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當代年輕人有多接受閃婚?
大s又結婚了,當然再婚并不意外,娛樂圈再婚也是常見的事情。但令人震驚是的大s再次選擇閃婚。從再次接觸初戀對象到決定再婚也只用了三個月時間。當然大家一定會聯想到大s與汪小菲當年認識21天就結婚的“佳話”了。
那么閃婚是不是已經成為年輕人的一個趨勢了呢?因為很難獲得實際的閃婚數據,我們只能通過抽樣調查來看待當代年輕人對閃婚的態度。
中國人民大學家庭與性別研究中心2021年在高校范圍內開展了一次有全國代表性的大學生萬人調查,其中詢問了大學生對9種非傳統婚育行為的態度(1為完全不接受,5為完全接受)。受訪大學生平均年齡為21.34歲,出人意料的是,大學生們對于閃婚的接納程度似乎不高,平均得分僅為1.14,有44.26%的大學生堅決反對閃婚(得分=1),僅9.95%的受訪者比較支持閃婚(得分≥4)。這個支持率甚至落后于“不婚”和“丁克”等普遍被認為更極端的婚育選擇。
1、對于閃婚的接納度?
相較于其他非傳統的婚育行為,閃婚無論在支持榜還是在反對榜的排名都比較靠后。圖1用粉色描繪了大學生的支持榜,圖2用藍色描繪了大學生的反對榜。
結果表明,閃婚同時位居支持榜和反對榜的第六名,顯示出大學生們對于閃婚的顧慮——既不嚴厲地抗拒閃婚、又不積極地接納閃婚。
究其原因,還是在于閃婚兼具了情感的感性和婚姻中的理性。隨著個體主義興起,婚姻自由觀念的深入人心,婚姻很大程度上成為個人自身決定的事情。但另一方面,婚姻的穩定性仍然是當下大學生們所追求的。破壞婚姻忠誠度的“開放性關系”以及在部分人眼中是輕率的婚姻締結方式——“閃婚”,還是難以取得普遍的認同。
圖1 大學生對于非傳統婚育行為的支持榜
圖2 大學生對于非傳統婚育行為的反對榜
2、誰更能接納閃婚?
根據2021中國大學生婚育觀萬人調查結果,隨著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升,女性比男性更能接受閃婚。原生家庭受教育程度越高者,越能接受閃婚。若以家庭每月供給的生活費額度作為經濟支持的衡量指標,家庭經濟支持越高者,越能接受閃婚。在學校類型上,雙一流本科對于閃婚的接納程度最高。在地區類型上,東部地區的大學生對于閃婚的接納程度最高。
圖3 不同性別的大學生對“閃婚”的接納度
圖4 原生家庭受教育情況與大學生對“閃婚”的接納度
圖5 原生家庭生活支持情況與大學生對“閃婚”的接納度
圖6 不同學校類型的大學生對“閃婚”的接納度
圖7 不同地域的大學生對“閃婚”的接納度
3. 閃婚的興起
閃婚的興起說明婚姻締結的基礎越來越強調情感和人際吸引的層面,而責任的層面越來越淡化。而以大s為代表的都市人群對于閃婚的接納,李銀河指出,這和她們在經濟上的獨立性和思想上的開放性是成正相關關系的。閃婚的一大特點就是將婚姻視為個人行為。在閃婚中,個人的認知與情感是決定性因素,而傳統意義上的家人參與擇偶過程被淡化和邊緣化了。據說大s的保密工作做得極好,在完成結婚登記之后才告知S媽和小S。這兩位家人聽聞當場愣住,震驚不已,下巴都快掉下來。
在這個意義上,閃婚意味著家庭成員特別是父母在很大程度上對于子女的婚姻行為不再擁有那么重要的地位。閃婚,體現了個人在家庭關系中的獨立性。
每個時代的兩性交往模式和婚姻模式,其背后總有一個價值與觀念體系作為支撐。“閃婚”現象的出現也蘊含著社會文化的變遷。傳統的婚姻觀多定義為責任,它是兩個家庭的結合,在婚姻的過程中需要互相仔細審查,還要求門當戶對。而在“閃婚”中,婚姻變成了一種個人的行為。男女雙方自主決定,不必媒妁之言,也無須恪守父母之意。婚姻本身被化繁為簡,從理性的責任走向感性的浪漫。
對于青年而言,他們正處于自我意識的產生時期,也得到了社會的包容。“閃婚”背后是一種自由的呈現,比如經濟自由、個人決定自由、生活方式自由等等,從而在婚戀上體現出自主性、開放性、實際性。尤其對于女性而言,在當下,她們能夠遵循自己的意愿、自己的標準來選擇婚姻對象,婚姻自主權得到了法律的有力保障。在大s的婚姻實踐中,我們看見婚姻正在成為一種自我追求、自我適應的體現。
從全國大學生調查中女性對閃婚更加開放的態度似乎可以驗證,隨著性別平等意識納入決策主流,女性加大了對自我地位的反思,加強了在自我觀念上的覺醒。強調情感體驗的新型婚戀觀正在萌芽,這不僅是女性在婚姻自主權上的有力證明,也反映出兩性在對待婚姻的觀念上日益走向開放。
4. 對閃婚的保守
然而故事的另一面,我們也需要解釋為什么青年對“閃婚”的態度相對“不婚”和“丁克”更加保守。這也是風險社會對個體婚育選擇的一種形塑。如果說那些選擇“不婚”和“丁克”的個體,某種意義是對現代社會婚育可能帶來的一種不確定性的反抗,那么“閃婚“事實上是增加了婚姻的不確定性及其所帶來的風險。在風險社會的壓力感知下,即便“感情充沛”的年輕人,有時也不得不對理性“低頭”。
最后的最后,我們可以從大s的故事中可以學到什么呢?當然是不要輕易刪前任的電話和換自己的電話!
參考文獻
[1]黃火明.青年“閃婚”現象的社會學探析[J].中國青年研究,2007(10):16-19.DOI:10.19633/j.cnki.11-2579/d.2007.10.006.
[2]張杰.“閃婚”與“啃老”——“80后”理性行為背后的文化邏輯[J].青年研究,2008(06):34-37.
作者: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博士生 鄭葉昕
中國人民大學家庭與性別研究中心 李婷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