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新井一二三專欄:日本少子化下的升學壓力
帶孩子真苦。尤其是小娃娃剛出生后的一百天,我恨不得日本趕快從中國引進坐月子的習俗來。否則,做日本產婦太要命了;大家專門擔心新生兒的健康,卻沒人問津做媽媽的健康。后來孩子逐漸長大,媽媽的負擔也隨之減少。尤其孩子上小學的時段,雖然很忙,但是能夠陪伴寶貝成長還是可說為人間福氣。然后又要來個大關卡:升學。
這個四月,我家兩個小孩同時升學:老大升大學,老二升高中。日本的升學考試都在嚴寒的一月、二月舉行。從元旦前后起,等待喜訊的日子里,我作為母親感到的壓力,跟他們剛出生后的一百天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可我告訴你,媽媽的年紀比當時大十五、二十歲了呢。真要命。
在日本,“升學戰爭”、“升學地獄”早就不是新聞。第二次大戰以后出生的嬰兒潮一代人報考高校的一九六〇年代,即民主體制下高等教育普及的年代,就出現了嚴厲的競爭。然而,后來日本的生育率越來越低,嬰兒潮第二代成年以后,兒童人口直線減少。小學、初中合并或廢校的消息頻頻傳來。如今大學應考年齡的人口,比二十年前竟少了四成。果然,日本全國總共七百七十九所大學中占將近八成的私立大學里,超過四成學校的報名人數少于招生定額,面臨著倒閉危機。
兒童人口少,招生定額多,升學競爭緩和下來才合邏輯。但是,實情并非如此。原因有二:
首先是日本所謂“升學產業”的跋扈。早期專門針對大學應考生的補習班,為了在“少子化社會”里生存下去,如今也都開設高中、初中,甚至小學應考班了。補習班是民間企業,以營利為目的,為了叫學生多選課、多繳費,往往灌家長以偏激的信息,如:為考上重點大學,非得小學三年級就開始上補習班做準備不可,否則考不上名門初中。在當下日本,補習班猶如麻藥。一開始上以后,不能中途退,否則感到不安。結果,很多家長付給補習班的費用,好幾年積累下來,甚至比正規中學、大學的學費加起來還多了。
日本一家補習社,外墻上貼滿招生廣告。正規學校方面也都做了應對少子化的步伐。不少私立大學,為了確保將來的學生,最近陸續開設了附屬中學、小學等。例如,我的母校早稻田大學,這些年不僅在東京地區加添了附屬高中、初中、小學,而且收買九州、大阪的兩所私立中學而變為附校,另外還在新加坡設立了以駐外人員子弟為對象的高中。這么一來,上早稻田大學的途徑,實際上比過去多了。但是,越小年歲上私立學校,要付的總學費則越多。而無論報考哪一級的學校,大多家長都會把孩子送到補習班去做適當的準備。
日本沒有統一高考,所謂“中心考試”,其實在極其復雜的入考系統里,只起很小一部分作用而已。實際上的取舍,一般則由各所國立、私立大學,甚至同一所大學的不同系,分別在不同的日期舉行的考試結果來決定的。為的不外是掙盡可能多報考費,因為報考費在日本私立大學收入中占的比率僅次于學費。以我奉職的明治大學為例,十個系分開舉行入學考試,而且錄取新生的途徑,另外還有:附校保送、協定高中保送、“中心考試”、全校統一考試、公費、私費留學生考試等等,種類多得連所屬教員都很難掌握全貌。
在這么復雜的入學考試制度下,如今日本的高中畢業生,一般一個人就投考超過十所大學,平均報名費是三萬五千日元,乘以十所則三十五萬日元(合兩萬多元人民幣)了,就相當于國立大學半年多的學費。近一兩年,報考手續能在網路上完成了;部分大學也趁機推出,“交兩份費用,能考三個系(Buy two,get three)”等“減價方案”。
可見,在少子化的日本社會,升學壓力不緩和,至少一定程度歸咎于勢利眼的正規學校和補習班。但是,大學也好補習班也好,都不能坐著等待被淘汰的一天吧。為了自力更生,大家在想盡辦法招生。不過,從應考生家長的角度來看,光是叫孩子努力學習以便上自己志愿的學校就已經不容易。再加上,細讀分析復雜的報考制度,準備天文數字的補習班費、報考費、學費,這一切所造成的身心經濟各方面的壓力,跟孩子剛出生后的一百天相比,著實有過之而無不及。真的,我不騙你。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