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央媒評于歡案類熱點案件:司法與公眾“共振”才能“共贏”
于歡案二審宣判了,改判有期徒刑五年。
毫無意外,這則消息“霸占”了大家的手機屏幕。有人稱看到一錘定音的判決如釋重負,有人表白司法公信力Max,有人直呼正義不會缺席,有人提醒司法警惕輿論暴力,有人建議集結出版《影響中國的N個司法大案》……忽然感動,為在經歷各種反轉劇情之后,人們對司法公正依舊心懷期待;為在輿論風暴之后,絕大多數人依舊堅定地站在了法律的這一邊。
如何看待熱點案件層出不窮這種現象?如何評判中國司法的表現?司法者如何在輿論風暴中既保持定力又傾聽民聲?這些問題的答案關系到公眾對中國法治建設的信心,進言之,關系到中國法治建設前進的步伐。
當代中國經濟社會高速發展,利益格局激劇調整,熱點案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有時候確實令人產生“喘不過氣”“看不過來”的感覺。
必須看到,熱點案件是中國社會變遷大潮中的朵朵浪花,它們客觀存在著,不會因為人們的不喜而不發生,也不會因為 “捂著蓋著”而銷聲匿跡。完全可以預見,“引爆”輿論的焦點案件今后還會時有發生。
雖然我們不提倡“制造”“炒作”熱點案件,但是當它真的發生時,害怕或回避沒有用,也要多去看看它所具有的積極意義。
孫志剛案后,遣送站改為救助站,“收容”變為“救助”;“三鹿奶粉”案后,籌備多年的食品安全法正式出臺;呼格案、聶樹斌案等后,一系列防止冤錯案的制度出臺,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加速推進……
事實證明,一個案件越“熱”,代表著關注、相信法治的人越多,代表著公眾對法治的期待越大,它的正確處理對法治建設的推動力越大。
而這些,正是中國法治負重前行的力量。盡管如此,我們絕不期望多以生命為代價的熱點案件再次發生,社會的改進也絕不希望以公民付出權益乃至生命的代價去實現。然而,社會治理中遺憾卻又難免,當熱點案件真的發生時,我們還是真切地期盼正義更近一點,社會更完善一點,這樣的熱點案件更少一點。
不讓熱點變成痛點
存在即合理,不代表著可以對“存在”聽之任之。事實上,“一著不慎,全盤皆輸”,熱點案件的負面影響不容小覷。比如彭宇案,在被誤解和誤讀之后,造成了迄今難以挽回的“傷害”。
這些都在警醒司法機關和司法者,必須認真地分析案件“走紅”的原因,深切地體察社會公眾的廣泛關切,不讓熱點變成“痛點”。
躬身反省,查找“病根”,從司法裁判角度來說,司法判決轉變為輿論事件不外乎幾種原因:有的是裁判釋法說理不夠透徹清晰,讓人產生誤解;有的是案件審判過程不夠公開透明,導致外界質疑;有的是觸及道德倫理,引發道德評判;有的是現行法律規定與變化的社會現實脫節,等等。
因此,在人人擁有麥克風的輿論環境下,司法要充分認識到人民群眾法治理念的提升對司法公正提出的更高要求,要更加積極主動聽取和回應社會公眾意見,以嚴謹的法理彰顯司法的理性,以練達的情理展示司法的良知,以平和的姿態體現司法的溫度,最大限度地凝聚共識,讓人民群眾從內心認可并支持司法機關依法作出的裁判。
司法與公眾“同頻共振”
對比十年前和十年后的網友留言,我們發現“一邊倒”的留言已經非常罕見,更多的網友站在法律和理性的角度溫和建議,而不是讓洶涌的情意覆蓋法院的判決。
與之“匹配”,司法也沒有辜負時代和公眾的期待和要求。數以億計的裁判文書上網,每天上千場次的庭審視頻直播,中國的法庭盡管還有許多不如意的地方,但是門越敞越開。它還有一個宏大的目標:不僅是實現公平正義的殿堂,而且是全民共享法治精神的課堂。
在這里,司法堅持依法獨立公正審判,堅守司法公正的底線,關注社情民意,尋求法理情的有機結合,讓人民群眾對司法裁判有更多信任感,對權利保障有更多獲得感。在這里,公眾監督司法,逐步樹立證據裁判、人權保障、程序公正等法治觀念、法治意識、法治規則,成為法治建設的參與者和推動者。
正是通過這一堂堂法治公開課上,司法與公眾良性互動,增進互信 ,“同頻共振”推進法治前進。
(原題為《經歷于歡案們后 司法與公眾“共振”才能“共贏”》)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