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法者|“骨語神探”賈東濤:讓陳舊尸骨“說話”,對工作上癮
【編者按】
“法者,治之端也。”這句話出自戰國末期思想家荀子,意為法律制度的制定與執行是實現大治的起點。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作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大決策。法治,被擺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法律的公平、公正與人們的安定、幸福息息相關。依法治國,離不開每一個公民的學法、守法,也需要每一個執法、司法者的維護和堅守。
近日,澎湃新聞(www.6773257.com)尋訪全國各地的法治人物,記錄他們的故事,觸摸法律的剛性和溫度。是為“法者”。
忍耐惡臭,從化糞池中一勺一勺過濾糞便,尋找有效的物證檢材;與人骨為伴,從高度腐爛的尸骨中提取DNA信息——這一幕幕發生在影視劇中的情形,是賈東濤在工作中的切實經歷。
江蘇南通市公安局刑警支隊技術大隊隊長賈東濤今年43歲,被視為國內極少數能讀懂“骨語”的人。他扎根于實驗室,從案發現場的檢材中提取到有效的DNA信息,為偵查破案和刑事訴訟提供技術支撐。
由于人骨中DNA含量較少,鑒定工作尤為困難,而從陳尸多年、高度降解的白骨中提取有效的DNA信息,則是難上加難。13年前,賈東濤從一具掩埋四年、降解嚴重的女性尸體的股骨中,成功提取到死者的DNA遺傳序列,從而明確了尸源身份,幫助將兇手繩之以法。通過此案,他在全國首創了陳舊尸骨DNA檢測鑒定方法,將陳舊骨骼、牙齒檢驗成功率提高到95%以上。
如今,他帶領的南通市公安局物證鑒定所DNA實驗室,年均受理案件5000余起,同時承擔著多項課題研究任務。2014年初,實驗室被公安部評定為“全國公安機關司法鑒定重點專業實驗室”。賈東濤先后榮獲省市杰出青年、平安衛士、“江蘇省最美警察”等榮譽稱號。2017年8月23日,他成為全國公安“百佳刑警”的候選人。
雖然經常面對尸骨和血腥現場,賈東濤多年來保持著對工作的執著。“這份工作沒有苦不苦,會上癮。就像蒙著眼睛走路,到最后把蒙眼布撕開,這個結果啥樣才給你看,會有心理的跌宕起伏,很刺激。”賈東濤對澎湃新聞(www.6773257.com)說道。
賈東濤工作照。 本文圖均為 南通市公安局 供圖從兇案現場僅存的拖鞋中提取兇手DNA
“這個兇手的Y染色體的DNA遺傳位點與黃氏家族的人相同,說明他們是同一個家族人。”——在電視劇《刑警隊長》中,法醫盧濤如是說。這位“天才”法醫的原型就是賈東濤。
賈東濤是河北唐山市灤南縣坨里鎮人,1998年從華西醫科大學法醫專業畢業后,他來到南通市公安局刑警支隊工作。2001年8月,南通市公安局決定建立DNA實驗室,27歲的賈東濤成為該實驗室的負責人。
與電視劇展現的場景一樣,賈東濤常常頭戴白帽、口罩,身穿白大褂出現在實驗室中,對著各種精密儀器進行反復實驗,直到從檢材中提取有效的DNA信息為止。送到實驗室的檢材,有可能是一雙拖鞋、一個煙灰缸、一顆假牙、一絲毛發、一塊人骨碎片。這個過程復雜而精密,不允許出現任何誤差。
工作時,賈東濤要先從檢材中提取有效的細胞,將富集好的細胞轉移到試管中,取材之后則會提取DNA,這個過程通常要重復多次。提取出來的DNA是水狀的透明液體,實驗的下一步會進行聚合酶鏈式反應,簡稱PCR擴增,是體外酶促合成特異DNA片段的一種方法,“可以把DNA中有用的片段信息放大”。DNA片段信息放大后,再進行片段分析法檢測,最終經過儀器,DNA的片段信息將會通過圖像的形式呈現出來。
“就像蒙著眼睛走路,到最后把蒙眼布撕開,這個結果啥樣才給你看,會有心理的跌宕起伏,很刺激。”賈東濤說。
把賈東濤“折騰”得最慘的,是13年前一起殺人焚尸案。他僅憑現場的一雙拖鞋,揪出了真兇。
2004年5月19日,江蘇啟東匯龍鎮中群村4組陳鶴飛家發生殺人焚尸案,陳氏夫婦二人兩具尸體高度碳化,現場已經幾乎成為廢墟。賈東濤勘察現場時,僅發現一雙拖鞋,拖鞋鞋底有一滴血,經檢測為女受害人的血跡。
“案發現場在二樓,一樓是沒有血跡的,那這雙拖鞋一定到過現場,才能沾上受害人的血,肯定是嫌疑人穿過的。”賈東濤說。能否從拖鞋腳掌接觸面提取出嫌疑人的DNA,成為他面臨的最大挑戰。
為了尋找檢驗方法,賈東濤把實驗室的工作拖鞋洗干凈,穿著走路,再進行實驗檢測,發現能得到自己的DNA信息;再洗干凈拖鞋,穿著襪子走路,發現仍然可以檢驗出DNA信息。為確保實驗數據準確,這個“穿拖鞋”的實驗過程反復了多次。
那時,局里給實驗室買了一張沙發床,賈東濤索性把實驗室當成家:折起來是沙發,晚上攤開就是床。很多時候,賈東濤利用PCR擴增時的三個小時等待期,抓緊時間到沙發上躺一會兒,“定好鬧鐘,到三個小時爬起來,趕緊走下一個(實驗)流程”。
最終,他成功提取了拖鞋內三個人以上的DNA混合圖譜,經過拆分比中犯罪嫌疑人,命案隨之告破。
回憶起十幾年前的命案,賈東濤眼神灼灼。他說,當時他才入職三年,因為擔心實驗結果數據誤差,“精神壓力大,人都快崩潰了”。作為科研人員,賈東濤有著謹慎細致的特質,他稱自己有些“完美主義”,必須“盡可能把事情做到追求極致,做到完美,做不好了自己也不踏實。”
賈東濤手持頭骨,站在團隊中央。讓深埋地下的陳舊尸骨“開口說話”
被火燒過的、被土埋過的、被切割成硬幣大小的骨頭或骨碎片,都是賈東濤在工作中需要面對的檢材。
由于骨骼主要成分為石灰石、碳酸鈣,骨細胞又潛在骨陷窩中,外面包裹了堅硬的鈣鹽,骨骼中的DNA含量比人體其他組織都要少。而刑事案件中的骨骼,往往都經碎尸、焚燒,或是長時間后才發現的高度腐敗的尸骨,其中的DNA信息又會發生降解,要提取有效信息,更是難上加難。
而賈東濤,則是國內極少數能破譯陳舊尸骨“骨語密碼”的專家。2004年,他成功從一具深埋地下4年的尸骨中提取出死者DNA信息,并以此研發陳舊尸骨DNA檢測方法,震動法醫界。
2004年2月初,江蘇海安縣角斜派出所民警獲悉,該鎮來南村村民李某4年前失蹤,至今死不見尸。警方經過審訊,李某丈夫陳某交代了殺妻過程。民警隨后從他家院內挖出一堆已經發黑的尸骨。嫌犯雖然交代了殺妻過程,可還缺少證據鏈中的關鍵一環——證明尸骨是李某的。
由于骨頭中的DNA含量本來就少,且深埋地下4年,鈣化嚴重,提取DNA更難。當時,尸骨被送往外地進行線粒體測序,失敗而歸。最終,這塊難啃的“硬骨頭”交給了剛成立不久的南通市公安局DNA實驗室,重擔落在了負責人賈東濤的肩上。
當時,賈東濤大量翻閱國內外文獻,甚至翻閱考古人類學涉及到尸骨的所有內容。“我就把論文下載下來,去琢磨、去嘗試。”
面對論文中出現的不同實驗方法的爭議,賈東濤索性“全部重現”,有時三、四個實驗同時做,一面發現問題,一面想辦法解決問題,終日泡在實驗室中。最終,他通過改良提取骨骼DNA的方法和石蠟包埋組織的DNA提取方法兩篇重要文獻,重新設計了實驗方案。20天后,送檢尸骨16個位點的基因型被成功擴增出來——陳紅星院中挖出的尸骨,正是其妻李某的。
這起案件的偵破,也是賈東濤對陳舊尸骨DNA檢測課題研究的開始。四年后,他牽頭負責、耗時4年的《陳舊尸骨DNA提取方法研究》課題完成,并撰寫論文公開發表在《中國法醫學》雜志上,引起國內法醫界轟動。
當時媒體報道稱,賈東濤用改良硅珠法,在全國首創了陳舊尸骨DNA檢測鑒定和ABO基因型方法,運用該方法,將陳舊骨骼、牙齒檢驗成功率提高到95%以上,2009年獲得公安部科技進步二等獎、江蘇省公安廳科技進步一等獎。
從化糞池中提取檢材,對工作“上癮”
并不是每一件案子都能從有限的檢材中提取到DNA信息,“不停推翻自己,不停失敗,不停學習”,是賈東濤工作的常態。
多年前的一起案件至今讓賈東濤感覺到“無力”。那時,一名犯罪嫌疑人長期入室盜竊,突然遇到返回的失主就開始使用暴力搶劫,在一次作案過程中涉嫌將一名女失主殺害。
“因為他是累犯,戴著手套,反偵查意識比較強,他現場帶走的一些有價值的東西又沒找到。”案發后,賈東濤僅在犯罪嫌疑人的交通工具上提取到了受害人的血跡,但嫌犯始終沒有供述其殺人的罪行。
為了尋找更多的證據,賈東濤帶著幾個兄弟去嫌犯家里的化糞池,“糞都過了一遍,一勺一勺子舀出來,掘地三尺,可是啥也沒找著”。最終,因缺少殺人物證,該案嫌疑人被判犯搶劫罪獲刑。
正因這種不確定性,賈東濤才覺得這份工作極具“挑戰性”。他瞇著眼睛,笑著揚起眉毛說,“這個行業會上癮”。
做提取DNA實驗的過程中,賈東濤并不知道結果如何,“你會心里有預期、預判,到最后結果出來,你才知道跟你想的是不是一樣的。這會有心理的跌宕起伏。”有時候,賈東濤實驗中本來感覺很好,“做下來結果(DNA圖譜)卻是一條直線,啥也沒有,撞墻的心都有了。”
實驗室剛成立頭幾年的時候,實驗設備并不先進。最慘的時候,賈東濤需要用手術刀刮人骨,刮整整一天,最后手跟雞爪子一樣,吃飯筷子都捏不住,“換了多少刀片啊,切切就卷刃了,要慢慢刮,刮了一點點到試管里面,就這樣做實驗的。”
如今,骨頭只要往實驗室的機器里一丟,就可以打成又白又細的粉末。賈東濤用了19年,見證了南通市公安局物證鑒定所DNA實驗室的發展——它從最初的一個60平方米的房間逐步發展為占地1100平方米的大型實驗室,儀器設備和檢索技術均達到全國一流水平。2016年二月,被公安部評為全國公安機關一級DNA實驗室。
在實驗室的辦公室墻壁上,掛著一塊“忠誠 科學 嚴謹 公正”的白色標語,幾名技術民警在電腦前忙碌,賈東濤瘦高的身影風風火火地穿梭在辦公室中,手機偶爾來電,話題仍然是實驗方案。
“做這份工作一定要心存敬畏,問心無愧。我覺得我們刑警這種目標一致、理想信念一致,所以用的力量、方向一致,最后取得成果,每個人都是其中的一小環,實際上是大家都在努力。”賈東濤說。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