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河南13歲男孩打賞網絡主播2.4萬,花掉父親救命錢
在知道兒子打賞網絡主播花去2.4萬多元后,6月5日,禹州市順店鎮(zhèn)米莊村的苗先生在家里等待著,期盼對方會打來電話,把兒子打賞的錢退回。苗先生越來越不敢出門,怕被鄰居說來說去。
不久前,13歲的兒子迷上鬼步舞,并通過快手直播平臺向教舞的主播打賞,花掉了苗先生的治病錢。
苗先生得了肝腹水晚期,一個月藥費近萬元。
苗先生向直播平臺申請退錢卻杳無音信。
而被打賞出去的錢,他們是否有權拿回?
遭遇
13歲男孩迷上鬼步舞 花2萬多打賞主播
“買藥的錢都被拿去打賞了。”說起兒子小光(化名),苗先生又氣又急。苗先生患有肝腹水,一個月下來醫(yī)藥費近萬元。
苗先生說,5月底他用微信充值話費時發(fā)現不對勁,“微信里的一萬元就剩了2000多元。”他趕緊找人幫忙查找原因,竟然是在直播平臺打賞消費了。
苗先生一再追問下,小光說自己用父母的手機下載了快手直播平臺,學一種鬼步舞,給主播小明買禮物打賞,花了微信里的7000多元錢。
由于手機綁定了一張信用卡,這張信用卡里的1.7萬元也“未能幸免”,“算下來總共打賞2.4萬多元。”苗先生還拿出一沓消費清單向河南商報記者展示。
事發(fā)后,苗先生聯系該直播平臺,“想著是孩子做的,我們也都不知道,看對方能不能把錢退回來。”苗先生說自己聯系了幾次,卻沒能聯系上。
小光的母親告訴河南商報記者,小明聯系到她,表示愿意給苗先生捐錢治病,但對于打賞一事,則稱是自愿行為。小明在直播中表示,自己愿意捐錢給苗先生看病,但這不表示自己做錯了什么。
進展
快手直播平臺正調查該用戶的消費行為
6月5日上午,河南商報記者看到該直播平臺官微于6月3日發(fā)布的一則情況通報,通報顯示快手科技已注意此事并開展調查,通過調取該用戶在快手平臺上的記錄,查明該用戶曾向6位主播贈送虛擬禮物,該用戶注冊信息顯示為正常行為人用戶,在消費過程中是否存在異常,正在進一步調查。
隨后,河南商報記者聯系到該直播平臺北京總部,“快手在服務協議等條款中已表明和強調,不允許未成年人自行注冊與使用快手。”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員告訴河南商報記者,在涉及消費的功能中,快手只接受網銀、信用卡等需要成年人實名身份驗證的支付方式,以規(guī)避不受監(jiān)管的未成年人消費行為。
該工作人員稱,目前快手科技正在調查案例中涉及的用戶消費行為。如有證據證明本案例符合法律規(guī)定的退款條件,快手科技將迅速處理執(zhí)行。
律師
未成年人打賞出去的錢 其法定代理人有權追回
對此,河南予瑞律師事務所李華陽律師表示,十周歲以上不滿十八周歲的未成年人其行為能力是受限制的,超出其年齡、智力理解范圍的民事活動需征得其法定代理人的同意才能生效。此類的購買行為均屬于效力待定的行為,其與網絡直播平臺的合同屬于效力待定的合同,是否生效需要看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對于該行為是否認可,若其法定代理人不認可該行為,則該效力待定的合同轉為無效合同,其法定代理人有權向網絡直播平臺追回購買虛擬財產所花費的金錢。
提醒
父母要教會孩子 防范互聯網的風險
對于小光打賞一事,河南商報記者咨詢了某直播平臺從業(yè)人士小楊(化名)。直播平臺對于未成年人打賞是否都會有規(guī)定?
小楊說沒有,據其了解,除了YY、斗魚等極少數直播平臺可以直接用銀行卡(包括信用卡)在平臺支付充值以外,絕大多數直播平臺的支付系統(tǒng)都是依托于微信、支付寶、ApplePay等第三方支付系統(tǒng)。因此,無法知道綁定微信或支付寶賬號的銀行卡戶主到底是誰,就算返還也只能原路退回。
其實,類似的情況在全國各地也有發(fā)生。
據央視報道,2016年12月,家住上海市松江區(qū)的孫女士發(fā)現自己銀行卡上25萬元血汗錢不翼而飛,再三追問,13歲女兒小卞才承認,是自己偷用家長手機,打賞給了網絡男主播。
上海市信息安全行業(yè)協會副秘書長張凱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據我們初步調研,差不多在每個平臺有15%左右未成年人在觀看網絡直播,他們的安全意識相對來說是非常缺乏的。”
在移動互聯網普及的當下,父母對孩子的監(jiān)護面臨新的挑戰(zhàn)。
也有業(yè)內人士表示,在移動互聯網普及的當下,父母要關心孩子在互聯網上的種種行為,教會他們防范互聯網的風險。同時,家長也要學習互聯網的風險知識和案例,引導孩子養(yǎng)成健康積極的互聯網使用習慣。
(原題為《禹州13歲男孩迷上鬼步舞 打賞網絡主播花掉2.4萬》)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