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哈利評城|特色小鎮的“特色”從何而來
特色小鎮是目前城市規劃和房地產開發領域里的流行詞。2016年,政府下發通知,要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特色小鎮培育工作,重點促進農村地區經濟發展,縮小城鄉差距,提高當地人民生活水平。
2016年7月,住房城鄉建設部發布的這個政策備受關注。它要求各省自行推薦小鎮并提交發展方案,同時有關部門也會為它們提供專項基金,旨在幫助現有或新建小鎮進行產業升級,對當地文化遺產和自然資源進行商業開發。
過去幾十年,大批農村人口進城務工安家,導致城鄉發展越發不平衡。原則上,建設特色小鎮是為了鼓勵產業創新,增加現有或新建小鎮的吸引力,使它們有能力和繁榮的大都市進行競爭。
此政策計劃到2020年,培育1000個左右的特色小鎮。其中有一些已建成。
特色小鎮的定位是“一鎮一業”,也就是一個小鎮主攻一項特色產業。希望通過此政策增加經濟活力,為小鎮居民創造新工作。這也是當前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升級下的“新常態”。 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總規劃師、規劃院院長沈遲在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表示,培育特色小鎮的主要是為了給小鎮創造條件來參與到市場化競爭中。
到底什么叫“特色”?網上提到各種關鍵詞,比如美麗、迷人、獨特、多樣化、有活力、和諧、宜居。特色小鎮要產業升級,創建創新平臺來發展新型經濟,變得有競爭力。除了強調新興產業,教育、科技產業也是重點發展目標。同時此政策也是為了促進傳統文化和旅游業的發展。
根據政策要求,發展特色小鎮要“尊重當地地貌”,“保護自然生態環境”,但現實往往不是這樣。比如紹興的越城黃酒小鎮,臺州的路橋沃爾沃小鎮,平陽的寵物小鎮,湖州的美妝小鎮,慶元的香菇小鎮。在浙江,甚至還有以無人機和巧克力生產為特色的小鎮。總之產業類型十分豐富。盡管大多數小鎮坐落于城郊或農村地區,當然也有城中村。以上這些特色小鎮的主要目的,都是通過創建鮮明的品牌形象來吸引投資者。
平陽寵物小鎮其實城鎮專注發展某項產業在中國并不是新概念?!耙绘傄粯I”的特色小鎮發展戰略至少有和單位系統一樣長久的歷史。從事同行業的一群人聚居到一個社區,彼此關聯其實就是一種形式的單位。過去幾十年來,浙江和江蘇一大特色就是擁有數不清的專注于某一產業的村莊和鄉鎮。
那特色小鎮到底應該是什么樣的呢?根據官方媒體的報道,理想的特色小鎮應該是小型的,有相匹配的適宜步行的街道,沒有高樓大廈,不刻意建成旅游景點,與當地地貌和生態環境相協調。這聽起來挺像上世紀80年代在美國開展的反郊區蔓延的“新城市主義運動”。許多杰出建筑師都參與了這場運動,包括安杜勒斯·杜安尼(Andres Duany),伊麗莎白·普拉特贊伯克(Elizabeth Plater-Zyberk)和彼得.卡爾索普(Peter Calthorpe)。然而,這兩者間的主要區別是,特色小鎮運動主要關心經濟功能,而不是建筑表達或城市生活品質。盡管第一階段的“特色小鎮”成果創造了某種完美生活的典范,但主要滿足的是觀光客和少部分幸運者,而不是大多數的本地居民。
我目前看到的一些案例都建起了仿古建筑,可是與當地自身地貌和建筑風貌沒什么關系。這只是為了吸引盡可能多的游客,卻忽略了當地的空間布局,及現有的社會文化和經濟價值。這也印證了特色小鎮的“特色”取決于經濟功能,而不是空間形態。當然,這些都是我對特色小鎮目前留下的印象。甚至一位同事拿特色小鎮和購物綜合體、奧特萊斯購物中心相比,它們都像天外來物一樣,與腳下的土地沒有什么歷史和空間的聯系。
像其他流行詞,比如生態城市、智慧城市一樣,特色小鎮聽起來很令人激動,但人們可以用各種各樣的方式來詮釋它。通過對多個進行中的項目的觀察,我發現這個詞似乎主要用來給新開發立名目,吸引投資。這樣的目的當然無可厚非,但對于縮小城鄉差距沒什么幫助,也無法給當地的景觀和生態環境增值。當然農村地區的新開發能創造新的工作機會、刺激當地經濟,但是也需要尊重當地的自身地貌、生態環境、社會文化和經濟現狀,并在此基礎上,想辦法為它們增值。
目前看來特色小鎮吸引的主要目標人群是一小部分高收入群體。這些人才能負擔得起生活在綠化優美的環境中(盡管是人造的)。這些地方周圍有便利的生活設施,但離核心都市區仍然驅車可達。還有一個問題,這些新型小鎮的開發是否能真正釋放擁擠都市的壓力,因為在大城市控制生活成本和維持生活質量變得越來越不容易。目前為止,特色小鎮似乎更像是推進農村城市化的工具,而不能使當地資源增值、提高當地人民生活質量。
那么,怎樣才能讓特色小鎮更可持續地發展呢?也許需要從當地深入的調研為起點,尊重當地文化和生態系統,并把本地價值自然地融入特色小鎮未來的新開發中。相比引進外來的主題或生造奇怪的品牌,每個小鎮根據當地具體情況量身定做自己的發展方案,才能更好地促進多樣性,增強競爭力。
(作者系同濟大學建筑與規劃學院講師、獨立城市設計師,著有《上海新城:追尋蔓延都市里社區和身份》。本文編譯自sixth tone)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