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減收增利,康佳背后暗藏危機
編輯 | 于斌
出品 | 潮起網「于見專欄」
日前,康佳發布其2021年年度報告。從報告上可以看出,康佳在2021年實現凈利潤8.07億元人民幣,較2020年5.4億元人民幣增幅49.4%;實現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9.0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幅竟高達89.55%。
在疫情持續蔓延的2021年,康佳提交的這份成績單看似比較令人滿意,但真相似乎并沒有那么簡單。
在過去一年中,康佳實現營業收入491.07億元人民幣,同比下滑2.4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虧損人民幣32.51億元。其實,這種現象早在10年前就露出端倪,康佳的發展之路變得愈發艱難。
傳統業務低迷,賣地求生
康佳,即康佳集團,最早從事銷售電子行業。曾經的康佳一直霸占著“彩電一哥”的位置,曾連續5年穩居國內彩電銷量第一的位置。在老一輩消費者的眼中,如果家里有一臺康佳牌的彩電是一件極其有面子且自豪的事情。
但隨著彩電行業地不斷發展,該行業進入成熟期,大量同類產品涌入市場,彩電市場已經被完全開發。而且,消費者逐漸理性化,對彩電的需求逐漸趨于飽和。面對供給與需求的失衡,彩電行業競爭愈加激烈。為了搶占市場份額,各大企業紛紛采用價格戰,力求通過降價來擴大銷售。康佳也未能幸免于難。
康佳彩電業務的營業利潤主要來源于電視產品成本與銷售價格的價差。雖然康佳靠著低價搶占了較多的市場份額,但價格過低,利潤一降再降,甚至是“賠本賺吆喝”。
面對企業的危機,康佳將勢頭對準了房地產行業,并成立了房地產事業部和開發投資公司,通過房地產來彌補彩電行業的虧損。但康佳本身并不是從事房地產行業,且近年來受到宏觀經濟的影響,房地產行業處境艱難。
另一方面,當康佳把發展重點放在房地產的時候,彩電主業已開始慢人一步。那時中國彩電行業正在從傳統CRT向液晶電視升級過渡,各大彩電巨頭紛紛擴大建廠進行產業升級。但康佳把大量資金投入到房地產,導致資金一時周轉困難,產業升級的事情一拖再拖,整整比其他企業晚了一年的時間才開始在昆山建廠。
失去市場先機,康佳電視市場占有率一落千丈。有關數據顯示,2021年度康佳電視的出貨量不到300萬臺,在中國大陸前7大國產電視品牌中排名最末。根據2021財報顯示,康佳彩電營業收入實現73億元,同比下降2.92%,毛利率5.17%,同比下降2.72%,彩電行業再次面臨收縮。這可謂是舍本逐末。
再來看看康佳消費類電子業務的另一重要組成部分——白電業務。康佳的白電業務主要經營冰箱、洗衣機、空調、冷柜等產品。
此前,康佳通過并購“新飛”品牌,以此來加強白電品牌基礎,同時通過搭建基地和產業園來努力發展空調和洗衣機等業務來增強自身競爭力。
但根據最新研究,白電行業趨于成熟,市場集中化程度進一步提升,馬太效應顯著,目前已經形成了美的、海爾與格力“三足鼎立”的格局。康佳想要在白電市場上分一杯羹也變得愈發艱難。
在市場大環境的影響下,康佳采取的一系列政策,像是打了一套棉花拳。2021財報顯示,白電營收36.99億元,同比下滑3.72%;毛利率8.22%,同比下滑5.45%。白電行業發展低迷。
新業務發展坎坷,研發不足成為致命傷
面對傳統家電行業發展出現疲態、營收利潤不斷下降的局勢,康佳開始轉型,致力于從康佳電子轉型為康佳科技。但轉型多年,面對人們的期待,康佳的表現似乎不盡如人意。
康佳的新興業務主要包括工貿業務、環保業務和半導體業務。
工貿業務主要為傳統的彩電及白電業務中涉及的IC芯片存儲、液晶屏等物料開展采購、加工和分銷,經營利潤主要來源于上游采購與下游銷售的差價和加工費。可見,康佳想通過發展上游供應鏈來達到壓縮成本、提高盈利的目的。
但受到疫情的影響,2021年銅、鐵礦石、塑料等原材料的價格均出現不同幅度的上漲,其中鋁的價格漲幅超30%,銅價上漲38%。這大大增加了上游采購的成本。同時,隨著人口紅利的消失,勞動力成本逐漸上升,也在另一方面壓縮了工貿業務的營業利潤。2021財報顯示,工貿業務在應收中的占比最大,但毛利率僅為0.57%。
環保業務主要是對再生資源進行回收、分揀、加工、物流及銷售,2021年康佳提出環保業務向新能源領域轉型;半導體業務則是在存儲、光電等領域進行了布局。然而在這兩項業務中,康佳的表現也并不出彩。
在2021年,康佳環保業務收入43.54億元,營收同比下滑9.73%;康佳半導體業務營收僅有3.21億元,雖然同比增長13.78%,但在營業收入中占比不足1%。可見,康佳在新業務發展中坎坷不斷。
環保業務和半導體業務與工貿行業的發展的驅動因素不同,工貿業務利潤的驅動因素是原材料和人工成本,但環保和半導體業務的驅動因素在于研發。
財報顯示,2021年康佳研發投入僅6.33元人民幣,同比下降7.38%,占營業收入比例僅有1.29%。據數據統計,環保行業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例平均為3%,半導體行業占比更多,整體研發費用率為5.74%。相比之下,康佳的研發費用率明顯不足。顯然,在這一方面,康佳研發不足成為了其致命的弱點。
值得注意的是,研發不足不僅影響著新業務的發展,同時也影響著傳統消費電子類業務的前進。由于研發陷入困境,使得康佳缺乏核心技術,也使其市場競爭力進一步下降。
在這一方面,TCL、創維、海信都給康佳重重的一擊。
據了解,TCL在研發液晶面板上斥資200億元,成功位列全球面板業前五強;創維在全球設立10個研發中心,累計申請專利破萬件,在代表高端和前沿的OLED電視領域具有絕對領先性;海信自研電視芯片,逐漸形成了完整的全系列芯片產品,在超高清顯示領域遙遙領先。
可見,不論是傳統業務還是新業務的發展,研發不足已經成為了康佳的致命傷。要想改變現狀,加大研發力度、打造屬于自己的核心技術,成為康佳必然的選擇。
業務缺少重點,多元化發展混亂
近年來,康佳的發展可以用“什么行業火就進入什么行業”、“什么行業賺錢就做什么”來形容。除了上述的傳統家電業務、工貿業務、環保業務和半導體業務,康佳在新材料、大健康、AIoT等領域也均有涉獵,業務發展眾多讓人眼花繚亂。
雖然康佳在各個領域均有涉及,但無一有所成就。業務眾多但缺少發展的重點,多元化發展陷入混亂局面。
同時,環保和半導體等業務都是“燒錢大戶”,剛剛涉獵時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但康佳家底并不殷實,只能不斷地籌集資金,資產負債率一度超過70%。盤子大,花錢多,掙錢少,是目前康佳面臨的主要問題。
實際上,當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的時候,多元化的風險大多都不是由外部引起的,更多的是企業戰略錯誤導致的系統性風險。很多企業在戰略的決策上缺乏理性,認為在一個行業或領域的成功,也能夠復制到另一個領域。康佳在涉足其他行業的時候,稍稍有點盲目的自信,覺得自己什么都能做,這個盲目的自信也使得康佳在負重前行。
但現實是十分殘酷的。行業之間都有壁壘,企業涉足到一個全新的領域,意味著自己喪失了原有的競爭優勢,原有的人才和管理并不適用于新領域,這個時候企業賺錢與否更多是依靠宏觀周期和政策環境,而不是依靠自身的競爭力。結果導致很多企業在跨行業經營中損失慘重,直至倒下。
康佳在進入其他行業領域的時候已經喪失了先發優勢,這也相當于把自身的盈利交給了命運。
很多管理專家都認為,企業過度發展多元化會分散決策者的精力,侵蝕企業的核心能力。如果整合能力不足,將會給企業帶來各種發展風險,甚至最終導致企業破產倒閉。
康佳的多元化發展過程并沒有有效將各個領域進行整合、形成合力,反而越來越分散,各自發展各自的,看似規模龐大,卻大而不強、外強中干。
曾任惠普公司CEO的 Lewis Platt在總結美國300個倒閉的企業后得出一個結論:這些企業都不是餓死的,而是撐死的。美國100年資本市場的發展也表明,所有基業長青的企業賺的都是長期積累的辛苦錢,也是專業錢,沒有一個是依靠多元化投資來成功的。
可見,康佳要想解決減收增利,賣地求生的局面,必須縷清業務發展的主線,并夯實主業發展實力,而不是一昧的靠多元化發展各個眼花繚亂的業務。
結語
上個世紀,中國家電是中國制造的重要標志之一,也帶動了康佳家電的發展。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傳統家電已經不能滿足時代發展的需要,康佳如何突破傳統家電業務低迷的狀況,成為了康佳必須面臨的問題。
與此同時,多年轉型效果甚微,新業務發展艱難,多元化混亂的局面,也需要康佳去思考和解決。不過,作為有著老牌國貨底蘊的康佳,還有機會在不久的將來,能重塑昨日的輝煌。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