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MIT迷你獵豹機器人,創奔跑速度新紀錄
文/陳根
在DARPA(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部分資助下,MIT開啟了獵豹機器人Cheetah項目。獵豹機器人從第一代開始便表現十分驚艷:它能自主跨越障礙物、實現每小時30 英里(約 48 公里)的高速奔跑。
在第一代獵豹機器人成功研發以后,MIT又對其進行了第二代、第三代的升級。其中,第三代獵豹機器人(Cheetah 3)是約90磅重的四足機器人,體型大約有一只成年拉布拉多犬那么大。由于采用的是腿式,而不是輪子,獵豹3能更好地在崎嶇地形行走,它的穩定性十分可靠,甚至能依靠三只腿保持平衡。
不僅如此,2019年,MIT的研究人員還在三號獵豹機器人(Cheetah 3)基礎上進行開發迷你獵豹機器人(Mini Cheetah)。迷你獵豹僅重20磅(9公斤),和一只金毛犬的重量差不多。小獵豹雖然體積較小,但它依然可以在經歷側踢時保持平衡。倒地后,也能夠自行爬起。
當時,迷你獵豹整體配有12個模塊化電動馬達,每條腿都配有動力髖關節(2自由度)和膝關節。馬達使用的是現成的廉價部件,而不是專門定制的昂貴設計模塊,其最大的關節速度為40弧度每秒。
近日,MIT研究人員再次宣布,他們研發的四足迷你獵豹機器人,打破了之前創下的最佳速度記錄——達到了 8.72 mph(14.04 km/h)。這項成績主要歸功于一套新穎的無模型強化學習系統,允許機器人自己找出最佳的跑步方式、以及適應不同的地形,而不再依賴于前置的人工分析。

具體來看,通常情況下,機器人都是在一套系統的指引下移動的。該系統會參考機械肢體是如何移動的,來分析并制作指導用的模型數據。但在實際應用中,這些模型往往效率低下、且在應對意外狀況時不夠全能。尤其當機器人已最高速度運行時,系統硬件更是面臨極限壓力,使得環境建模變得更加困難。
基于此,MIT 研究團隊選擇了一套獨特的“經驗學習”系統。MIT 的迷你獵豹機器人可以通過反復試驗來自主學習,而無需人工介入。在積攢了對不同地形的足夠經驗后,它便可在后續工作中自動改進其行為,甚至無需在現實生活中積累這方面的經驗。研究人員稱,通過模擬,迷你獵豹機器人可在靜止不動的三個小時內,迅速積累 100 天的經驗。
在研究人員發布的視頻中,這臺機器人在撞到障礙物后迅速繞過,以及自主學習適應濕滑結冰路面、以及松散的礫石山丘等地形。在一套簡單的神經網絡的加持下,它能夠對錯綜復雜的新環境展開相應的評估。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