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兵韜志略|美俄對抗加劇,美軍事重心將從印太轉向歐洲?
熱點新聞:據外媒報道,目前美國海軍“杜魯門”號航母與“圣哈辛托”號巡洋艦已經部署到了位于希臘的愛琴海北部。美方表示,此舉主要是為了確保土耳其海峽及其周邊地區的安全,若俄烏局勢升級,該航母編隊可確保戰斗機執行空中飛行任務。
點評:俄烏沖突爆發后,歐洲再次成為美國關注的重點。面對俄羅斯的軍事攻勢,美國聯合西方盟友展開了一輪新的對俄遏制行動,美國內對于外交政策應“重返歐洲”的呼聲也再次出現。但是,就美國目前的整體實力與戰略考量而言,同時在東西兩條戰線上進行軍力部署已經力不從心。到底是繼續“關注印太”,還是“重返歐洲”,成為當前對美國對外戰略的重大沖擊,身陷兩難選擇之中。從長遠來看,由于美國不會改變其“大國競爭”戰略,因此“印太”地區將仍然是美國全球戰略的重中之重,不會因為歐洲局勢的惡化而發生轉移。
“杜魯門”號航母。
確保對俄“海上封鎖”目標實現
俄羅斯在這次烏克蘭危機中表現出的堅定意志與快速反應,讓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從長期對俄羅斯的“偏見”中回過神來,重新認識到俄羅斯并不是不斷衰落的“二流”國家,而仍然堅定追求著作為大國的地緣政治目標。從俄羅斯希望達到的目的來看,不僅僅包括阻止烏克蘭加入北約,同時還有逼迫西方重置歐洲安全格局、讓北約從20多年來不斷東擴的戰線上退回的考量。
為了實現對烏克蘭的全面包圍,俄羅斯在海上方向也逐漸占據了優勢。目前,俄羅斯至少有3艘導彈巡洋艦在黑海和地中海地區,包括位于黑海的“莫斯科”號、位于意大利以南的“瓦良格”號,以及位于敘利亞海岸附近的“烏斯季諾夫元帥”號,克里米亞和亞速海均為俄方控制。而隨著沖突進程的不斷深入,俄戰艦甚至已經在烏克蘭的敖德薩附近游弋,如果敖德薩也“失守”,烏克蘭幾乎就要變內陸國了,這引起了美國等西方國家的高度關注。
從地緣位置上來看,土耳其海峽是連接黑海與地中海的唯一通道。黑海與地中海之間由土耳其控制的兩個海峽連接,分別是博斯普魯斯海峽和達達尼爾海峽。俄烏沖突爆發后,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表示,作為北約成員國的土耳其將行使《蒙特勒公約》所賦予的權利,監管軍艦過境博斯普魯斯海峽和達達尼爾海峽,并對外宣布,為防止危機升級,任何國家的軍艦都不能通過,實際上是關閉了這兩個海峽。
在這種情況下,為了確保對俄“海上封鎖”的目標實現,美國開始在黑海、地中海進行大規模的海上集結。此次在愛琴海北部部署的“杜魯門”號航母是美國第八艘“尼米茲”級核動力航空母艦,排水量可達10萬噸左右,主要裝備大黃蜂系列戰斗機等,艦載機數量有80架之多。而為它護航的“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圣哈辛托”號巡洋艦排水量超過9000噸,擁有128單元垂發系統,可發射遠程巡航導彈,火力十分強悍。此外,美國海軍“唐納德?庫克”號和“福雷斯特?謝爾曼”號導彈驅逐艦也已經進入波羅的海水域,另有五艘美國軍艦和一艘挪威水面戰艦在愛琴海以南進行了部署。從戰略意圖來看,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在土耳其關閉海峽后在黑海入海口部署航母打擊群,實際上是要直接堵住俄的“后門”,防止其強行“闖關”,同時以此威懾俄羅斯,施加更大的軍事壓力。
目前,俄在地中海和黑海部署了3艘“光榮”級巡洋艦。
繼續增強歐洲軍力部署力度
俄烏沖突全面爆發后,美國內出現了“重返歐洲”的呼聲。例如,美國前資深外交官麥金利撰文表示,美國過去20年與歐洲漸行漸遠是“目光短淺之舉”,目前外交政策的當務之急是重返歐洲。美國國防部也承認,在俄羅斯對烏開展特別軍事行動后,美國可能不得不重新考慮增加其長期駐扎在歐洲的軍事力量。
從實際軍力部署來看,過去一段時間美國也一直在加強向歐洲增兵的力度。目前,美國已經向波蘭、德國和羅馬尼亞派遣了6000名士兵,而在烏克蘭緊張局勢加劇后,美國又緊急向東歐靠近俄羅斯的區域部署了6架F-35A聯合攻擊戰斗機和32架AH-64“阿帕奇”攻擊直升機,分散到“北約東翼的幾個作戰地點”。其中,F-35A除了高超的隱身空戰能力外,還具備電子情報收集能力,可以針對俄羅斯沿其西部邊界和在鄰國白俄羅斯的軍事行動提供額外情報,對美國和北約在烏克蘭和鄰近地區持續執行任務的有人和無人駕駛“情報、監視和偵察(ISR)飛機”形成有力支撐。
此外,美國還在考慮進一步擴大在波羅的海關鍵國家的軍事部署。據美國國務院消息,日前國務卿布林肯在訪問立陶宛期間表示,將向立陶宛增派400名美國軍人,使得在該國的美軍人數增加到1000人左右,并使得輪流或永久駐扎在歐洲的部隊達到10萬人左右。此外,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米利也表示,美國將增加在立陶宛的軍事存在,派遣裝甲車、火炮和防空部隊。陪同米利訪問的美國陸軍第五軍指揮官約翰?科拉謝斯基將軍則稱,美軍將在立陶宛部署防空和反導雷達,M-109自行火炮,以及配備“毒刺”防空導彈的“復仇者”防空系統等。
除此之外,美國還在波蘭和羅馬尼亞部署了空中支援作戰中心,并且打算給予德國軍需和維修方面的支援。美國持續向歐洲增加軍力部署,其最終目的是利用烏克蘭危機來渲染俄羅斯威脅,一方面制造俄與歐洲國家的緊張關系,強化歐洲對美安全保障需求,另一方面也是為自身增加駐歐軍力提供更多的借口。
美“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配備了“戰斧”巡航導彈,具備很強的對地打擊能力。
不會改變“印太”戰略重點
作為全球唯一超級大國,美國為了維護自己的霸主地位,一直在極力打壓潛在對手,以此來維持自己的優勢。而隨著“印太”地區戰略地位和安全形勢的不斷變化,美國的戰略重心開始呈現從歐洲向印太轉移的趨勢。
拜登政府上臺后,更是在安全領域延續上屆政府所謂的“大國競爭”戰略,將“印太”地區列為優先方向。美國國會在2022財年中專門撥款71億美元支持“太平洋威懾倡議”,主要內容包括在關島建設一體化防空反導體系,持續拓展與“印太”地區國家的安全合作關系,將“印太”地區打造成鉗制西太的作戰支點和兵力集結整備區。此外,美國還通過出售武器裝備、開展聯合演訓等方式,增強印太地區盟友和伙伴作戰能力,其中包括和英國一起幫助澳大利亞建造8艘核潛艇提升澳軍遠洋作戰能力,開展美日聯合奪島演習,向日本自衛隊傳授奪島戰術等。
近年來,美大力提升印太地區的反導能力,圖為在阿拉斯加新建的反導預警雷達。
近年來,美軍還針對“印太”地區提出了分布式殺傷、敏捷戰斗部署等作戰概念,不斷強化第一島鏈內前沿威懾,加快第二、第三島鏈之間太平洋島嶼國家戰場建設,其核心思想是利用第二、第三島鏈之間數量眾多的島嶼實施廣域分布式作戰和“跳島”作戰,提升“印太”地區美軍的戰場生存能力。
俄烏沖突爆發后,美國與俄羅斯的對抗加劇。為了應對烏克蘭危機,美國在歐洲的駐軍不但不能縮減,反而要增加,因為如果不能在歐洲有效對抗俄羅斯,將暴露美國的軟弱和無法履行承諾。但是,由于美國國力的相對衰弱已經不足以支撐東西兩個戰略方向,如果持續將資源投入歐洲,勢必會分散對印太地區的戰略投入,使得美國似乎陷入了兩難的選擇。但是筆者認為,從長遠來看,“印太”地區將仍然是美國戰略的重中之重,這可以從近期美國采取的一系列舉措表現出來。
2022年2月,美國正式發布新的《印太戰略》,再次明確把印太地區作為美國的優先戰場,而對于歐洲,該戰略承認“歐洲日益增長的區域作用的戰略價值”,但要努力將歐洲融入到“印太”地區中。而據美媒消息,未來幾個月內,美國將與印太地區保持高層接觸。例如,3月28日至29日,拜登將出席華盛頓和東盟的特別峰會;5月,拜登還會出席美日印澳四國領導人峰會,這些都將展示出美方與印太地區保持接觸的高度意志。
此外,近期美國家安全委員會成員坎貝爾也表示,雖然現在美國向烏克蘭輸送資源,但這不會影響其會把更多的資源和政策放在抗衡影響力越來越大的“印太”地區上,美國在重視烏克蘭局勢的同時絕不放松對“印太”事務的關注,強調拜登政府和白宮都有著強烈的要維持美國在印太地區的存在感的意圖。這些都表明,美國在“印太”地區更重視的是未來潛在利益,以及在追求這些利益時所需要應對的“大國對手”,俄烏沖突并不會轉移美國在印太地區的戰略目標,無論歐洲安全形勢如何發展,“印太”地區仍然是未來美國關注的重點。
(兵韜志略是由南京大學亞太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凌云志為澎湃防務欄目開設的個人專欄,盤點近期重大防務事件,評點信息背后暗藏的玄機,剝繭抽絲、拂塵見金,兩周一期,不見不散)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