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高校空間|中國美院象山校區:適合“探險”的山水家園
“規劃并建設一個美術學院的校園,不僅是一個景觀問題,而是在更本質的層次上對建設模式的選擇。決定著知識與教育將來在一個什么樣的人文世界中成長,決定著學生的世界觀、藝術觀、道德觀將在一個什么樣的人與自然的關系中養育,并最終影響、決定著我們所生存的這塊土地的未來。”——王澍
山水象山
我在中國美院象山校區已經生活了7年,大一進校時覺得校園怎么和別的學校那么不一樣,大一那一整年經常因為公共課找不到教室而遲到。大一的測繪課上,第一節課的內容就是發現學校的“太湖房”,我們逛遍了學校角角落落。于是同學們的課后活動,一定有一項是校園“探險”。當時,我并不明白為什么學校里要有那么多小路,不明白為什么每一棟樓外面都掛著上上下下的折廊,不明白學校里為啥要養鵝和種菜,也沒有體會到什么是山水家園。而這一切不了解和不明白,卻都是后來對別人夸耀美院的獨特之處。
17號樓前的田間、樹叢和灌溉水渠。本文圖片均來自作者象山校園的山便是在學校中心的象山。校園里的所有樓都圍著這一座山,沿著象山有一條水渠。
中國美院象山校區平面圖在校園建設中,山北通過沿山腳的水池建立水景,而山南與水的關系更加密切,建筑學院的四棟樓都是前山后水的布置,而設計學院那棟蜿蜒的大房子朝山面是一條人工灌溉的水渠和大片的田地,更有趣的是服裝系的樓朝山面是一條高低上下的廊子,通過上下起伏的行走引向對遠處象山的對望,背山面又是一汪水,太湖房就從水里生長出來。
服裝系教學樓外立面高低起伏的樓梯合院式教學樓
除了與外部山水的關系,幾乎每棟樓里都有個庭院或者天井,教學樓的基本平面也是按照傳統民居的三合、四合院的原型來布置,這些庭院有些筑了高臺,高臺上種棵銀杏,站在院里需要抬頭才能看到銀杏的頂,庭院深深的空間讓原本不高的建筑好像高了很多;有些庭院中間是下陷的,更像江南民居特有的氛圍,連接教室的走廊高起一些,院內的鋪磚便是從那些拆掉的村子里搬來的小青磚和瓦片。
春天下過一場雨后,青苔岸然從青磚和瓦片鋪作的縫隙里冒出來,沿著走廊邊鋪作的青磚縫隙里冒出野草,雨淅淅瀝瀝地順著屋頂落到院子里,這個場景便是江南。
4號樓的以“三合院”為原型,南邊的主要流線引導至二層,北面流線引向一層。“柔軟”的立面
象山校區剛造好的時候在業內有個笑話“在杭州如果要看爛尾樓,就去美院象山校區”。剛建好的象山校區沒有茂密的樹叢,立面也是光禿禿的,沒有樹木的相映照,又在立面上用的舊磚舊瓦,新的木板和舊的磚瓦搭配在一起,建筑直接展現在人面前,難免覺得奇怪。而現在象山校園使用了十年了,時間茂密了樹木,舊了材料,在建筑上也刻上了時間的痕跡。除了最高那幢玻璃房子外,每棟教學樓都一定有一面長滿爬山虎的墻,夏夜的傍晚,微風輕拂,爬山虎變沙沙作響,在建筑立面上輕輕地拍打,原本有棱有角的立面就變得溫柔起來。象山的建筑似乎有種使用年數越久越耐看的氣質,好像養出了“包漿”。
象山校園傳統的另一面,在于它的屋頂。中國傳統建筑有五個立面,屋頂便是其一。象山校園的屋頂各有千秋,屋頂皆用瓦片豎鋪,雖是混凝土結構,但是豎鋪的瓦片與傳統又產生了對話,算是對傳統的重解。象山校園的屋頂都是可以上去的,往往屋頂上還有一個小閣樓,大約30平米,就像從院子里凸出的樹一樣穿破屋頂,常有小松鼠于閣樓游走。站在屋頂看到的校園是起伏的,這種起伏又和立面折廊的起伏相似,又和象山產生了對話。因此,象山校區的屋頂是拍畢業照的必選景點之一,也是大型活動時的絕佳看臺。
長滿植被的建筑立面豐富又迷離的流線
山南的建筑一層除了主路,還有一條水堤在主路與景觀水面穿插而行。此外,還有一個連接教學樓的二層廊道,如果是雨天,內部這條流線正好是避雨路線。但是對初次到象山校園的人來說,由于每條道路的識別性差,樓號不明,很容易迷失方向,更別說在建筑內部穿行了。
連接教學樓的二層廊道自從王澍獲得普利茲克大獎后,象山校區日漸成為杭州旅游景點之一,每次有游客問路,都被繞得云里霧里,要走一段問一個同學或者自己摸索,尤其是遇到那些找衛生間的游客,我們都無法描述具體的位置。建筑內部穿行體驗倒正如在美院拍攝“跑男”節目一樣,如果沒有任何提示,在教學樓內藏個東西是很難找到的,尤其是像11號樓這種體量的建筑。我們如果在11號樓上課,必須比往常早出門幾分鐘。
“浪費”空間的新可能
如果從空間利用上來看,象山校區的空間是極其浪費的,教學樓布置并不緊湊,內部的流線非常多,走道的寬度和教室內部的寬度差不多,甚至在11號樓和17號樓內部用坡道帶代替平穩的走道,不知不覺中就從2樓走到了3樓,初來者若在建筑內部穿行很容易迷失方向。
11號樓的坡道然而這種浪費空間的布置拓展了對教室外空間的使用。比如,13號樓一層太湖房前成了學生做大型建構作業的好場地,11號樓的坡道成為同學們上渲染課時必選景點之一。那些被浪費掉的空間被當做展場和試驗場,放置作業,而基于這些空間做裝置,別有一番風味。
校園里那些被閑置的空間再利用對于美術學院來說,這些浪費的空間延伸了使用的無限可能。
尷尬的“窗”
作為使用者來說,象山校區的教室有好有壞。12號樓在東面有一條長廊,而二樓是專業課教室,整個教室只有東面一扇高窗,其高度對于外面長廊的人來說,是正好站著往下看的視角,對內部使用者來說,則需要站在桌上才能打開窗。因此上課時,常有游客站在外面往內“窺”,這種“窺”更像是監視或“視察”,常常因為外面站了三兩游客,全班同學都被吸引著向外看。還有D號樓圖書室一層的高窗,也是相似的境況,靠窗走廊是一條坡道,因此在圖書室里總是看到來來去去的小腿。
逃離寢室
除了一些見不到光的教室之外,令人詬病的還有山南21號樓寢室。設計理念是每兩個寢室共同享有一個通高的庭院。在寢室陽臺上能直接看到對面(包括樓上和樓下)寢室內部,雖然私密性不高,但低頭能看到小草,能與自然如此親近也算值得。
但是寢室的采光和通風是極差的,一個大寢室內部分為四個小寢室,其中兩個小寢室是沒有窗戶的,所有的通風采光只能靠陽臺的門,而江南素來潮濕,加上房間不著光,便成了蚊蟲聚集的好地方。倘若是冬天,陽臺門緊閉,寢室就成了小黑屋,不知何時是早晚。
寢室的外立面很像一個巨型鳥籠,外面用混凝土做了一條條柵欄,柵欄內又是一層開滿錯亂洞口的建筑立面,光線通過厚重的混凝土柵欄,再到窗內已所剩無幾。
寢室外立面,一層混凝土厚柵欄內一層400mm厚的墻體,有不少掏空部分便是通高的內院。鋼筋混凝土結構讓寢室在冬天更陰冷,這樣的積極效果是讓大家一起床便往教室跑。每年12月開始,一般學校的圖書館便被考研學子所承包,然而美院圖書館的人卻不多,因為圖書館里如果開空調,不知不覺要睡倒一片,如果不開空調,因為外立面都是玻璃,室內外幾乎一個溫度。
“生活”的校園
圖書館外一片起伏的草地卻是好去處,在還沒有校訓碑的時候,除了炎炎夏日和雨天沒人使用外,其他時間有人在草地上課,有人在上面午休、聊天,甚至周末還有家庭來這片草地野炊。
這片草地和14號樓前的湖是象山校區內兩塊開闊的場地。14號樓前湖面南邊設置座椅,在湖的東南邊有一個平臺置于湖上,平臺大致夠20個人圍坐一圈進行教學,而美院一個班級差不多20人左右,常有老師選擇在此上課或討論。平臺親水,而且在平臺上看這一汪水顯得尤其開闊。而這種用身體感受空間的體驗非常像中國傳統園林。
坐在座椅前看到的14號樓,水中的倒影宛如綿延的山體14號樓屋頂是連綿起伏的雙坡頂,朝山面有湖,湖的南面設置了鄰水座椅,坐著的視線正好面對湖,能看到連綿的屋頂和遠處的象山,而屋頂和山也產生了某種神似的對話。沿水處種滿了柳樹,天氣好時偶有白鷺矗立于蘆葦上,抑或在水邊起飛濺起水花。14號樓前還有兩顆銀杏,一公一母,冬天枯枝,春天冒新芽,秋天從幾片落葉到滿地金黃,銀杏四季分明,在不變的建筑前提醒著時間。
象山校園也是開放的,周邊的居民每到傍晚結伴來校園里散步,學校是校園又是公園。夏夜里可以在湖邊挖螃蟹抓小魚,秋天撿白果,春天采地菜。這些自發的活動給校園帶來了生機和活力,也不知不覺的將美院學生的情趣引入山水之間。這里既是學子的家園,也是周邊居民的家園,這里不會將人與建筑和環境隔離,而是悄無聲息地融合在一起,也將日常生活和藝術融合在一起。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