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 +125
上海希爾頓酒店將于明年撤牌:入滬近30年曾是市中心地標

上海希爾頓官網日前發布一則公告:位于華山路上的上海希爾頓酒店將在2018年1月1日撤牌。隨著國際高端酒店品牌撤牌,或說明中國酒店市場洗牌加速。
提及國際五星級酒店,“希爾頓”酒店備受消費者關注。1988年,第一間進駐中國的希爾頓品牌酒店——靜安希爾頓落戶,拉開了“希爾頓”進入中國的序幕。進入中國30年,西至烏魯木齊,北達沈陽,南到三亞,均能看到“希爾頓”酒店。希爾頓集團的國際化管理,引領中國酒店業發展。
然而日前,希爾頓官網一則英文消息證實:位于華山路 250 號的上海希爾頓酒店將在2018年1月1日撤牌。記者進入上海希爾頓酒店的官網看到,2017年12月31日前酒店均能正常預訂,2018年1月1日后的酒店預訂顯示“沒有可用客房”。這一消息傳開后,很多網友紛紛表示不舍:“這里承載著上海人的共同回憶,上海希爾頓已經成為中心城區的一個坐標”、“當年,希爾頓酒店一晚住宿費相當于一名普通工人的20個月工資”……
無獨有偶,1986年11月開業的華亭賓館是上海第一家由外資品牌管理的酒店,和喜來登酒店集團簽訂了10年的委托管理合同。隨著華亭酒店發展日趨成熟,喜來登集團從華亭賓館撤牌。國際品牌酒店陸續撤牌是喜還是憂?對此,多位業內多位人士表示,這是一個非常正常的現象。
30年前,中國的酒店業市場發展水平較低,引進這些高端酒店品牌入駐,不僅有助于中國酒店業的發展,更解決上海對外接待的瓶頸問題。隨著30多年的發展,中國酒店業發展日趨成熟,并得到國際權威機構的認可。全球酒店行業權威媒體美國《HOTELS》雜志公布2016年度“全球酒店集團325強”的最新排名:中國排名最高的依舊是錦江酒店集團,名列第五位;首旅和如家合并后,升至第八位;華住排名升至第九位。如今,越來越多中國酒店品牌參與國際酒店管理、向國外輸出管理。
“引進國際品牌酒店,是一種商業行為,對酒店的業主方、管理方都要有持續增值的目標。隨著酒店業發展加速,酒店業的增值預期發生變化后,合作方可能就會提出不同的意見。”上海師范大學旅游學院教授劉德艷表示,這是一個非常正常的選擇。
和30年前相比,中國酒店面臨的客源格局也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國家旅游局官網顯示, 2016年,國內游客44億人次,入境游客1.38億人次,其中過夜的入境游客為5927萬人次。“30年前,中國品牌酒店的主要客源是境外人士,如今,大部分客源為中國游客,客源的變化也直接影響中國酒店業的發展。”上海財經大學旅游系主任何建民分析道,和上海迪士尼樂園一樣,如何為中國客源提供貼心的個性化服務成為很多酒店轉型發展的一大趨勢。
(原題為《靜安希爾頓2018撤牌 專家回應:很正常》)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