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研究︱辛敬梁: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編者按】首屆上海市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研究“終身榮譽獎”揭曉,共有10位建國以來長期在公共政治課教育教學一線工作,在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和思想政治教育中作出重大貢獻的、在世的本市資深專家學者獲此殊榮。澎湃新聞擬發布“終身榮譽獎”獲獎學者系列稿件,本文為復旦大學哲學系教授辛敬梁篇。
辛敬梁(筆名辛敬良),復旦大學哲學系馬克思主義哲學教研室主任(原)辛敬梁是新中國第一代馬克思主義理論教研工作者。他出生于1927年1月,原籍浙江黃巖,從教四十五年。在近日公布的上海市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研究“終身榮譽獎”十人獲獎名單中,除去辛敬梁本人,另有四位獲獎學者曾是他的學生。辛敬梁說,后繼者青出于藍而勝于藍,這是最令他欣慰的事。
1951年從復旦大學法律系畢業后,辛敬梁留校任政治課助教,次年即被派往中國人民大學馬列主義研究班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他一同在中國人民大學馬列主義研究班進修的,就是新中國第一批政治理論課教研工作者。
1952年,人民大學在中共中央宣傳部與教育部的統籌下成立馬列主義研究班,由蘇聯專家主講,培訓全國高校的青年教師。時任人大校長吳玉章的辦學指導思想,就是將該校辦成學習和宣傳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陣地,并在培養具有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的教員、翻譯蘇聯教材等方面走在了全國高校的前列。此后,有2500多名馬列主義基礎、中國革命史、政治經濟學和哲學專業的政治理論課教員從這里走向各大高校,組成了建國后最早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教學隊伍。
兩年后,辛敬梁畢業返回母校,講授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課程。很快,復旦也于1955年辦起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班。從人大培訓歸來的辛敬梁擔任班主任,協助蘇聯專家組織教學活動,兼管學生的政治思想工作。1956年,復旦哲學系正式開辦,辛敬梁主講唯物主義課程,同時擔任黨支部書記。既講課,又管思想,他便常到學生宿舍與同學聊天,與他們建立了亦師亦友的情誼。
“那時學生對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熱情很高,”辛敬梁說,“一方面渴望學習蘇聯的先進經驗,一方面也希望結合中國的實際國情解決問題?!敝袊鸟R克思主義理論教學體系建立初期,使用的教材大都由蘇聯教材翻譯而來,沒有自己編寫的馬列主義教材,這種情況直到1980年代才得到改變。
1980年代以后,辛敬梁的教學研究也進入成果豐碩的時期。1982年,上海市委從各部門調來50多名科處級干部,要復旦大學哲學系辦專修班,辛敬梁擔任班主任,主講馬克思主義原理,這些干部回到單位后都在重要的崗位上發揮了作用。1983年《人民日報》用通欄標題以整版篇幅刊登了他的論文《歷史唯物主義和人道主義》,該文對厘清當時各種社會思潮和主流思想的確立有積極的影響。1985年,辛敬梁將歷年的教學講稿整理成26萬字的《歷史唯物主義教程》,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后被用作教材。1991年,他主編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導論》出版,力求忠實客觀地闡述馬克思本人的哲學觀點,在當時被評價為“具有開拓精神”的著作,獲得上海市教委評選的學術成果一等獎。1996年,專著《唯物史觀與現時代》出版,辛敬梁在書中對新的時代背景下針對唯物史觀的誤解和一些被忽略的問題進行評述,對傳統觀點作出新的闡釋。
1990年以后,辛敬梁開始獨立招收博士生,其中他的博士研究生王德峰教授在復旦的學生中廣受歡迎,被稱為“哲學王子”;張雄教授擔任上海財經大學人文學院院長,還有江濤擔任北京市委政策研究室常務副主任等等。辛敬梁說,他和學生就像朋友,彼此平等地討論問題。對于學生的成就,他一再強調“主要是他們自身的努力”,自己也要向他們學習,并期待他們做出更大的成績。
1984年3月于肇慶松濤賓館【訪談部分】
澎湃新聞:您畢業于法律系,是如何走上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教學這條道路的?
辛敬梁:我從復旦法律系畢業后,原本準備到中國人民大學攻讀法律研究生,后來學校黨委提出讓我留下,在校政治教育委員會擔任政治課助教。我的想法就是服從黨的需要,毫不猶豫地留了下來。原本我的專業不是政治,所以留校當政治課助教改變了我的人生軌跡,我這一生的教研生涯就從這里開始了。
建國初期的政治課,就是由領導作關于時事政策的大報告,助教組織全校的學生討論,把學生提出的問題匯總、匯報,經過研究討論后再向同學解釋。我們七、八個助教要組織全校幾千名學生的討論,每個人要聯系不少學生,討論問題,匯總問題,任務其實很繁重;但我覺得這樣的工作很新鮮,也很有干勁。
沒過多久,1952年,學校黨委就派我到中國人民大學馬列主義研究生班學習兩年。這個研究班大部分是各個高校選派去的青年教師,也有少數老干部。教學方面有蘇聯專家當講師,我就是在這個時候系統地學習了馬克思主義理論。
1955年復旦也開辦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班,培訓從各地高校來進修的青年教師,我擔任班主任,為主講的蘇聯專家做助手,兼管學生的政治思想工作。1956年復旦哲學系正式開辦,我主講唯物主義課程,同時擔任黨支部書記。此后也去過農村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和工農兵大學生一起野營拉練等等。
“文革”結束后,我就不再擔任本科生教學工作,轉到研究生培養上。起初我主要是協助復旦哲學系的胡曲園先生,做他的助手。當時我在和俞吾金、吳曉明等新一輩博士生的接觸中就感到,他們是很有才華的,很有見解,思想和一些傳統的觀點不一樣。后來獨立指導博士生,他們很出色,取得的成就主要是靠自身的努力,我很欣慰。
澎湃新聞:您主編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導論》(1991)在當時被認為是具有新意和開拓精神的,能介紹一下這本書的寫作背景嗎?
辛敬梁:我當時有一種思想,就是我們的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不能一直采用蘇聯的那一套,中國人應該有自己的模式。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后有這種思想。這本書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寫成的,是當時研究生比較喜歡的一本書。
辛敬良,《馬克思主義哲學導論》,復旦大學出版社,1991年我的科研成果大部分是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寫出來的,在那之前到農村的鍛煉,以及后來的學軍鍛煉,對于我真正理解理論,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本質的理解是很有好處的。
我和哲學系的師生一起到農村的人民公社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時,與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那是印象很深刻的一段經歷。在農村被子不夠,我們為了保暖用稻草來鋪床,墊得很高,我們當時自嘲說自己是“高薪階層”。我還曾經和一只牛住在一起,跟牛一起睡,總之農民做啥我們就做啥。我還養過一段時間豬,每天清掃豬圈、清理豬糞,等到母豬要生產的時候,徹夜不能睡,晚上要和飼養員一起幫助母豬生產。
“文革”后期來了工農兵大學生,我和他們一起野營拉練,從上海出發,經過江蘇、安徽、浙江再回到上海,整整37天,背著行軍背包,走了兩千多里路,刮風下雨都不停,路上借宿在農民家。不少同志吃不消,最后是救護車拉回去的。我比較好強,雖然已經非常疲憊,最后還是堅持到底。這段經歷讓我更深刻地體會到紅軍長征的艱難,因為他們不僅要走,還要面對敵人的追擊,這對我的教育是很深刻、難忘的。
澎湃新聞:您在工作中常常是教學和思想兩方面抓,能否談談思想政治方面的工作?
辛敬梁:一些具體的生活上的思想工作有班主任、政治輔導員來進行,我們主要是針對一些普遍化的、有社會影響力的思想,通過教學,或者組織學生討論、辯論來做工作。
例如在解放初期,針對“恐美”、“崇美”的思想,我們通過講課,包括弘揚朱自清“不吃美國救濟糧”的事跡,來進行思想教育工作,鼓勵學生奮發努力建設自己的國家。
又比如“學會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這種觀點,我們也曾進行課堂教育:重要的不僅是知識的積累,問題是為誰學習,學了以后做什么;數理化的知識也是前人研究成果累積下來的,應該學會回報社會。
還有所謂“馬克思不能指導x”的論調,認為馬克思主義不能指導科學技術工作。馬克思主義是一個指導思維,科學研究要有正確的思維來指導,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辨證思維是研究科學的一種方法、工具,很多科研材料要真正上升到系統的理論,必須要有這些理論思維的指導才能完成。
實用主義的思想也影響比較大。但是問題是,并不是有用的東西就是好的,要看對誰有用,對什么有用。賭博、詐騙能夠得到好處,那種有用是對的嗎?針對諸如此類的問題,平時盡量多關心學生,常到學生住宿地方跟他們聊天,了解他們的想法。
辛敬梁,攝于1997年4月澎湃新聞:您覺得青年學生有什么樣的特點,在理論教學中應該注意什么?
辛敬梁:我就是把他們當作朋友,有話可談,可以溝通,關系融洽了,問題就好辦了。
尤其是和研究生之間,往往是像朋友一樣平等討論問題,孔子也是這樣和學生交流的。平時也會和他們開玩笑,我記得那時候有一位女同學是湖北人,非常聰明,我們就開玩笑說“天上九頭鳥,地上湖北佬”。學生如果有困難,能幫助的我就盡量幫助他們,包括生活上的、經濟上的,就業擇業的選擇等等。有一個學生,畢業后在總政宣傳部工作,后來想轉業的時候猶豫去高校還是去機關,問我建議,我從他的性格和興趣上給他分析,最后他也聽了我的建議。
年輕人思想活躍,思路敏銳,外語優秀,知識面廣,他們的成就主要是靠自身的努力,我也要向他們學習。我今年90歲,算是耄耋老人了,但我看到后繼者,青出于藍而勝于藍,感到很欣慰,我也很佩服他們,希望他們做出更大的成就。
澎湃新聞:這次獲得馬克思理論教學研究“終身榮譽獎”,您有什么感想?
辛敬梁:這首先歸功于黨的領導、長期的教育。從我個人來講,教了四十多年的馬克思主義理論課程,就是盡自己所能做好本職工作,如果說有什么成績,那也是在黨的領導下做出來的。我在這四十多年里,邊學邊教,既當學生又當老師,是教育者,同時也不斷接受教育。我想最重要的就是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在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和思想政治教育中作出自己應有的努力。
我堅信馬克思主義理論在我們這個時代里還是一個真理。我們做理論工作,任務就是發現真理,追求真理,不怕實踐的檢驗。所以做理論工作也要能夠與時俱進,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年底做《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的講話,我認為非常重要,高校應該加強政治思想理論教育工作;當然在教學方式上可以多樣化,工作不能簡單化。在我印象中,國家最高領導人發表講話論及高校政治思想理論教育,習總書記是第一個,說明他對這個問題非常重視。高校培養的是未來國家社會的棟梁,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非常重要。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