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始于反戰,終于謀殺
原創 我是艾公子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
這兩句詩出自王昌齡被貶龍標(今湖南黔陽)時期寫的一首送別詩《送柴御史》。當時,詩人的朋友柴侍御正要從龍標乘船前往武岡(今湖南武岡)。
你與我之間,青山一路相連,共沐云淡風輕,我們在同一月下,又何曾分處兩地?
兩地山川阻隔,王昌齡舍不得好友老柴,以詩相送。有別于高適“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的豪爽灑脫,抑或王維“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的淡淡愁緒,王昌齡的詩雖同樣深情,卻不訴離傷。
然而,王昌齡此次貶謫經歷的終點,竟是一樁沒有事先張揚的謀殺案。
安史之亂中,年逾花甲的王昌齡為避戰亂,辭官離開貶所,北上還鄉,路過亳州時為刺史閭丘曉所殺。詩人豪情壯志的一生,以一場悲劇匆匆落幕。
▲安史之亂,改變了許多大唐詩人的命運。圖源/影視劇照
唐朝的歷史,一半在史書中,還有一大半在唐詩里。王昌齡最廣為人知的就是描寫當時邊關戰爭的邊塞詩,而這些詩歌的書寫肇始于其年輕時一段不羈放縱愛自由的邊塞之旅。
與大部分寒窗苦讀的學子一樣,王昌齡家境平平,用他的話說是“久于貧賤,是以多知危苦之事”, 也就是俗話說的,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從王昌齡存世的詩作中,可知他少年耕讀于山水之間,閉戶著書于南窗之下,曾經漫游于中原一帶,還向嵩山道士學過煉丹。
在科舉興盛的年代,知識分子大都心懷入仕的理想,這個志向高遠的年輕人卻不走尋常路,決意棄筆從戎,到西北邊塞建設祖國。
王昌齡匹馬戍邊河隴,行走于刀鋒邊緣,本來是想投身軍幕。這是當時不少文人的仕進之路,比如與他同時代的高適,就曾在名將哥舒翰的幕府任掌書記。但是王昌齡沒趕上建功立業的機遇,在他前往邊塞的數年內,邊境戰事逐漸平息,沒打過幾場大仗,突厥向唐朝認慫,遣使求和;吐谷渾內附,其酋率眾降唐;吐蕃與唐軍交戰沒有占到便宜,也暫且罷兵。這是國家的幸事,王昌齡只能算不太走運。
開元十三年(725年)秋冬時節,王昌齡東歸,投宿于扶風(今陜西寶雞)一家客舍。旅店主人正好是一個退伍老兵,自稱“十五役邊地,三四討樓蘭。連年不解甲,積日無所餐”,他跟王昌齡說,如今三邊皆無事,年輕人還是要從事于翰墨,靠科舉求取功名。
王昌齡聽老兵的話,收收心好好讀書,他不但能到邊疆扛槍,還是個學霸,兩年后就一舉高中,進士登第,步入仕途。
▲王昌齡畫像
王昌齡的西北之行并非一無所獲,正是這段旅程,讓他留下了不少大氣磅礴的千古名篇。
有學者考證,王昌齡出塞后,從甘肅靖遠東行沿黃河南岸過白草原,經干鹽池到李旺堡,然后南折沿清水河經蕭關到今寧夏固原,之后順官道而行返回長安。在這段別開生面的旅程中,他是盛世大唐中獨一無二的歌者。
王昌齡被譽為“七絕圣手”,他的七言絕句有極高的藝術成就,寥寥數語就將臨洮、玉門關、青海湖、樓蘭、碎葉等壯麗山河囊括于詩里,將后世讀者帶入對盛唐邊關雄壯氣勢的暢想中。我們在王昌齡情景交融的詩中,可以讀到唐玄宗時期古戰場的荒涼肅殺、邊關戰爭的滿目蕭然,與戍邊將士的艱苦卓絕。
他有一首詩被明人李攀龍稱為唐代“七絕壓卷之作”,堪稱大唐流行金曲、粉絲打榜NO.1,正是這首大家都能全詩背誦的《出塞》: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秦漢時的明月,依舊照耀著大唐的邊疆關塞,多少王朝興衰,戰爭仍不休,士卒們只能前仆后繼地奔向沙場。在描繪瑰麗壯美的邊塞風光和邊關將士的英雄氣概時,王昌齡同樣訴之以雄渾筆墨,如《從軍行七首》(其四):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有個導演說過,所有的戰爭電影都是反戰電影。優秀的邊塞詩實際上也飽含濃烈的反戰思想,以及對戍邊士卒的深切同情,王昌齡為邊塞風光所迷醉,也為邊疆將士的英勇所感動,可其邊塞詩并非贊美戰爭,而是向往和平,他反對一切不義之戰,譴責朝廷頻繁用兵的邊境政策。
這種反戰思想,在《從軍行七首》(其一)中表現得淋漓盡致:
烽火城西百尺樓,黃昏獨上海風秋。
更吹羌笛關山月,無那金閨萬里愁。
王昌齡不只是鋼鐵直男,還是個女權主義者,擅長寫閨怨詩,借閨婦的口吻進行細膩的心理刻畫,道出她們內心對殘酷戰爭的悲怨,如《閨怨》一詩:
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
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唐朝開、天年間脆弱的盛世泡沫中,邊塞戰火頻仍,百姓不堪其苦,其中隱藏著邊將野心膨脹的重重危機,而唐玄宗逐漸依戀于宮中的紙醉金迷,毫無警惕之心。
王昌齡寓論于詩,這些富有邊塞情調的篇章,是對唐朝軍事現實狀況的反映,似乎也早已預示著天寶十四載那場終結太平盛世的大動亂。日后掀起安史之亂的安祿山,正是利用唐朝的邊策在十幾年間平步青云,而他所謂的戰功,有些不過是欺上瞞下,通過誘騙奚人和契丹人的首領,在宴會上用藥將他們迷暈后坑殺,再將屠刀伸向無辜的平民,以此邀功請賞。
本文選自《唐詩里的風云史》(上下兩冊)
今日優惠價,喜歡可入手
▼
在政治上,王昌齡屬于張九齡一派,寫有奉贈這位賢相的詩篇,與他同樣有著清雅的名聲,善于直抒己見。但在朝堂之上,正直的品格往往會招來惡意的誹謗。這也導致這個汲汲于功名的書生,在科場得意后仍然未能一展抱負,而是一貶再貶,如他所說的,“得罪由己招,本性易然諾”。
別人在朝為官,要學著見風使舵,明哲保身,可王昌齡還是像早年寫邊塞詩一樣,將對政治的見解毫無保留地寫在詩中。在王昌齡所寫的五言古詩《宿灞上寄侍御玙弟》中,他幾乎直言不諱地批判朝政日非、國勢日衰的真相,“諸將多失律,廟堂始追悔”、“ 雖有屠城功,亦有降虜輩”、“明主憂既遠,邊事亦可大”、“公論日夕阻,朝廷蹉跎會”。
別人寫詩,就算再憤青也是借古諷今,王昌齡卻是直接開懟,他罵李林甫弄權,指責唐玄宗怠政,警告邊事復起。可這些大實話沒有挽回大唐帝國的隕落,只給自己帶來了無情的貶謫。
貶謫不能封住王昌齡之口,我們進一步咀嚼他的詩篇,可以感受到他的悲憤與感慨。一如他處江湖之遠時,寫給好友辛漸的詩中所言:“一片冰心在玉壺。”我的心,正如盛裝在潔白玉壺之中的冰一般清廉正直。
▲除了邊塞詩,王昌齡還擅長宮怨詩
王昌齡初貶嶺南,二貶龍標,長年的貶謫澆滅了他胸懷天下的熱情,卻給予了他似水綿長的友情。
有一個“旗亭畫壁”的典故,說是一日天降微雪,王昌齡與齊名的兩位詩人高適、王之渙,兜里沒多少錢,就到一家酒樓賒賬小飲,忽然間,十幾個美貌歌女登樓獻唱。
梨園伶人唱的都是當時名曲,盛唐詩人的作品最受樂工青睞,常被譜為樂曲,用現在話說就是流行歌。三位詩人都挺低調,主動避席坐在角落,擁著爐火觀賞表演。
王昌齡等三人打賭說,我們三人都有些詩名,可是一直未能分出個高低,今日趁此機會,我們暗地里看歌女演唱,唱到誰的歌詞最多,誰就算最優秀,如何?
話音剛落,一名歌女打著節拍,唱了一首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王昌齡伸出手指,在墻壁上畫了一道,說:“一絕句。”
緊接著聽到另一個歌女唱道:“開篋淚沾臆,見君前日書。夜臺今寂寞,獨是子云居…”這是高適的詩,他也小酌一杯,引手畫壁。
余音裊裊,繞梁不絕,第三個歌女又唱了一首絕句:“奉帚平明金殿開,且將團扇暫裴回。玉顏不及寒鴉色,猶帶昭陽日影來。”正是王昌齡的《長信秋詞》。王昌齡再次畫于壁上,頗為得意地說:“二絕句。”
隨后歌女又唱完了兩首詩歌,分別為高適和王之渙的作品,三人大笑。直到這時,店中眾人才發現三位作者在場,急忙以禮相待,請三人上座。寒冬之中,氣氛更加熱鬧,旗亭酒肆歡笑一堂,三人飲醉竟日。
在長安時,王昌齡曾與孟浩然交游,多年后在貶謫途中路過襄陽,幸運地與老孟重逢。他鄉遇故知,哥倆當然要痛飲一番,開開party。當時孟浩然身體抱恙,背上長了毒瘡,疽病尚未痊愈,本來飲食忌口,可再次遇到王昌齡,老孟心里一高興,多吃了點兒海鮮,結果舊疾復發,不幸逝世。
王昌齡心里苦啊,好不容易跟老朋友孟浩然吃頓飯,還眼瞅著他因饞嘴送了命。
▲孟浩然畫像
之后到巴陵(今湖南岳陽),王昌齡總算再逢喜事,遇上了另一個朋友李白,二人同樣是盛唐大咖,且都因遭謗議而仕途不順。英雄惜英雄,王昌齡揮筆寫下一首《巴陵送李十二》:
搖曳巴陵洲渚分,清江傳語便風聞。
山長不見秋城色,日暮蒹葭空水云。
分別之后,李白深深想念王昌齡,當聽聞他被貶到西南邊陲為龍標縣尉時,遙寄一詩表示安慰,即這首著名的《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誰也不知道,王昌齡這次貶謫,會迎來怎樣的命運。
他早已在詩中告誡當權者邊事危矣,可安史之亂這場風暴,最終還是攪動了天下,也將他推向了死亡。
關于閭丘曉殺害王昌齡的原因,早已成為千古之謎。史籍只留下只言片語,如“(王昌齡)以刀火之際,歸鄉里,為刺史閭丘曉所忌而殺”,卻不曾說閭丘曉是忌恨王昌齡耿介的性格,還是嫉妒他出眾的才華。
正義沒有遲到,閭丘曉不久就因自己的罪惡得到了制裁。
至德二載(757年),王昌齡遇害之時,一場空前慘烈的大戰正在睢陽展開,守城的官員張巡、許遠兵微將寡,面對叛軍攻城苦守數月。睢陽是江、淮之間的屏障,一旦失守,戰火將蔓延到江南。張巡等人深知其中利害,在彈盡糧絕的困境下甚至以人為食,也要死守這座城。
河南節度使張鎬火線上任,主持河南一帶軍務,得知睢陽危在旦夕,下令閭丘曉帶兵救援。閭丘曉為人貪婪自私,接到張鎬的信后擔心兵敗被追究責任,不顧國難當頭,居然帶兵原地逗留。等到張鎬率援軍到達前線時,睢陽已淪陷三日,張巡與部將三十六人英勇就義。全城軍民以慘痛的代價阻止安史叛軍南下,城破時全城只剩下400個活人。
張鎬早已聽說王昌齡被害,此時新賬舊賬一起算,更是怒不可遏,于是將誤期的閭丘曉召來。閭丘曉這時終于慫了,用上有高堂、下有妻小的經典理由,請求張鎬放他一條生路(“有親,乞貸余命”)。
張鎬正色道:“王昌齡的妻兒老小,誰來照顧?”(“王昌齡之親,欲與誰養?”)閭丘曉無言以對,隨后被張鎬下令杖殺。
王昌齡死于非命的慘案,至此總算得到一個讓人些許安慰的結局。
詩人年輕時獨自赴邊關,親眼目睹戰爭,并在詩中屢屢警惕戰禍,可他臨終前,還是看到天下蒼生陷于戰火之中,自己最終也死于逃難的路上。釀成這場災難的,是誰?
全文完,感謝您的耐心閱讀,順手點個在看讓我知道您在看~
參考文獻;
(唐)王昌齡著;李云逸注:《王昌齡詩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后晉)劉昫等:《舊唐書》,中華書局,1975年
(宋)歐陽修、 宋祁:《新唐書》,中華書局,1975年
俞平伯等:《唐詩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13年
畢士奎:《王昌齡詩歌與詩學研究》,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
李珍華:《王昌齡研究》,太白文藝出版社,1994年
原標題:《始于反戰,終于謀殺》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