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立秋養(yǎng)生:入秋勿貪涼,熱敷暖脾胃
8月7日是立秋節(jié)氣。“立秋之日涼風至”,立秋后雖然一時暑氣難消,還有“秋老虎”的余威,但總的趨勢是天氣逐漸涼爽、溫差比較大。此時在飲食起居上應該注意什么呢?
立秋之后,天氣逐漸涼爽、溫差比較大。而肺為“嬌臟”,不耐寒熱。另外,燥乃六淫之邪,為秋季主氣,其性干燥,易耗津液,故秋季最宜養(yǎng)肺潤肺。此時,可以通過食療藥膳達到生津潤肺、補益肺氣之功。
梨,香甜可口,肥嫩多汁,有潤肺生津、止咳化痰等功效,生食、榨汁、燉煮或熬膏,對肺熱咳嗽、麻疹及老年咳嗽、支氣管炎等癥有較好的治療效果,若與荸薺、蜂蜜、甘蔗等榨汁同服,效果更佳。
白木耳,有補肺潤燥之功能,秋季服用更有療效。但形寒飲冷則傷肺,因此,飲食養(yǎng)肺要結合個人體質、腸胃功能酌量選用。
藥補如西洋參、南北沙參、百合、杏仁、麥冬、玉竹、石斛、天花粉、蘆根、龜板、鱉甲、地黃等,都適于在秋季使用。“凡藥能治病,一定要對癥”,在使用這些藥物時須在醫(yī)生指導下,對癥下藥,不能濫服,特別是對于青少年和兒童及老年患者來說,秋季忌濫用補藥。
居:防情緒中暑
立秋后天氣溫燥,尤其“秋老虎”的炎熱天氣,很容易令人心情煩躁,所以,在情緒上應積極預防“情緒中暑”。努力做到內心寧靜,神志安寧,心情舒暢,切忌悲憂傷感,即使遇到傷感的事,也應主動予以排解。同時還應收斂精氣神,幫助到冬季更好地“封藏”。
在鍛煉方面,可根據(jù)自身的體質狀況進行選擇,如:太極拳、五禽戲、八段錦、慢跑、快步走、呼吸操等。其中如太極拳等傳統(tǒng)健身運動對于增加肺活量,改善慢性呼吸病患者的肺功能,練習深沉而緩慢的呼吸具有很明顯的作用,是老年人、體質虛弱者、慢性病患者最佳的鍛煉方法。
生活起居方面,由于立秋之季已是天高氣爽之時,應 “早臥早起,與雞具興”,以順應陽氣之收斂。其次,“春捂秋凍”,立秋乃初秋之季,雖有涼風時至,但暑熱未盡,因而著衣不宜太多,否則會影響機體對氣候轉冷的適應能力,易受涼感冒。
調:溫食調脾胃
“入夏無病三分虛”,經(jīng)過苦夏的煎熬,大凡老年、兒童、體弱者,還有長期疲勞、生活不規(guī)律等亞健康狀態(tài)者,這些人由于抵抗力低下,對季節(jié)變化的適應能力弱,除了容易呼吸道疾病外,脾胃往往很虛,也是消化道疾病的易感人群。而且,中醫(yī)認為“培土可以生金”,調理脾胃可以達到補肺的目的,所以,入秋后脾胃調理也顯得重要。
首先,夏天時飲食多寒涼,入秋后不宜再貪涼飲食,除了溫食外,可以經(jīng)常喝點姜茶。在胃脘、足三里等部位熱水袋熱敷或者艾灸以暖胃。
其次,脾虛的人常常食欲不振、肢體倦怠、面色萎黃,或有噯氣、口氣、大便稀粘等表現(xiàn),所以,除了戒煙禁酒、飲食規(guī)律,少吃多餐外,可適當吃點健脾化濕的中藥,以促進脾胃功能的恢復,如黨參、白術、茯苓、芡實、山藥等。
由于夏季人體出汗多,肌肉毛孔疏松,多空調電扇、冷水沐浴后,使得寒氣侵入伏于人體,入秋后若仍太過貪涼,則寒凝血脈,不通則痛,會引起不少中老年人的腰肩疼痛,關節(jié)腫脹。所以,入秋以后不能再猛吹空調,在樹蔭下、水亭中、陽臺上乘涼時間不宜過長,可在辦公室備一件外套“避寒”,睡眠時穿好長袖衣褲,蓋好被子,注意關節(jié)保暖。對已有疼痛癥狀的關節(jié)可以通過艾灸、遠紅外等照射等方法以溫通經(jīng)脈來緩解癥狀。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