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王衛翻盤了嗎
文 | 老魚兒
編輯 | 楊旭然
長期以神秘著稱的王衛,隨著順豐在2017年的上市一起走向臺前。與內斂時期不同的是,他必須和順豐一起,面對來自公眾和投資者急風驟雨般的評論乃至指摘。
對此王衛或許早有準備。但他可能沒有想到,在如日中天、市值漲破5300億元的2021年,他卻遭遇了創立順豐以來的最大危機。
2021年4月8日,順豐發布當年一季度業績預報,預報凈利潤虧損9-11億元。輿論一片嘩然,用網友的話說就是:“怎么也不能相信,順豐竟然會賠錢!”
當日順豐股價一字跌停,之后長期、連續下跌至今,市值相比最高時蒸發掉3000億元之多,跌幅高達六成。而且截至目前,股價仍沒有調頭向上的意思。
順豐控股股價表現(2021年1月至今)
其實回過頭看,順豐的頹勢并非毫無征兆。自2020年四季度開始,順豐的業務增速相比前兩個季度明顯放緩。這種趨勢延伸到了2021年一季度,并且進一步跳水,最終導致“慘案”發生。
王衛也第一次因為業績的壓力公開道歉,并表示:“這樣的事情不會再發生。”
如今,距離王衛表態已再過了一個春秋。似乎為了驗證老板的承諾已經安排到位,近期,隨著順豐“升級”事業的進展,不斷有喜訊傳來:
3月20日,順豐集團官方微信公眾號宣布,順豐航空圓滿完成鄂州機場實地驗證試飛;
3月18日,順豐2月份快遞物流業務經營簡報發布,營業收入同比增長41.11%;
2月18日,順豐1月份快遞物流業務經營簡報發布,營業收入同比增長53.27%;
再加上1月28日順豐控股發布的2021年業績預告。報告顯示,順豐2021年第四季度盈利24億-26億元,同比增長39%-50%;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為14.5億-16億元,同比增長41%-56%。
抬眼望去,順豐四季度以后的亮眼數據,與前三季度的困難形成鮮明對比。
基本面似乎已經向好,但反映在資本市場上,順豐的股價卻仍在跌跌不休。禍不單行,香港、上海的疫情也仍對企業的經營產生著貨真價實的影響。
這不禁讓人們疑惑:王衛真的翻盤了嗎?
01 不順風不順水
曾經順風順水的順豐,到底經歷了什么?
自2017年上市以來,2021年一季度是順豐的首次虧損。雖然沒有上市前的數據,但是據在順豐工作超過10年的老員工透露,2021年的這次虧損,也是他聽說的第一次業績虧損。
曾經順風順水的順豐,到底經歷了什么?
這要從順豐經歷的、快遞行業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內卷”開始說起。
眾所周知,得益于電商業的高歌猛進,中國快遞業迅猛發展。四通一達背靠淘寶成為快遞行業的主力軍,順豐、京東占據高端市場,極兔在拼多多“樹大根深”。行業的利益爭奪非常激烈。
尤其是極兔的入局,幾乎是本著“虧損兩年心態”,將價格戰打到了極致,以至于政府監管部門不得不出手制止。更值得玩味的是,在價格戰殺到天昏地暗的時候,相當多的消費者對于低價物流已經非常適應,以至于覺得理所應當。
快遞行業的價格戰已經持續多年
這種近乎失去理性的、殺敵八百自損一千的價格血戰,對于整個行業的生態環境是摧毀性打擊。順豐在這一輪競爭中是被動接受者的角色——重資產商業模式導致其降價空間有限,長期積累的品牌價值也決定其難以降價——最終陷入騎虎難下的局面。
其次是順豐有些“點兒背”,高投入的時期正好遭遇了疫情。
順豐基于未來業務增速預期而前瞻性開展網絡建設,從2020年四季度開始加大中轉場自動化建設,諸多固定資產的投入導致報告期內成本增加。在2021年第一季度,順豐控股營業成本較去年同期增加40.44%,研發費用較去年同期增加55.99%。同時,順豐控股為應對春節節前業務高峰,投入臨時資源(包括外包人力、運力和臨時場地等)都使成本增加。
但春季是疫情的高發期,高投入遭遇了疫情的無情影響。
受疫情影響,制造業企業的供應鏈普遍受到影響,進而會導致減產、物流訂單減少。順豐的主要用戶是B端用戶,在整個大環境的影響下,訂單萎縮對順豐造成一定壓力。
在消費者端,政府因防控疫情需要采取諸多交通管制、人流限制等舉措,造成快遞員等返崗困難,大部分城市社區目前就疫情防護采取封閉管理,限制了快遞員出入,對末端派送造成一定影響,無形中都增加了營業成本。
第三是順豐過去幾年的多元擴張步幅不小,消化吸收需要一個過程,甚至一些代價。
隨著2021年175.55億港幣收購嘉里物流(00636.HK)51.8%的股份,順豐已經通過“買買買”完成了對快運、冷運及醫藥、同城急送、國際和供應鏈等新業務的收并購。
嘉里物流的控股權是順豐又一次重大收購
數據顯示,2019年及2020年,順豐控股投資活動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140.49億元、-148.84億元。2021年三季度,其投資活動現金流量凈額進一步爆到-233.84億元。
與此同時,順豐2019年、2021年先后進行了大規模的融資。配合著自身業務產生的現金流,不斷投入新的業務和資產,相當于順豐正通過盈利的再投入和融資,把自己打造成了一個規模越來越龐大、經營覆蓋面越來越大的超級物流單體。
另據順豐同城在港股IPO時的資料則顯示出,2018年至2020年,順豐同城虧損持續擴大,虧損額分別為3.3億元、4.7億元、7.6億元,2021年一季度虧損2.1億元。顯然這也是一塊正在培育中、無法貢獻正向現金流的資產。
02 能否翻盤?
時間進入到2022年之后,順豐又繼續跌去了近三分之一的市值。
因為業績差而公開道歉,對于大多數企業家來說都是難以忍受的某種“恥辱”,尤其是已經習慣了接受贊美和追捧的明星企業家來說。
王衛這種自己家快遞員被打了都能帶去敲鐘的性格,是一定要“找回場子”的。
順豐的2021先抑后揚。在二季度實現了扭虧為盈,三季度利潤持續爬坡,四季度利潤實現了同比增長。2022年1月28日,順豐發布2021年的年度業績預告,雖然年度利潤同比仍有較大降幅,但總體趨勢已經回暖明顯。
王衛和公司高管們這樣復盤2021年的后三個季度:
首先是更加聚焦于核心戰略,強調業務價值貢獻及可持續的健康發展(潛臺詞:我們要干點能掙錢的、能長久干下去的主業);
第二是收入端,進一步提升收入質量,通過調整定價策略主動調優產品結構和客戶結構,經濟型快遞產品單票收入同比提升(潛臺詞:同行別打價格戰了,起碼我們是不會繼續參戰的);
第三是成本端,精益化成本控制效果得到顯現,前端使用科技動態預測客戶需求,后端精準匹配資源投入,并隨著速運、快運、倉網、豐網四網融通的推進,中轉場自動化設備升級,干支線線路整合優化,公司的營運操作效率穩步提升,從而改善整體效益。(潛臺詞:前期花的錢都是為了現在省錢。)
第四是自第四季度起合并嘉里物流聯網有限公司的業績(潛臺詞:呵呵,收購就是香)。
但是,對于這些解釋,資本市場給予了消極的反應,投資者信心不足。時間進入到2022年之后,順豐又繼續跌去了近三分之一的市值。
看起來,要想重新喚回外界的信心,王衛還需要祭出更多的殺手锏。筆者看來,關鍵的殺手锏有二。
第一是鄂州花湖機場。
鄂州機場對順豐的意義更是重大。在順豐規劃的物流帝國版圖中,鄂州機場是亞洲第一個、世界第四個專業貨運樞紐機場。未來順豐將以鄂州機場為核心,逐步打造覆蓋全國、輻射全球的中國“孟菲斯”。
鄂州花湖機場建設現場(湖北日報攝)
機場建成后,順豐將可以擺脫對其他機場和航空公司的依賴,在鄂州進行集貨分撥,提升貨機裝載率。根據公開測算,若裝載率提升10%,全貨機運輸成本將下降18%,帶動整體運輸成本下降6%。
此外,機場建成后,順豐航空將更加靈活地獲取優質航空時刻,保障時效進一步縮短。未來,航空當日達并非遙不可及;同時,長遠來看,鄂州機場將助力順豐完善全球航線網絡,拓展海外業務,構建順豐全球供應鏈網絡,實現對供應鏈各環節的自主可控。
第二個“殺手锏”正是順豐被看衰的多元業務。之前順豐業績暴雷,與重金投入多元業務不無關系。但作為一個大型的物流企業,順豐如果想要再上層樓,卻又必須從同城、冷運、快運、國際等新業務中尋找增量。這本身就是一個硬幣的兩面。
寄希望于這些“新秀們”挑起大梁,成為速運之外的第二極,也是順豐前期“戰略性虧損”的終極目標。
順豐的愿景一直是“成為值得信賴的、基于物流的商業伙伴”,從未把自己局限于一個快遞公司。快遞市場可能會有其增長的盡頭,但物流是一個永無止境的行業。
03 寫在最后
?
中國快遞行業的企業家群體中,“低調”仿佛成了一種必不可缺的逼格。四通一達的老板幾乎從不出聲,京東物流的CEO也很少被人提及。
也正是因為這種低調,導致了中國快遞業雖然規模龐大,但是企業家并不顯赫。在這個滿是低調的行業里,王衛以其傳奇的經歷,前瞻的視野,將幾個人的背包客發展成為超40萬人、世界前五的“快遞航母”,甚至可稱得上是中國物流業唯一一個明星企業家。
但是即便是像王衛這樣級別的企業家,在近10年來中國快遞行業的短兵相接后,仍顯焦頭爛額、步步驚心。中國快遞江湖的硝煙味道可見一斑。
總的來說,快遞行業在中國的發展符合市場競爭的必然規律,歷經了高額利潤期、過度競爭期,未來也將向壟斷競爭期演進。而物流更是一個滿是小散亂的龐大市場。面對從快遞領域殺入的大企業,幾乎沒有抵抗之力。
王衛選擇了這條其他快遞公司少有選擇的道路,也因此一度陷入艱難。但規律的力量是強大的,甚至不會以企業家們的意志為轉移。從這個角度看,王衛的成功翻盤,也只是時間的問題。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