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種子”第二章開幕,小野洋子《許愿樹》參展
在一個黑暗的空間,回響著潺潺流水的聲音,有光自下而上地投射,當你伸出雙手“捧起”影像,發現自己面對的是地球上消逝的風景。這是藝術家/建筑師林瓔的作品《什么正在消失?空房間》。
小野洋子的《許愿樹》。圖片由上海種子提供知名美籍日裔小野洋子將其持續30年的長期項目《許愿樹》帶到了上海,她精心挑選了兩棵當地樹種,安置在展覽大廳,觀眾可以寫下各自的心愿。這些愿望隨后會被發送到“想象和平塔”,和世界上其他人的愿望聚集在一起。
喻紅的《百尺竿頭》。圖片由上海種子提供自古以來,環境與人類命運始終是藝術家關注的主題。展覽現場有一件達·芬奇的《大洪水》,展現了世界完全被暴雨覆蓋,人類對此無能為力。據說,在達·芬奇生命的最后十年,災難性風暴成為他最常描摹的主題。
大洪水的意象似乎是跨越古今的永恒主題。展覽現場,另有兩位中國藝術家的作品與之呼應。蔡國強的《白色海嘯》描繪了沖天巨浪攻擊城市的情形,喻紅的《百尺竿頭》,展現了人們為了逃避洪水在一根電線桿上棲息。面對著達·芬奇的作品,觀眾可以帶上VR頭盔,體驗李鼐含的“思維宮殿”,一個回歸原始的自然。
“如今的上海——港口、集散中心、試驗舞臺、半淹在地下、大部分以虛擬呈現——在本質上是結合了本地人雄心壯志和外來者往日情懷的兩棲巨獸,是一座重塑過去、創新未來的城市。”科幻小說家劉宇昆特別撰寫了《上海48小時:國際游客周末觀光指南》。視覺藝術家邱黯雄希望在上海的公交車上實現公共藝術項目《未來線路》與之呼應。
李鼐含的虛擬現實體驗與裝置《思維宮殿》。 圖片由上海種子提供藝術家奧拉維爾·埃利亞松與工程師弗雷德里克·歐特森合作創立了“小太陽”項目,為非洲沒有電能的地區提供一盞小型的、便攜的、太陽能燈具。這個項目于2012年在倫敦泰特現代美術館發布,而今已經惠及100萬人的生活。在展覽現場專辟有展廳,地面上布置著成隊列的小陽臺,仿佛是一盞盞蓮花在發光。
《跨越世代的致歉》,珍妮弗·雅與薩拉·施萊辛格合作。圖片由上海種子提供紀錄片《時間的種子》與展覽同名,講述的是全球第一所種子庫發起籌建的故事。雖然全球作物產量在增長,但是品種趨于單一,多樣性減少。隨著全球食物安全系統的風險持續增加,我們需要為生存做出改變。
《出口》,迪勒·斯科菲迪奧+蘭弗洛設計事務所等。圖片由上海種子提供展覽也不乏科學家參與其中。例如美國斯坦福大學發育生物學教授金斯頓與觀眾分享了他所關注的人類衰老的奧秘。
基于法國哲學家和城市規劃專家保羅·維西留的理念,《出口》通過一件360度的裝置使觀眾沉浸在全景的影響環境中,“轉移”大量調查數據的動態圖像,展現人口遷移、資金流動、自然災害、海平面上升、語言喪失及森林砍伐等問題。
“時間的種子”開幕后不久,知名人類學家布魯諾·拉圖爾也將蒞臨展覽現場,展開為期數日的工作坊。
第二章“上海種子”將持續100天,除了展覽,還將包括一本出版物,以及一系列放映、表演、工作坊等。
“時間的種子”開幕式現場,左起:小漢斯、戴志康、張雷、李龍雨。圖片由上海種子提供【展覽信息】
展覽:時間的種子
時間:4月22日-7月30日
地點:上海喜瑪拉雅美術館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