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華誼兄弟,困在“龍門”前
記得大約在2009年,當華誼上市之時,還有一個互聯網公司也上市了。
彼時后一個公司的朋友不屑的對我說:我們的市值,可以買下好多個華誼。
可一語成讖,曾經比華誼多N倍市值的這家互聯網游戲公司,在隨后一兩年里就翻車了。
而華誼,卻迎來了長達數年的高光時刻,盡管它一直的市值也只是那家互聯網游戲公司的N分之一。
不過,就算是在影視行業里稱王稱霸,也終上的山多終遇虎。
曾經被看做是中國影視行業爆發標示的華誼,也開始頹唐老矣。
曾經和馮小剛賀歲片綁在一起、不斷高光的華誼,開始失去光彩。
27日晚,華誼兄弟發布了2021年年度報告。
報告顯示,2021年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為13.99億元,同比減少6.7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2.46億元,虧損幅度收窄76.50%。
報告中,華誼兄弟凈利潤由此前業績預告中的盈利轉為虧損。根據華誼兄弟此前公布的2021年業績預告,其預計2021年凈利潤為0.2-0.3億元。
華誼兄弟賺不到錢了,而且還是以為賺到了、結果卻虧了這般打臉。
華誼兄弟創立于1994年,主營業務包含影視娛樂、品牌授權與實景娛樂、互聯網娛樂及產業投資四個板塊。
1994年,王中軍和弟弟王中磊創立的華誼兄弟,借助為中國銀行、華夏銀行、國家電網、中國石油等大型企業安裝統一形象識別標志,迅速完成了千萬級資金的原始積累。
1998年,通過和馮小剛合作推出馮氏賀歲片,華誼兄弟從廣告界跳入影視圈,馮小剛的賀歲之路,其實也就是華誼兄弟的崛起之路。依靠大牌導演和優質電影組成的雙IP矩陣,華誼的豐收正如王中磊所言,是娛樂業的繁榮將華誼兄弟帶向輝煌。
2009年,華誼兄弟頂著“中國影視娛樂第一股”的光環登陸創業板。
上市后,公司曾有一段長達6年的高速增長期。Wind數據顯示,2015年,華誼兄弟營業收入從2009年的6.04億元增長到38.74億元,凈利潤由2009年的0.85億元增長到9.76億元,市值一度飆升至900億元人民幣。
然而,從2016年開始,華誼兄弟經營業績開始下滑,2018-2020年三年連年“血虧”,分別為11.69億元、39.78億元和10.48億元,虧損總金額61.95億元。
2021年,是華誼兄弟第四年虧損。
曾經被人無限看好的華誼兄弟,到底怎么了?
對此,《時代周報》記者徐美娟、《華夏時報》記者于玉金和書樂進行了一番交流,貧道以為:
華誼最大的問題,在于它只是一個影視公司,看起來光鮮無比,但影視行業的總市場真的不大。
在一個池塘里養魚,魚再肥也成不了鯨魚。
這也是為何當年的盛大游戲,就算再落寞,最后變為盛趣游戲,依然比華誼“貴”太多的原因——互聯網游戲行業是大海,海里的生物就算不是洪荒巨獸,也不會太縮水。
華誼兄弟也很清楚這一問題的所在,上市后十來年,它一直在想把池塘變成湖泊。
華誼自上市后就開始大刀闊斧的周邊衍生。
華誼兄弟想要躍龍門,跳出池塘,可卻由于動作太過拉胯,不符合自己的身形,困在了龍門前。
盡管開始的姿勢美妙,贏得了叫好聲和一些紅利。
華誼的開疆拓土給它帶來了不少紅利。最為典型的案例是掌趣科技。
2010年6月,華誼兄弟以1.485億元代價獲得手機游戲廠商掌趣科技22%的股權,成為其第二大股東。據媒體統計,截至2016年末,華誼累計持減掌趣科技20次,合共套現23.77億元。
再此紅利的刺激下,華誼兄弟在2014年正式提出“去電影化”的口號,讓這個開創了中國電影商業化先河的不太老的大牌影視公司,備受矚目,甚至提出要做“中國迪士尼”。
可很快問題來了,就在這一年,華誼兄弟失去了民營電影公司頭把交椅。
一直被冠以內地“票房神話制造者”的華誼兄弟第一次讓出了票房冠軍桂冠給了老對手光線傳媒,彼時,光線的票房為31億,略高于上年度華誼的30億總票房,但卻遠高于當年度華誼的20億票房。
即使是華誼的樣板工程,55億元建設的海口觀瀾湖華誼馮小剛電影公社,2014年凈利潤也僅100.96萬元,與邊上蹭熱點的觀瀾湖地產項目8億元銷售額相去甚遠。
在2010年代影視行業高歌猛進之時,這些大而無當、且暫時難以帶來實際效益的擴張所帶來的資金鎖定并不明顯。
然而,在影視行業自己在過寒冬的當下,這些“成本”就成了沉重的負擔。
畢竟,影視娛樂受到疫情影響,票房不穩定,同時影視劇制作缺少爆款,娛樂綜藝領域則監管不斷,都不可避免的導致影視公司的營收下降。
此刻,用來擴建池塘的那一大堆本來要做湖泊,就變成了“天坑”。
華誼兄弟2021年年報顯示,其品牌授權及實景娛樂僅實現收入1.17億元,占總營收的8.39%,互聯網娛樂僅實現收入0.24億元,占總營收的1.73%,這兩項業務創造的收入對華誼兄弟而言均十分微薄。
壯士斷腕成了必然,“天坑”最終被“填坑”。
據華誼兄弟2021年年報,2021年,公司處置了華誼兄弟(天津)實景娛樂有限公司部分股權、華誼影城(蘇州)有限公司股權、華誼騰訊娛樂有限公司部分股權及Brothers International LLC、Tencent Music Entertainment Group、Maoyan Entertainment、Guru Online(Holdings)Limited等股權,導致其投資收益增長283.09%,入賬6.1億元。
但如此賣資產,依然沒有解決虧損問題。
不的不說,去電影化之后的華誼兄弟,正是過度押注于影視和影視相關實體景點,在缺少爆款和實體景點并沒達成想象中的營收(即使無疫情,IP不強的主題公園式的實體景點也缺乏吸引力),未來壓力極大。
但隨著影視行業自身增速放緩、各種影視制作的成本攀升、影視精品化需求提升,收縮戰線成為了必然的選擇。
然而,即使如此,華誼兄弟也依然元氣大傷。
即使爆款影視在2021年綻放,諸如《侍神令》《你好,李煥英》《我和我的父輩》等華誼兄弟參投的影片票房過百億,但對華誼兄弟的實際貢獻也不過杯水車薪而已。
怎么破,困在池塘里的華誼兄弟,當不了鯨魚,只能謀求運氣來時成錦鯉。
作者 張書樂,人民網、人民郵電報專欄作者,互聯網、游戲產業資深評論人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