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研究速遞:科研資助的漣漪效應
原創 郭瑞東 集智俱樂部
摘要
使用關于受雇于研究項目的人員的唯一且配對的新UMETRICS數據,以及生物領域論文產出的Authority(作者)數據,該研究指出,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的資助通過支持開展研究的團隊激勵了研究的展開。不論是參與的項目負責人(PI)還是其它研究者,還包括博士生和專職技術人員,其生產率都受到資助的顯著影響。科研資助對研究產出的最顯著影響體現在不包括項目負責人的其他人的論文發表,也就是一種漣漪效應。盡管資助者關注的是從資助項目中的研究產出,他們更應該被建議考慮如何使資助的漣漪效應擴散到更大范圍,包括受雇于該項目的博士生和技術人員。
研究領域:科學學,科研資助,漣漪效應
郭瑞東 | 作者
鄧一雪 | 編輯
論文題目:
The ripple effects of funding on researchers and output
論文鏈接: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adv.abb7348
大眾對科學進展的理解,往往是漫畫式的。政府投入了多少億資金,在某某天才科學家的帶領下,取得了哪些成果。然而當代科研是一種團隊行為,科研成果不僅體現在發表的論文,還有經過訓練成長起來的年輕科學家。如果只關注科研經費的直接產出,那么在分配經費時就可能導致浪費。而 Science Advances 的新研究,揭開了科研經費是如何花掉的這一黑箱。
通過將包含美國41%科研團隊人員情況的數據,和生物醫學領域1985-2020年的論文發表情況進行匹配,考察那些依靠NIH資助的研究項目。研究者試圖回答以下幾個問題:
1. 科研經費是怎么花的?
2. 科研經費帶來了何種產出?
3. 科研經費支持了哪些人的產出?
1. 科研經費大多用于雇員工資
通過研究負責人如何花經費的均值,發現初始資助中68%用在了人員工資上,而新增的10萬美元經費中,75%花在了人員工資上。在雇員中,最多的是專職技術人員以及教職人員。
圖1:研究負責人的經費花銷堆疊柱狀圖,分為雇員、購買設備和外包合同,之后對雇傭人員進行了細分。
2. 有經費的實驗室發表論文更多
通過將同等規模人員組成的實驗室根據是否拿到經費進行配對,可以發現在拿到經費之后,每10萬美元經費能帶來額外的論文發表(圖2a)。如果新增的論文發表并非是致謝NIH(即由NIH直接資助的項目),而是體現在該實驗室發表的總論文數上,就表明NIH提供經費的影響不僅體現在其直接資助的項目上,還體現在能夠提高被資助實驗室整體的生產率(圖2b)。圖2c對比了受資助后,額外發表的論文作者是否包含研究負責人,發現相當比例的新增論文作者中并沒有研究負責人,這進一步體現了科研經費的漣漪效應。
圖2:科研經費發布前后,科研團隊產出的額外論文數的折線圖
3. 博士生和專職技術人員受益更大
按照不同類型的研究者從額外的科研經費中獲益的程度來看,可以發現相比博士后和教職員工,博士生和專職技術人員在所在實驗室獲得額外資助后,發布的論文更多,尤其是在拿到資助后的第三年。這意味著科研經費的長期影響,體現在新的研究者(快要畢業的博士生)以及技術更嫻熟的專職技術人員上,如果只關注研究負責人的產出,這些漣漪效應就會被忽略。
圖3:不同類型的研究者,在額外資助前后多發表的論文折線圖
4. 解開科研資助黑盒的意義
雖然該研究是基于美國生物醫學類的研究,其結論不一定適用于國內(例如由于匯率差異,國內研究者花在購買設備的經費占比可能更多),也不一定能擴展到其它科目。但其展示的科研資助的間接影響或多或少會有所體現,這一問題值得進一步使用基于網絡科學的方法展開深入研究。
該研究的另一發現,是大型實驗室比小型實驗室更加專業化,體現在教職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占比更多,從而使得實驗室更加專業化,這有助于解釋為何大型實驗室能產生大量的研究,而不會降低研究的整體質量。在這些研究團隊中,隨著實驗室規模的變大,研究負責人變得更有經驗,會有更多的機會使團隊專業化。
考慮到新增經費更多花在雇傭人員上,購買儀器所占比例不大,研究者假定,實驗室擴大的方式,可能是經由知識溢出和網絡效應產生更高的生產力和漣漪效應。例如,新人可能會帶來新的想法,這可能以復雜的方式影響同事的生產力,盡管這一效應很難估量。考慮到當前資助者通常關注資助項目的直接研究成果,該研究指出,在評估資助成效時,更應該考慮資助的漣漪效應如何通過廣泛的科研人員中傳播開來。
論文 Abstract
Using unique, new, matched UMETRICS data on people employed on research projects and Author-ity data on biomedical publications, this paper shows that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funding stimulates research by supporting the teams that conduct it. While faculty—both principal investigators (PIs) and other faculty—and their productivity are heavily affected by funding, so are trainees and staff. The largest effects of funding on research output are ripple effects on publications that do not include PIs. While funders focus on research output from projects, they would be well advised to consider how funding ripples through the wide range of people, including trainees and staff, employed on projects.
復雜科學最新論文
集智斑圖頂刊論文速遞欄目上線以來,持續收錄來自Nature、Science等頂刊的最新論文,追蹤復雜系統、網絡科學、計算社會科學等領域的前沿進展。現在正式推出訂閱功能,每周通過微信服務號「集智斑圖」推送論文信息。
原標題:《Sci. Adv.速遞:科研資助的漣漪效應》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