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乐官网 (中国)有限公司官网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圓桌|在藝術與技術之間,身體如何感知世界?

澎湃新聞記者 錢雪兒 整理
2022-05-13 11:43
來源:澎湃新聞
? 藝術評論 >
字號

在本雅明論斷的“機械復制時代”的百年以后,藝術如何思考技術歷史的總體經驗,并提出符合今天時代的觀念?位于長沙謝子龍影像藝術館的新展“身體·宇宙:共同生活的藝術”試圖對此展開一次探討。展覽開幕之際,藝術家圍繞“藝術、感知、技術”展開了一場線上對話。他們從各自的創作出發,分享了對于技術時代下藝術的看法。

近兩年來,由全球疫情而衍生出的對“共同生活”的探討和反思,正在互相交織,成為全球范圍內藝術界的普遍議題,例如2021年威尼斯建筑雙年展的主題是“我們如何共同生活”;2021年的第二屆廣州影像三年展最初的主題則名為“重思集體”。日前,“身體·宇宙:共同生活的藝術”在長沙謝子龍影像藝術館舉行。身體是自我、世界與藝術的交匯之處,展覽由董冰峰策展,呈現安捷·伊曼和哈倫·法羅基、徐冰、胡介鳴等14組國內外藝術家的作品,通過“身體與歷史”“身體與技術”“身體與宇宙”三個板塊,探索“共同生活的藝術”。董冰峰表示,“身體”就是“人”“體”“道”,“宇宙”則是“天”“用”“器”。本次展覽嘗試探討的,就是對這種內外關系、天人關系、道器關系、體用關系如何結合,如何“共生”的反思和實踐。

“身體·宇宙:共同生活的藝術”展覽現場

展覽開幕之際,圍繞“藝術、感知、技術”,策展人董冰峰與三位參展藝術家馮夢波、王魯炎、胡介鳴展開了線上對話。其中,王魯炎介紹了他所參與的觸覺藝術小組(和顧德新)的《觸覺藝術》,作品創作于1988年,至今仍有大量展出和探討。面對當時的非理性潮流,觸覺藝術小組試圖探索“脫離身體概念的觸覺”,把感官的世界轉變為理性的世界。此后建立的“新刻度小組”則進一步試圖對藝術史中“藝術家個性”的存在發起質疑。馮夢波是中國最早關注且運用數字技術的藝術家之一,他完成于10年前《私人博物館》系列聚焦當時已經衰敗的上海自然歷史博物館,通過有秩序的拍攝,他在自身與博物館的記憶之間建立了聯系。胡介鳴的《空間探測》則是一場在地性的探索,作品在利用技術的同時強調“身體性”,最終呈現出的作品也暗含了藝術家身體的痕跡。

王魯炎:把感官的世界轉變為理性的世界

我想從《觸覺藝術》的起源誕生、創作過程和創作理念來介紹這個作品。這個創作項目最早是1988年發起的。有一天藝術家顧德新找到我,提出一個想法,說想跟我一起合作。他最初的想法是,在空間里設置各種觸覺的對象,比如麻的、硌手的等,他想讓觀眾在黑暗中以關閉視聽的方式觸摸,從而關注和探討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最初他的想法,是要求無論什么人進入到這個空間里來,都必須先握個手,他認為這是展覽最主要的部分,創作的意義也全部體現在這一點。那么對于人類文明的發展,他是報以非常懷疑的態度。正是因為發展導致的隔閡,包括人們的價值觀念的矛盾與沖突,所以他認為應該拋棄人與人之間的界限,關閉視聽來彼此握個手,通過體溫,和人與人之間的接觸來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真正的交流狀態。

《觸覺藝術》

我覺得他這個想法非常特別也很有意義。但還是局限在身體感官的想法。觸覺還是身體感官,并沒有擺脫身體的物理屬性和本質,觸覺還是觸覺本身。于是我建議我們一起合作的話,是否可以做一個徹底顛覆觸覺概念的物品,徹底脫離身體概念。它不是既有經驗的“觸覺”,而是觀念的觸覺,應當建立一個非感官的理念性的觸覺感官領域。通過討論,我們決定搞非身體感官的觀念性的“觸覺藝術”。

《觸覺藝術》

第二個是顯現方式的問題。既然要擺脫身體感官,該用什么方式來顯現,需要一個方法論的價值和意義。我們最終決定,在繪圖紙上用示意圖的形式來表達觸覺內容,翻拍后再曝光,印在紙上。底色是黑色,代表著關閉視聽的概念,白色的部分是顯現。我們以工具繪制完成后,為什么還翻拍、曝光再印到紙上?因為我們決定做非身體的、同時又在顯現的概念方法上也要是脫離身體的創作。如果是手繪來作為結束,我們認為這個作品做得并不徹底,作品的顯現還是手工的,它的完成的與身體有關,所以用相機曝光等處理方式是機械的,不是身體的。這也是我覺得這組作品為什么被選入這次展覽的原因。

那么我們設置的符號與文字,這些表現觸覺的意象,是與人們的生活相關的、熟悉的,紙上的是對生活的追憶和聯想,它屬于思想,不屬于身體,而是頭腦中的“觸覺”。實際上我們的觸覺,已經把物質對象作為精神對象了,屬于非感官的思維活動,這就是《觸覺藝術》。當時我們還起草了《宣言》。我那時候30歲出頭,顧德新25、6歲,都處在動不動就寫《宣言》的年齡,現在覺得挺有意思的。

觸覺其實都是被目的所獨有,是被目的所利用。我們去拿東西產生的觸覺,是被“目的”所左右的,觸覺是“目的”的產物。比如你拿起一瓶水,是為了喝或者其他的目的,人們很難說為了觸覺去觸覺。我們意識到,首先需要勇氣讓觸覺脫離物體,從實用領域脫離出來,讓它純粹是它本身,才能有開拓性的意義。這是我們當時的創作思路。

新刻度小組(左起: 顧德新、王魯炎、陳少平)

除了藝術本身的目的,我們還有其他方面的考慮。1988年是非理性潮流鼎盛的時期,我們看到了當代藝術的非理性的這種主流型態的集中爆發。我們和周圍的藝術家朋友,對這個主要的潮流,是有不同的看法,都在尋找與這個潮流不同的藝術道路,而《觸覺藝術》就是這樣一個選擇。非理性的無論如何都是產生于頭腦的,感官的較之非理性的意識更非理性,所以我們有了想把理性和非理性倒轉過來的想法,如果我們讓非理性的觸覺,向理性的思維倒轉的話,可能是個很好的藝術舉措。我們想把感官的世界轉變為理性的世界。觸覺藝術小組和在它之后發展的新刻度小組,可以說都是與當時的藝術潮流格格不入的存在。對于我們來說,《觸覺藝術》取消了作品的價值,它不是審美對象而是思維對象。我們后來又組成了新刻度小組,也是這種思路的延續。

馮夢波:不斷發展的“私人博物館”

2010年去上海滬申畫廊辦個展的時候,朋友說上海有個自從80年代以后、就沒怎么動過的自然歷史博物館,我覺得很有意思,從北京到達上海的當天,就去參觀了。剛進博物館大門我就很吃驚,那個地方就像小時候一樣,像坐時光機回到了20多年前。所以我就用手機拍了很多照片。

回來后,我翻來覆去看手機里拍的相片,覺得還想再拍一次。于是我專門為這個事情,買了5D2和三腳架去拍博物館。我一共去了4趟,每趟間隔半年,每次都有不一樣的目的和想法。第一次用手機拍的不算。第二次帶5D2相機,第三次主要拍黑白照片,第四次拍更復雜些的光柵立體照片。

馮夢波,《猿》,彩色攝影,100.5 × 67cm,2012,《私人博物館》系列,圖片由藝術家&仁廬提供

這個自然博物館很老派,我納悶它怎么沒有一本展品圖錄呢?所以我就想給它做個圖錄,不用什么美感,就是跟以前一樣,把照片的構圖做工整,本身做好記錄就可以了,這是第二次去拍。第三次去拍黑白照片,是因為這個自然博物館不像其他博物館,里面是專業打光,自然博物館都是采用的自然光,每天光會一直變來變去的,覺得像寫詩一樣,我就想拍這個光在博物館里的變化。第四次去,是拿了正式的《介紹信》。從此以后,就能去這個自然博物館的任何地方拍了。像倉庫啊,美工室啊,很多地方已經十多年沒打開過了,有的鑰匙也沒有了。那么有的房間,我們就跳窗戶進去或者扒窗戶上拍。

毛冠鹿,馮夢波,黑白照片,102×68×5cm,《私人博物館》系列,2012

辦公區的樓梯,馮夢波,黑白照片,《私人博物館》系列,102×68×5cm,2012

拍完黑白照片后,我還覺得缺點什么,可能就是技術的范圍,我想要有更意思的辦法把它記錄下來。因為聽說自然博物館馬上就要關了,得趕緊拍。最開始也想錄像,像游戲一樣在里邊走,可以看到整個博物館空間的感覺。另一個就是拍立體照片。我大概知道立體照片是怎么回事兒,一種是紅白眼鏡那種,一種古老的是光柵立體照片,我想拍光柵的,但我不會,技術有點復雜。我就去了河南還是山西的技術培訓班,買了個軟件。

這個軟件的業余版價格有300多塊,專業版的好幾萬,我們買了個300塊的軟件回來了,在家里做實驗,按照這套流程來做。發現300多塊買的這個業余版,跟專業版的效果是一樣的。于是我們搞軌道啊什么的設備,又去自然博物館拍了五六十張。所以最終這個系列作品既有彩色的,有黑白的,也有光柵的立體照片。后來做個展的時候,我們也做了一個很全面的畫冊,所以這個項目是一個比較完整的想法和計劃。

馮夢波 《私人照相簿》 1996  互動裝置  第十屆卡塞爾文獻展展覽現場圖

《私人博物館》系列,跟我以前的作品都有很密切的關系。比如1995—96年做的互動影像《私人照相簿》,這個也是一樣從我自己的眼睛看到的?!端饺瞬┪镳^》最終出來,不是個人的但帶著私人的視角。我喜歡系統規矩地做事,我想把自然博物館這個計劃也做規矩。那么題材和技術的關系方面,我想做的,但是知識和設備不夠,我就又去學習——比如這個項目最開始拿手機拍,然后拿相機,然后用光柵。

我想表達的這個博物館話題很沉重、很大。從一個角度沒法表達出來。那么黑白照片的部分是有詩意的感覺,但跟我想表達的整體的、客觀的博物館又有矛盾。而立體照片就像變魔術一樣,像個游戲。我覺得從幾個角度和手法去表現這個題材很有必要。

胡介鳴:用身體“探測”空間

我的很多創作,其實是針對特定的空間不是泛指的,是我到過的、經歷過的地方,由此作為一個源頭,來發展出后續的一系列藝術工作。我從個人經歷的空間里獲取一些素材,從素材出發觸發想象來進行重組,讓這些想法放馬前行地走,然后我像欣賞風景一樣欣賞這些形成的畫面。

《空間探測系列:風景14#》,胡介鳴

像《空間探測》這個系列作品里,有一個非常窄長的畫面作品。原本我沒有構思要做一個非常窄長的畫面,我在繞著走的時候在跟人家說話,一邊說話一邊拍,處于不穩定的狀態,所以素材也不穩定的。后來我發現這種不穩定性,要用長條來配對,原始作品文件是8米,本次展覽中因為空間展示限制縮短到了2米左右。“探測”的另一個意思,有一種悲壯的意思在,不是鬧著玩,有種正經做事的感覺,隨意中又帶著慎重的感覺,是對自我狀態的限定有種把控作用。

    責任編輯:顧維華
    校對:劉威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沙龙开户| 百家乐平注法是什么| 波克城市棋牌下载| 皇冠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怎样概率大| 体育博彩| 百家乐皇室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官网玩法最多的娱乐城| 百家乐缩水软件| 法拉利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牛牛现金棋牌| 百家乐网娱乐城| 百家乐官网路的看法| 新濠峰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百家乐官网休闲游戏| 虹乐棋牌是真的吗| 百家乐必学技巧| 百家乐官网永利娱乐| 靖西县| 水果机下载| 百家乐注册下注平台| 百家乐官网下对子的概率| 皇冠投注网址| 济州岛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线上百家乐官网是如何作弊| 百家乐官网闲庄概率| 中方县| 平博娱乐| bet365打不开| 名仕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娱乐城提款| 金冠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百家乐网站程序| 百盛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金沙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视频游戏中心| 24山的丑方位| 百家乐官网赌场代理合作| 百家乐官网筹码币方形| 呼伦贝尔市| 棋牌类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