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河南布局量子信息等未來產業,爭創國家量子信息技術創新中心
未來,河南將持續布局量子信息、氫能與儲能、類腦智能、未來網絡等未來產業,籌建省級量子信息技術創新中心,推進量子計算重大研究測試平臺建設,爭創國家量子信息技術創新中心。
1月24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印發《河南省“十四五”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發展規劃》(下稱《規劃》),明確指出大力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謀篇布局未來產業意義重大,并提及“量子”關鍵詞27次。

現有發展基礎
《規劃》稱,2016年以來,河南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持續優化產業發展環境,培育壯大了一批特色明顯、發展潛力大的優質企業和產業集群,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規模化、高端化、集聚化發展,量子信息、氫能等未來產業也呈突破發展態勢,成為推動河南省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作為國內較早關注,并超前布局量子信息和氫燃料電池等前沿技術的省份之一,河南在氫能與儲能、量子通信、未來網絡和類腦智能等部分領域具有先行優勢,未來產業呈現點狀布局、突破發展態勢。中國人民解放軍戰略支援部隊信息工程大學(下稱信息工程大學)在腦機交互和多模態腦信號解析等領域取得多項專利,在擬態防御、量子通信、量子計算機等方面位居全國第一方陣。
未來發展目標
《規劃》指出,當前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推進,全球科技創新進入空前密集活躍期,前沿技術呈現集中突破態勢。“十四五”時期,國家加快壯大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前瞻謀劃類腦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術、未來網絡、深海空天開發、氫能與儲能等未來產業,為河南省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指明了路徑方向。
到2025年,河南戰略性新興產業綜合實力要在中西部地區領先,未來產業引領帶動作用初步顯現,基本形成具有自主技術支撐的新興產業體系,成為引領河南省高質量發展的主導力量。
到2035年,河南基本建立相對完善的未來產業體系,戰略性新興產業成為推動河南全省經濟社會持續高質量發展的決定性力量,培育形成一批創新引領、要素富集、空間集約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區域,成為全國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發展新高地。

做優做強主導產業
河南要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做優做強優勢主導產業。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材料、節能環保等優勢主導產業,突出打造一批布局結構優、規模體量大、延伸配套性好、支撐帶動性強的主導產業集群。到2025年,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營業收入超過1萬億元。
同時要提升信息領域制造能力。在集成電路上,堅持特色化、差異化發展,加快布局建設較大規模特色工藝制程生產線和先進工藝制程生產線,推進集成電路設計、專用芯片制造封裝研發及產業化,重點發展光通信芯片、電源管理芯片等,建設專用芯片產業和封裝測試基地。加快發展大尺寸單晶硅拋光片、電子級高純硅材料、區熔硅單晶、碳化硅(SiC)、氮化鎵(GaN)、砷化鎵(GaAs)等半導體材料產品,推進新型敏感材料、復合功能材料研發及產業化。推動半導體封測切片、磨片、拋光等專用設備產業化。
在新型顯示和智能終端上,堅持“龍頭帶動、屏端聯動、集群配套、鏈式延伸”,引進培育高世代薄膜晶體管液晶顯示器件(TFT—LCD)、有源矩陣有機發光二極管顯示器件(AMOLED)等高端顯示產品,前瞻布局微型發光二極管顯示器件(Micro—LED)、量子點、印刷顯示等新型顯示產品,鞏固提升高端智能手機產能,實現屏端并重、鏈式發展。積極發展基于5G技術的數字影音、智能家居、智能安防、智能可穿戴設備、增強/虛擬現實(AR/VR)等新型智能終端產品,培育超高清視頻產業,推動上下游配套產業集聚。
在先進計算上,加快發展自主可控計算產業,深化與行業龍頭企業的合作,積極承接服務器、計算機產業轉移,建設許昌黃河鯤鵬等計算產業硬件生產基地,打造千億級產業集群。

謀篇布局未來產業
《規劃》提出,河南要強化前沿領域跟蹤突破,謀篇布局未來產業。圍繞“優中培精”、“有中育新”、“無中生有”三大路徑,超前謀劃支撐未來產業發展的核心要素,謀篇布局量子信息、氫能與儲能、類腦智能、未來網絡等未來產業,力爭在若干前沿領域實現重大突破,培育形成一批引領能力強、經濟效益好、具備核心競爭力的未來產業鏈群,爭創國家未來產業先導試驗區。
其中,強調優中培精引領型產業。立足具有一定基礎、能夠搶抓機遇率先布局的量子科學和氫能及儲能領域,加強前沿技術多路徑探索、交叉融合和顛覆性技術源頭供給,培育一批初步具備國際引領作用的龍頭企業和創新平臺,力爭產出一批原創性、顛覆性成果,搶占產業發展制高點。
在量子信息方面,重點依托信息工程大學,推進量子通信、量子計算重大研究測試平臺建設,積極參與國際、國內量子信息領域標準制定,集中突破量子芯片、量子編程、量子精密測量、量子計算機以及相關材料和裝置制備關鍵技術,建立以量子計算和量子傳輸為基礎的量子網絡與信息安全體系。籌建河南省量子信息技術創新中心,爭創國家量子信息技術創新中心。
打造以量子技術應用為導向,涵蓋多方要素的開放共享協同創新平臺。開展“經典+量子”超融合計算系統關鍵技術及應用研究,研發與國家超級計算鄭州中心超算系統能夠開展協同計算的量子計算機,實現協同計算應用,為解決交通、農業、氣象等領域發揮強大算力提供支撐,打造國內領先的新型高性能計算平臺。
在前沿新材料方面,開展智能仿生材料、增材制造材料、量子信息材料、高熵合金、石墨烯基新材料、功能金剛石、第三代半導體材料、超導復合材料、液態金屬、先進儲能材料等前瞻性研究,加快突破新型人工晶體、顯示面板用電子信息材料和高性能生物基全降解材料、石墨烯改性材料與創新元器件等關鍵技術,實現規模化、高端化、集群化發展,推動以新一代材料形成新一代技術裝備,建設一批前沿新材料中試驗證基地和應用示范平臺。
此外,在創新平臺構建工程上,積極創建高端創新平臺。布局建設超短超強激光平臺、量子信息技術基礎支撐平臺等科研基礎設施。在光通信、高端軸承、診斷檢測、安全芯片、隧道掘進裝備等領域創建一批國家級創新平臺。加快河南省內高端創新資源整合,推進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學和特色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建設,支持河南省科學院、農科院等重振重建,增強基礎科學和基礎材料等領域研究能力,提升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能力。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