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譯制片配音演員的輝煌與心酸:藝術上有收獲,經濟上沒回報
4月23日世界讀書日當天,上海書城與上海電影譯制廠、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聯合舉辦了三本關于譯制片書籍的簽售活動。
劉廣寧的《我和譯制配音的藝術緣——從不曾忘記的往事》、潘爭的《棚內棚外——上海電影譯制廠的輝煌與悲愴》、張稼峰的《那些難忘的聲音》三本關于上譯廠的圖書吸引了不少譯制片的忠粉到場致敬。
三本書從不同的側面反映了上譯廠所走過的不平凡的歷程,從不同的視角解讀了那段輝煌的歷史。
三本譯制片書籍簽售活動現場。今年是上海電影譯制廠成立六十周年。六十年來,上譯廠共譯制了來自40多個國家的1500多部影片,為引介世界電影藝術做出了重要貢獻。
上譯廠出品的譯制片對中國社會的影響已經成為一個文化現象,它給那個時代的中國打開了一扇了解世界的獨特的窗口,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文化啟蒙的作用。尤其是配音演員們創造出的獨特的“外國語言”,不僅給觀眾帶來了美的享受,更激發了他們對美的追求。
配音藝術家劉廣寧:最懷念的是輝煌年代的創作氛圍
《我和譯制配音的藝術緣——從不曾忘記的往事》書封《我和譯制配音的藝術緣——從不曾忘記的往事》是配音表演藝術家劉廣寧幾十年來記錄下的關于當年工作、生活的點滴片段的舊文。
劉廣寧謙虛地說,比起廠里好多的同事和前輩,自己并不算筆頭勤快的。但一位來現場捧場的劉廣寧的老鄰居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劉廣寧從小就“飽讀詩書”,文學修養非常高,初中時就讀了許多名著。
劉廣寧說,如今將散亂舊作集結出版,“重讀的感覺就像是一個小學生長大后再復習自己兒時的功課作業,心中有強烈的撞擊。”
比起書寫,劉廣寧說自己還是更留戀話筒前的時刻,“我最愛的工作是在錄音棚的話筒前錄音。比起五光十色的舞臺、熱鬧多彩的攝影場,燈光柔和、環境安靜的錄音棚顯得單調多了。可在里面我感到最踏實安定,最能喚起我語言表演和藝術創作的激情。我喜愛這塊藝術小天地。”
今年是上海譯制片廠成立60周年,各種關于譯制片的紀念活動相繼舉行。
劉廣寧被問及最懷念什么,劉廣寧說:“是我們那時候的創作氛圍,藝術凝聚力,還有老一輩對工作的敬業精神。 ”
劉廣寧在書中記錄了同時代各位譯制片配音表演藝術家們的生活點滴,以及對譯制片藝術理論的研究感悟。其中既有對孫道臨、邱岳峰等老藝術家們的緬懷,也有對《苔絲》、《悲慘世界》等影片配音技巧和心得的“現身說法”。
擁有華麗甜美“公主之聲”的劉廣寧,如今依然受到不少配音粉的追捧,她卻說“我就是做了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既不是明星,也算不上什么表演藝術家”。隨即轉念俏皮地來了句,“我頂多算個老戲骨。”
說起配音藝術今天的斷代,她有些無奈,“雖然老一輩不在了,但是中青年一代,他們的藝術素養、文化底蘊,還有先天條件都是不錯的,但就是沒有再給他們機會和時間去鉆研了。(造成這一現象的)客觀原因有市場經濟的沖擊,文藝的形式多了,選擇也多了。蘇秀(編注:上譯廠配音演員)說的更悲傷一些,她說譯制片死了。我覺得倒不至于死了,但是還需要各方面的支持。”
“譯二代”潘爭:觀眾看到的是表面的輝煌,還有很多心酸和眼淚
《棚內棚外——上海電影譯制廠的輝煌與悲愴》書封《棚內棚外——上海電影譯制廠的輝煌與悲愴》的作者潘爭是劉廣寧的長子。從小在上譯廠長大的潘爭,從一個“譯二代”的視角,以自己真實的經歷為基礎,生動描述了眾多觀眾耳熟能詳的配音背后不為人知的個人經歷,揭開了“內參片”譯制工作的神秘面紗,讓讀者立體化、多角度、全方位地了解上海電影譯制片廠電影配音工作幕后的故事,力求真實地記錄、還原這段中國電影史上的輝煌篇章。
作者不僅采訪了仍然健在的老配音演員和已故老藝術家的后代,還采訪了昔日與上譯廠交集頗多的老譯制片影迷,獲得了大量一手的資料,幫助讀者揭開中國電影譯制片輝煌背后的神秘面紗。
書名中用了“悲愴”這一字眼,書中也提到了許多不為人知的往事。潘爭說,“當我們回顧上譯廠從創立之初到90年代初的經歷時,會發現觀眾所看到的是表面的光鮮,其實回歸到中國大的歷史政治文化背景,這里面有很多心酸和眼淚。”
“我有一半是局外人的身份,也希望用比較客觀的角度去審視這段歷史。不止記錄配音藝術家們,還希望將他們的生活、家族融入到更大的背景中去。”潘爭說。
譯制片書籍簽售活動現場作為年輕一代,潘爭認為譯制片沒落是無可避免的,“對譯制片的期待和要求其實關乎如何去定位譯制片。如果把它當成藝術,那么所有的藝術都離不開財政支持和企業贊助。如果它不是藝術而是產業,那么不可能像以前那樣,不惜工本地慢慢把一部藝術作品磨出來。”
被問及是否覺得母親那一代人真的趕上了一個“輝煌年代”,潘爭說,“從藝術上是,從經濟上不是”。
劉廣寧還記得,上世紀80年代初之前,他們每個月工資才48塊五毛,其他的什么都沒有。1980年代才開始有了獎金,每個月4塊錢。
“他們這輩子,在藝術上給他們的回報是足夠的,但是在經濟上,是沒有回報的。”潘爭說道。
影迷張稼峰:不需要看畫面,閉上眼也能獲得充分享受
《那些難忘的聲音》書封《那些難忘的聲音》作者張稼峰是位資深影迷,看過的譯制片甚至遠遠超過了配音演員們看過的譯制片,劉廣寧說他是譯制片的“活字典”。
簽售會現場,他對上譯廠演員們的角色如數家珍,劉廣寧更是感嘆他對臺詞記得比演員本人更清楚。
張稼峰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就和蘇秀、趙慎之、劉廣寧等老配音藝術家們保持密切的聯系,從他們那兒獲取了許多配音藝術的經驗,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審美情趣。
《那些難忘的聲音》更像是一本藝術評論集。書中,張稼峰擷取了上譯廠老一代配音藝術家們各自的代表作品,分析了他們在電影配音中的藝術造詣,為讀者深入理解這些外國電影作品提供了借鑒和幫助。
作為影迷,張稼峰表示,自己“更多的是喜歡電影,對譯制片的興趣是附屬于電影的。譯制片本是一個解決國人聽不懂英語的技術問題,但后來我發現,配音演員們做的,是聲音形象上的再創造,是一門獨立的藝術,由此才癡迷上譯制片。看《哈姆雷特》的時候,我發現我不需要看畫面,即便閉上眼睛也能獲得充分的享受。”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