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這三家堅持10年的書店:總要找到一種辦法撐下去
此前豆瓣書店北大店的搬家風波讓它的武大店也受到了諸多媒體的關注。我恰巧前往武漢,兜兜轉轉拜訪了幾家書店。除了這家豆瓣書店,還去了有10多年歷史的泉之舊書社和在武漢小有名氣的德芭與彩虹書店。
在武漢,其實各色各樣的書店數量并不少。援引此前《長江日報》給出的數據,2014年武漢市實體書店數量是1076家。而從歷史上來看,上個世紀80年代武漢的民營書店就曾蓬勃發展。武漢作家董宏猷曾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那時的武漢圖書市場在全國都很有名。可以看出,現在散落在武漢街邊里弄里的一些民營書店老板還是當初那些人。用武漢一位青年作家的說法或許可以解釋這一現象,湖北人有一種執拗的性格,可能會用一輩子去做一件事,不會輕易改行。
但如果從書店的經營角度來說,每家書店只有在新形式的消費浪潮中找到自己的特定讀者或特有的經營方式才能存活下去,要在“執”與“不執”之間有所取舍。
并不“遙遠”的豆瓣書店
武大的豆瓣書店距離武漢大學茶港門不到200米,地理位置并不像我借由文字想象的那么偏僻。從武大正門到豆瓣書店,騎車只需10多分鐘。店面并不在某條背巷中,而是亮亮敞敞地對著洪山側路。總之,即使對于一個外地人來說,對照地圖也能輕松找到。拐彎抹角說了這么多,只為埋下一伏筆:當人們能隨手獲取信息或者隨手下單買書時,書店也自然而然地變得“遙不可及”。
不要輕信路牌,豆瓣書店附近的這個路牌就把南北寫反了。豆瓣書店只有15平方米的面積,兩側都是書架,中間是長方形的展示臺,店主茉莉的工作臺在書店的一角。書架上的分類標簽是由毛筆書寫的,旁邊還附上了手繪的圖標。這些都出自一位叫做寒花的讀者之手,店內還在出售她手繪的明信片。
明信片茉莉看上去很忙,她一邊和我聊天,一邊擦拭黑貓芝麻糊留在書封上的泥腳印,還要把書架上被讀者錯置的書重新整理好。茉莉在豆瓣書店工作已有三年,基本算是她畢業后的第一份工作。如果不是最近和她攀談的人紛紛感嘆已有三年之久,她自己并未有這樣的感覺。或許我們局外人都覺得書店生意不好做,做三年已經太久了。
正在整理圖書的茉莉一般來豆瓣書店的多是研究生,本科生較少。而茉莉自己感到現在來書店的多是老顧客,新面孔變少了,好像武大的新生對于人文社科類的書籍沒那么感興趣了。現在有些顧客會到店里尋找在網絡上被推薦的圖書,這種情況在以前沒有。
很多人都好奇豆瓣書店為什么不轉型,茉莉說他們并不排斥轉型,只是擔心轉型以后會背離自己賣好書的初衷。如果為了單純迎合市場和讀者的需求,那和現在這種只想賣好書的模式就會有所不同。茉莉有個美好的愿望,希望讀者在書店買到好書,然后促使更多好書的出版或再版,從而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我在內心中默默佩服茉莉的勇氣,當我們口中的好書多有一定的門檻,而當一流大學的畢業生都沒時間讀書時,我對這種良性循環的出現并不抱樂觀的態度。茉莉也說大家現在好像都沒空讀書了,“可能壓力都太大了”。
茉莉的工作臺和她的老板鄧鄧一樣,茉莉總是試圖避免自己的時間被智能手機碎片化。但為了提高書店的營業額,也為了減小書店的庫存壓力,茉莉不得不開始在網上賣書。不過有意思的是,她同時在書店的微信和自己的微信中賣書,但明顯后者的生意更好。茉莉說,那些加她個人微信的顧客一般都曾來過書店,也同她聊過天,這種在線下建立的信任更容易轉化為線上的購買力。
今年正好是武大這家豆瓣書店開業第十個年頭,希望它能在今年迎來轉機,繼續走下去。
來豆瓣書店看書的讀者 韓朋輝 圖韓朋輝 圖
市井中的泉之舊書社
泉之舊書社距離武漢有名的小吃街戶部巷不足200米,距離現代化的商業地產不足150米。不過不同于那些位于旅游景點,為旅游服務,而最終也成為旅游景點的書店,泉之的店面在市井之間。周圍都是個體商戶,賣水果的、賣燒烤的,還有附近穿梭往來的居民。與毛筆書寫的潔凈牌匾不相稱的是亂堆在門口的《故事會》一類的雜志,原以為此行不會有什么收獲了。
堆滿書的泉之舊書社書店的面積不算小,但書架上都堆滿了舊書,就顯得有些擁擠。舊書的種類比較齊全,以人文藝術類圖書為主,還有不少舊雜志,如《文史知識》等。除了舊書,書店里還有不少書畫作品。
店內的《文史知識》書店的馬老板來自湖北恩施,多年前來武漢打工,之前還在餐飲行業的他改行做起了舊書,言語之間可以感覺到是因為這個行業所接觸的人素質比較高,“愛看書的總不會是什么壞人”。馬老板剛開始做舊書生意的時候,并沒有店面,還只是擺地攤。后來有了孩子,為了生活穩定下來,才決定找個店面。
泉之從開店以來一直都在這個地方,牌匾是馬老板一個做裝裱生意的朋友寫的,因為愛護得好,完全看不出已經歷經了十幾年風雨,看上去是這家舊書店里“最新的”的東西。
泉之舊書社的牌匾書店業的生意不好做,泉之也不例外。馬老板說,至少要撐到兒子高中畢業。單靠賣舊書是沒有辦法維持下去的,馬老板的主要收益大概來自線裝書、字畫和郵票的買賣。2016年10月,馬老板在孔夫子舊書網上開了一家網店,以增加收入。
平日里馬老板幾乎每天都要出去收書,有賣主打電話來,他就會上門看看,沒有的話就會去廢品站瞧瞧。現在要是遇到雨天,他就在孔網上添加圖書信息。
馬老板說舊書業是“興也房產,敗也房產”。如果遇到大面積拆遷或者賣主置換房產,就有機會收到大量好書。但是如果房地產不景氣,這種機會就很難遇到。泉之里不少舊書都來自一些單位的圖書館,那是因為正好遇到圖書館“清倉”的好機會,“現在再沒有這么好的事情了”。
印有“湖北省社會科學院圖書館藏書”的《十八世紀法國社會思想的發展》不過上門收書也可能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馬老板說他的同行曾經上門收書卻被指責偷書。自從聽說這件事后,馬老板再上門收書都要求對方把要賣的書拿到門口,自己絕對不進別人的家門。“反正什么樣的人都有。”
來舊書店看書買書的年輕人越來越少了。不過馬老板看得開,說這是知識傳播的方式改變了嘛。不過他也感嘆,現在做體力工的年輕人基本不看書了,他說這和過去不太一樣。他是70后,在他年輕打工的時候,周圍的人和自己一樣,還是很愛讀書的。
書店內有一個小朋友在做作業,馬老師指指他說,自己開書店的最大收獲就是讓兒子也喜歡上了讀書。“如果當初繼續做餐飲可能會賺很多錢,但這一點是用錢換不來的。”
小開本的《辭海》有點景點味道的德芭與彩虹書店
德芭與彩虹書店位于漢口的武漢天地,一處類似于上海新天地的商業地產,被一圈中高檔餐廳所包圍。書店的面積并不大,同時也算復合業態,賣書也賣咖啡和茶。圖書種類既包括人文藝術、也包括生活美學和童書,就是一家既賣“漢譯名著”,也賣《法式烘焙寶典》的綜合性書店。
德芭與彩虹書店從創辦到現在已有8年多,不過遺憾的是創辦者之一陳嫚已因病去世。現在書店由她的丈夫和另一位合伙人繼續經營。除了武漢天地這家店,德芭與彩虹在漢陽的希爾頓酒店里也有一家分店,其發展路線從這里也可見一斑。
德芭與彩虹書店書店會員能享受到的一系列福利似乎還不錯,差不多能以五折的價格購書,還能提前兩小時預定書店的座位。不過即使我住在這附近,大概也不會加入會員,一是這里書不多,二是咖啡欠佳。不過作為旅游的一站我還是可以接受的,書店四處擺放著和武漢相關的書和周邊,用滿滿的誠意來迎接游客。不過逛書店的游客心態也是不可取的,不是為尋書而來,也不會挨著書架一本本看過去,只能走馬觀花瀏覽一遍。
如果不下雨,可以坐在外面的露臺看書
如果說這家書店有什么一定要看的,那應該是這里的家具和陳設。可以看出店里的家具是精心挑選的,大多都有自己的特色,再加上使用時間已久,有一種歲月的沉淀在其中,這可能是其他商業地產中的書店目前無法比擬的。
店內的藝術類書架-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