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戰史記︱德援、蘇援、美援:抗日戰爭期間的外國援助
各取所需的德國援助
從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德國遭到了戰勝國嚴厲的制裁,而同一時期的中國也因軍閥混戰被國際社會施以武器禁運。中國有德國需要的廣闊市場和豐富資源,德國則有中國所欠缺的先進軍事思想和技術,于是雙方一拍即合,從1920年代開始,中德就開始了早期的軍事合作。1933年希特勒上臺后,德國開始全面整軍備戰,特別需要鎢、銻、錫、鋅、鎳等稀有金屬,而中國則是這些稀有金屬的生產大國,于是雙方的軍事合作進一步深化。
德國對中國的軍事援助可以分為硬件、軟件兩大部分。硬件方面,中國從德國引進了大量軍事裝備,武裝了30個德械師——所謂德械師的叫法其實是后人起的,當時正式的名稱是調整師——據不完全統計,就有83輛坦克、44門150毫米榴彈炮(炮彈5萬發)、96門105毫米榴彈炮(炮彈10萬發)、14門75毫米要塞炮、650門27毫米戰防炮(炮彈55萬發)、800門82毫米迫擊炮(炮彈190萬發)、300挺13.2毫米高射機槍(子彈500萬發)、5900挺機槍、3萬支駁殼槍(子彈4000萬發)、3000萬發鋼芯步槍子彈、1億發普通機步槍子彈,還有最著名的M35鋼盔約40萬頂、步兵子彈盒60萬個……截至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前,德國累計給中國提供了10億馬克貸款,中國從國外進口武器裝備有83%來自德國。
佩戴德式M35鋼盔的德械師是抗戰初期最精銳的中國軍隊
軟件方面,先后有135位德國軍事顧問來到中國,他們以高超的素質、踏實的工作、嚴謹的作風,在幫助中國軍隊提高戰斗力、提高軍事素質和向現代化過渡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別是第四任總顧問亞力山大·馮·法肯豪森在1935年7月提交的《關于應付時局對策之建議書》中,分析了中日開戰之后日軍的進攻方向和戰略部署;準確預言了日軍的進攻鋒芒將會直抵武漢,并提出了中國的作戰方案,為將來長期抗戰擬訂了總戰略;他還提出了“持久抗戰”和以四川作為抗日“最后防地”的兩大設想。這些建議對兩年后爆發的全面抗戰,具有巨大的指導作用。
第四任德國總顧問法肯豪森
全面抗戰開始之后,在初期的淞滬會戰、南京保衛戰、臺兒莊大捷、武漢會戰等重大戰役中都有德國軍事顧問的參與和指導,以至于當時英國駐東京大使就說:“事實上,是德國人在組織中國的抗日戰爭。”一些西方媒體更是把淞滬會戰稱為“德國式戰爭”。
1936年11月,德國和日本締結《反共產國際協定》,德日正式結盟。因此在日本的一再要求下,德國于1938年停止了對中國的軍事援助,召回了全部軍事顧問。對于不愿回國者將以“以叛國論處”,除了極少數顧問堅持留在中國外,法肯豪森率等大部分顧問回國,行前法肯豪森特意向中國保證,決不向日本泄露中國的軍事機密。
正是德國的軍事援助,使中國的整體軍事實力有了很大提升,在全面抗戰的初期能夠有效抗擊日軍的進攻,打破了日軍“三個月戰勝中國”的幻想。
雪中送炭的蘇聯援助
1937年7月,全面抗戰爆發,一個多月后的8月21日,中國和蘇聯就簽署了《互不侵犯條約》。9月,蘇聯開始向中國提供軍事援助。由于當時中國幾乎沒有什么外匯儲備,也就沒有能夠支付購買武器裝備的資金,所以蘇聯給予中國三次援華軍購貸款:1938年3月的5000萬美元、1938年6月的5000萬美元以及1939年6月的1.5億美元,但第三筆后來因為蘇聯中斷了援助而沒能全部落實,最終,蘇聯實際提供了1.731億美元的軍購貸款,中國用這筆資金向蘇聯購買了飛機1285架、坦克82輛、火炮1317門、汽車1550輛、機槍14025挺、子彈16450萬發、炮彈100萬發、航空炸彈82300枚以及發動機、航空燃料等軍需物資。
這些貸款的年利率為3%,大大低于當時國家之間通行的6.5%的貸款年利率,而且蘇聯出售給中國的武器價格基本都是按照市場價的八折來計算,確實是比較優惠的。根據雙方的協定,中國用茶葉、桐油、礦產金屬原材等實物折價來償還,從1942年起每年償還1000萬美金,到1949年國民黨敗退臺灣的為止,總共償還了約8000萬美元。
裝備蘇式武器的中國軍隊
同時,蘇聯也向中國總共派出了約500名軍事顧問和200名技術專家,這些顧問和專家對于中國軍隊的作戰、正規化建設和掌握先進裝備都有極大幫助,經過蘇聯顧問培訓的中方人員就有將近10萬人,其中大部分都成為抗戰中的骨干力量。
此外,蘇聯還派出了3665人直接參戰,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蘇聯志愿援華飛行隊,累計有1091名飛行員,裝備1250架戰斗機、220架轟炸機和100架教練機,取得了擊落擊毀日軍986架飛機的輝煌戰績,蘇聯也有211人在作戰中犧牲。
蘇聯派出的志愿航空隊
蘇聯對中國的軍事援助到1941年就逐漸中斷了,不少人都認為是由于1941年6月22日德國入侵蘇聯,蘇聯自顧不暇才中斷的。實際上,從1941年4月蘇聯和日本簽署《蘇聯日本中立條約》后,蘇聯的軍事援助就停止了。
盡管蘇聯援助中國功利性較強,主要是想通過援助中國來牽制日本,使日本無力進犯蘇聯,避免陷入和德國、日本兩面作戰的困境,所以一旦和日本達成了中立條約,蘇聯就立即終止了對中國的軍事援助。但是不可否認的是,蘇聯是在中國最困難的時候提供了援助,特別是當第一批蘇聯援助的作戰飛機抵達時,中國空軍還能升空作戰的飛機已經不足30架。蘇聯援助的其他武器差不多裝備了40個師,對于正與日軍浴血苦戰的中國軍隊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蘇聯的援助用“雪中送炭”來形容是并不為過的,正是有了來自蘇聯的這些援助,中國才熬過了抗戰中最艱難的歲月。
飛越千山萬水的美國軍事援助
說到美國的軍事援助,首先就要提到名聞遐邇的“飛虎隊”——美國志愿援華航空隊。“飛虎隊”由陳納德于1940年10月在美國聯系落實援助飛機、招募飛行員和地勤人員,1941年8月正式組建,所裝備的100架P-40戰斗機是美國根據《租借法案》援助中國的,人員全部都是以雇傭的方式招募而來,飛行員月薪600-750美元,每擊落一架日軍飛機還有500美元的獎金。為此,羅斯福總統還在1941年4月簽署了一項秘密命令,允許美國陸軍航空兵、海軍航空兵和陸戰隊航空兵“退出現役”參加志愿援華航空隊。
從1941年12月至1942年7月,“飛虎隊”以100架戰機的實力與日軍作戰,確認擊落日機286架,自己損失飛機50架,飛行員22人,成為空戰史上的一段傳奇。
美國志愿航空隊的“飛虎隊”標志
雖然30年代美國國內孤立主義盛行,民眾普遍反對介入歐洲和亞洲的戰爭,但經過羅斯福等具有遠見的政治人物的努力,美國于1941年3月通過了《租借法案》,授權總統可以以出售、交換、轉讓和租借的形式向對美國安全具有重大意義的國家提供武器、軍用物資、糧食等任何軍需品。
5月,美國宣布《租借法案》適用于中國,為援助中國取得了法律依據。5月18日,第一批包括300輛汽車在內的價值110萬美元的援華物資就從紐約運往中國。此后,美國援助的武器裝備開始一批批運往中國。但1942年3月,日軍占領緬甸,中國和國際社會聯系的最后一條運輸線——滇緬公路被切斷。于是美國開辟了從印度飛越喜馬拉雅山脈到中國的“駝峰航線”,采取空運方式向中國提供援助物資。美國投入的運輸機從最初的142架到1945年9月的629架,每月空運量從最初的200噸到最后的8萬噸,總共進行了8萬架次的空運,飛行時間高達150萬小時,共運送各種物資約73萬噸,人員約3.3萬人。在歷時三年五個月的駝峰空運期間,美軍總共損失了468架飛機,空勤人員約1500人。
美國開辟駝峰航線向中國空運援助物資
在整個抗日戰爭期間,美國援華物資總計約8.46億美元,其中槍炮彈藥、飛機、坦克、車輛、船艦及各種軍用裝備價值約為5.17億美元,其余為工農業商品和各類勞務開支。由于美國采取“先歐后亞”的戰略,對中國的援助物資僅為全部480億美元《租借法案》援助物資的1.7%,不但遠遠低于給予英國的270億美元和蘇聯的110億美元,甚至都不如援助自由法國的23.7億美元。但是橫向對比,美國的援助卻是所有國外援助中最多的,對于中國能夠堅持抗戰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另外,派往中國的美國軍人,包括軍事顧問和作戰人員,截至1945年8月已經達到約6萬人。接受美國訓練和裝備的中國軍隊約有30個師,這些部隊成為抗戰后期中國軍隊的中堅,為最后戰勝日本發揮了巨大作用。
鮮為人知的美國經濟援助
相比美國的軍事援助,美國的經濟援助就更加鮮為人知了。
1937年7月,全面抗戰爆發。僅僅一個星期后的7月中旬,美國就向中國提供了5000萬美元的貸款,中國以每盎司0.45美元的價格把存放在美國準備作為貸款擔保的6200萬盎司白銀出售給美國,再用這筆資金購入黃金,將黃金存入美國聯邦儲備銀行來作為擔保。這是全面抗戰爆發后中國得到的第一筆,也是此后一年半時間里得到的唯一一筆貸款。也有人認為這是中國是在用自己的錢,美國不過是順水人情而已。但是6200萬盎司白銀在當時最多不過價值2800萬美元,用2800萬抵押拿到5000萬貸款,在商業社會中幾乎是不可能的,通常擔保物的價值要大于借貸金額,所以美國這筆貸款明顯是帶有援助性質的。
隨后,美國在1937年7月到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的四年多時間里,大量收購中國的白銀,僅在1937年到1938年的一年間就收購了3.12億盎司,總價值達到了1.572億美元。同時,美國還放棄了在《中美白銀協定》中要求中國必須保持貨幣準備金的25%是白銀的規定,以放寬對中國出售白銀的限制。另外,美國甚至把舊金山造幣廠為中國已經鑄造好的300萬盎司銀元也都收購了。這些毫無疑問都是對中國抗戰的大力支持,正如倫敦的報紙所說:“以好價錢收購中國白銀是美國政府既能幫助中國,又不刺激日本,還能避免國會與最高法院麻煩的少數好辦法之一。”
中國實行銀本位金融制度,美國購買中國白銀也是在經濟上援助中國的好辦法
全面抗戰爆發后,中國除了在戰場上節節失利,經濟上的危機也非常嚴峻,由于龐大的軍費支出,還要應對日本的金融侵略,財政狀況已經極度惡化。
1938年9月,中國派出在白銀協定談判中表現出色的銀行家陳光甫前往美國洽談借款事宜。熟悉中美雙方經濟情況的陳光甫建議采用桐油作為抵押品,因為桐油是軍需物資,屬于戰略原料,即使是反對援華的孤立主義人士也無法反對這個提議,更重要的是桐油是中國當時最大宗的出口產品之一,可以爭取到較多的借款。同時,考慮到美國在政治和外交上不愿意過分刺激日本,還提出中國政府在國內開設復興商業公司收購桐油,在美國開設世界貿易公司向美國進出口銀行借款并代為出售桐油,并由陳光甫同時擔任兩個公司的董事長。這樣就更加凸顯商業化,淡化了政治性。1939年2月,中美簽署協議,美國在1939年6月底前提供2500萬美元貸款,年息4.5%,中國在五年內向美國出售22萬噸桐油作為償還。
為中國爭取到貸款的銀行家陳光甫
桐油借款是抗戰期間中國用國內的原料產品為抵押得到的第一筆貸款,主要是用來修繕中國獲取外援的生命線滇緬公路和購買運輸用的卡車,更重要的是打開了美國經濟支援的大門,意義非比尋常。
1939年10月,桐油借款的資金基本用完,中國再度面臨財政窘迫的情況,于是國民政府指示陳光甫再次與美國談判,爭取第二筆商業貸款。這回陳光甫提出用中國出產的5萬噸錫作抵押,借款7500萬美元。1940年4月,雙方達成協議:美國在1941年6月底前提供2000萬美元貸款,年息4.5%,中國在七年內出售4萬噸錫用來償還。
雖然美國有商業貸款不能購買軍需物資的規定,但實際上這兩筆貸款中都有相當部分用來購買中國最急需的軍需物資。
1940年6月,在日本的壓力下,法國關閉了滇越鐵路,英國關閉了滇緬公路,也使越來越多的美國民眾看清了日本侵略成性的本質,越來越多的人都同意援助中國,就連一貫反對給中國貸款的國務卿赫爾也同意再向中國提供新的貸款。9月23日,日本入侵法屬印度支那北部(今越南北部),當晚赫爾就通知美國進出口銀行,立即安排給中國2500萬美元的新貸款。10月,雙方達成了借款協議:美國在1940年12月底前向中國提供2500萬美元貸款,年息4%,中國將在五年內出售鎢砂來償還。
而且這次借款和之前桐油借款、華錫借款不同,徹底拋去了原來商業化的掩飾,由中國政府直接出面,美國表達出來支持中國的政治信號已經再明確不過了。而且這筆2500萬美元中的大部分都用來購買軍需物資,其中258萬美元更是直接購買輕武器。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中美雙方修正了鎢砂借款的有關條文,此后中國用來償還的鎢砂款項減免75%,此前中國只償還了大約8%,所以最終這筆2500萬美元的借款,中國總共償還的還不到750萬美元。
1940年3月,汪偽政權成立,同時日本也在加緊誘降重慶國民政府,中國的抗戰陷入最困難的低谷期。羅斯福認為如果不給予中國必要援助,中國很可能支持不下去而與日本媾和,所以必須采取緊急措施援助中國。11月30日,羅斯福發表了將對中國進行財政援助1億美元貸款(其中5000萬美元為平準基金貸款,5000萬美元為商業貸款)的聲明,同時還宣布將給予中國500架飛機和其他物資的援助。而這天正好是日本和汪精衛簽署《基本關系條約》、正式承認汪偽政府的日子。美國的財政援助,對于低迷的中國來說,絕對是一劑振奮民心的強心劑。
1941年2月,雙方簽署協議,美國在1941年12月底前向中國提供5000萬美元貸款,年息4%,中國將在七年內出售價值6000萬美元的鎢、銻、錫等礦產原料來償還。太平洋戰爭爆發后,中美雙方對金屬借款協議進行了修正,出售銻礦石的還款全部免掉,出售鎢、錫礦石的還款減免75%,最終這筆5000萬的金屬借款中國實際只償還了250萬美元,幾乎變成了贈款。
1941年4月,雙方又簽署了5000萬平準基金貸款協議,但是暫存在美國銀行,原則上非有急需,中國每月支用不超過500萬美元。
中國財長宋子文(左)和美國財長摩根索簽署平準基金貸款協議
就這樣,美國在1941年12月正式參戰前給予中國的財政援助,除了購買中國的白銀之外,從1937年的黃金抵押貸款,再到1938年的桐油借款,1940年的華錫借款、鎢砂借款,最后是1941年的金屬借款和平準基金貸款,不僅借款的條件越來越優惠,而且政治意義越來越彰顯。在具體金額上,六次貸款本金總共2.4億美元,中國償還了1.245億,其余1億多美元就等于是變相的贈款了。
此外,美國在參戰后的1942年向中國提供了5億美元的貸款,用以穩定中國的戰時財政。
對于美國的經濟援助,其意義不弱于軍事援助。1938年初,中國經濟最富庶的江浙滬地區就相繼淪陷,到1938年10月,武漢、廣州也相繼淪陷,中國退守貧瘠的西南大后方,還能堅持接下來的七年抗戰,如果沒有美國的這些貸款援助,幾乎是不可能的。與之形成鮮明對照的是解放戰爭,國民黨在占據著長江以南經濟最富庶的廣大地區的情況下,僅僅打了兩年多的時間,經濟上就全面崩盤了,由此就可以看出抗戰中美國經濟援助的重要性了。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