一年6次左右的國際看展旅行計劃,9月14日到10月5日,“和賈布看展”國際部分已開啟第二季的旅程,以法國、德國和意大利為主要目的地。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