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數說電競選手AB面:光芒背后,學歷成退役轉型的攔路虎
一、頂尖電競選手生涯獎金總額超越林丹
“我們是冠軍!”
2021年11月7日的凌晨,對于國內許多英雄聯盟和電子競技的愛好者來說,注定是一個不眠之夜。在冰島首都雷克雅未克,英雄聯盟s11全球總決賽的賽場上,來自LPL(中國賽區)的EDG戰隊3:2戰勝來自LCK(韓國賽區)的強勁對手DK。建隊8年,EDG終于戰勝心魔,突破自我,代表LPL賽區再次捧起了代表英雄聯盟電子競技賽事最高榮譽的召喚師獎杯。
登頂奪冠,重鑄榮光。“恭喜”、“EDG”、“奪冠”這幾個關鍵詞,一夜之間點燃微博、朋友圈等主流社交媒體平臺,網友們紛紛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EDG奪冠的喜悅,一座電子競技的冠軍獎杯引發了一場全民狂歡。EDG的隊員們沐浴在聚光燈下,攜手捧起那象征著一名英雄聯盟職業選手事業巔峰的獎杯,一時風光無兩,不少網友將他們稱為“英雄”。
EDG此次奪冠也將為他們帶來豐厚的獎金收入。本次英雄聯盟s11全球總決賽的基礎總獎金池達到222.5萬美元,這個數字雖然無法與足球、籃球、橄欖球、網球等職業化程度最高的頂級賽事相提并論,但已經超過羽毛球、乒乓球、排球等在我國很受歡迎的體育項目。作為冠軍的EDG戰隊將獲取總獎金池中22%的獎金,也就是48.95萬美元。此外,英雄聯盟官方還將為EDG戰隊的每位隊員設計一款“冠軍皮膚”(游戲內道具),這一套“冠軍皮膚”將向全球玩家售賣,收入將按一定比例分給各位冠軍選手。按照往年情況,分成收入將遠超奪冠獎金本身。
近年來,隨著電競職業化和商業化,電子競技賽事的獎金不斷提升,頂級職業選手的收入也水漲船高。專業電競數據網站Liquipedia的數據顯示,成為職業電競選手僅四年多的喻文波(游戲ID:JackeyLove),生涯總獎金額已達超84萬美元。韓國傳奇選手李相赫(游戲ID:Faker),更是在不到10年的職業生涯中已斬獲近150萬美元。要知道,我國家喻戶曉的羽毛球運動員林丹在其近20年的職業生涯中,獲得了包括20個世界冠軍在內的66個冠軍頭銜,其生涯總獎金也不到105萬美元。而且,頂級的職業電競選手的收入僅有很少一部分來源于比賽獎金,商業代言、直播合同才是他們的主要收入來源。由此可見,頂級電競選手擁有極強的“吸金能力”。
二、職業道路困難重重,淘汰率堪比“千人過獨木橋”
在舞臺中央的聚光燈下,在一片“金色的雨”中捧起冠軍獎杯的EDG,于寒冷的深夜再次點燃了無數人的熱血和夢想。但是,電子競技的競技性注定這是一個成王敗寇的行業,我們不能只看到站在山巔的EDG,還應該看看那些正在山腳和山腰上苦苦攀登的選手們。
在電競行業野蠻生長的初期,由于尚沒有形成完善的選拔體系,從“網吧少年到職業選手”一步登天的故事不在少數,但 “求路無門”、“缺乏保障”是更多選手逐夢路上不得不面對的現實。而隨著電競的職業化和產業化,僅憑一腔熱血就放棄學業去做職業選手的故事,早已成為過去式。電競選手告別了以往直接從網吧到賽場的“直升機模式”,并形成了與職業足球類似,較為系統的青訓培養體系。行業整體在得到持續不斷的“新血”供應的同時,熱血少年們也看到了一條成為職業選手的正規道路。
但是,現實是殘酷的,這條道路絕非坦途,不說捧杯得獎,甚至不論打出一些成績,單是登上職業賽場的舞臺,成為一名真正的職業電競選手,就絕非一件容易的事。選手從進入青訓到正式加入職業隊之間,需要經過層層選拔,淘汰率堪比“千人過獨木橋”。每一個階段,都將遇到各式各樣的困難與挑戰,被任何一個挫折打倒,就往往意味著淘汰。
困難是全方位的。從進入職業體系起,選手們需要放棄學業,進入訓練基地接受半軍事化管理,每天進行12-16小時的訓練。曾是其中一員的曾國豪(游戲ID:Meteor)這樣描述這個過程:“因為每年都會有新的選手上來,新選手會替換掉成績不好的選手,這是一個淘汰的過程。所以,大家都會堅持訓練,每天下午1點起床,然后訓練到凌晨兩三點左右。”
內心的焦慮以及來自內外的質疑是每一位電競選手都要面對的。“一萬個人里面冠軍只有一個,剩下的9999名選手都可能熬不出頭,這時內心就會掙扎還要不要堅持下去,還能堅持下去嗎?”安慶JXG俱樂部前隊員小淇道出了很多普通電競選手的辛酸,“父母也反對我做職業電競選手。因為在他們的眼中,電競職業選手是沒有未來的。他們不理解你為什么要跑到上海去打游戲,這樣也掙不到什么錢。”
殘酷的淘汰還只是第一步。成為一名職業選手,也遠不止“游戲打得好”這么簡單。隨著選手培養的不斷職業化,正規化的,對選手綜合素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EDG的輔助選手田野(游戲ID:MEIKO)在接受采訪時曾表示,電子競技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簡單,游戲打得好只是最基礎的一個方面,性格,團隊協作能力,自律,心態可能是更重要的。
在賽場外,還有一個折磨著無數電競選手的惡魔——傷病。據北京青年報統計,有75%以上的選手都曾受到各種傷病的困擾。傷病不僅會影響選手訓練和比賽的競技狀態,在很多時候,治療與訓練不能同時進行,一旦處理不當,可能會在退役之后長久困擾選手的日常生活。例如,最近宣布復出的英雄聯盟選手簡自豪(游戲ID:UZI),曾是英雄聯盟的頂級職業選手,被網友們稱為“神”,但在2020年6月,年僅23歲的他就因為二型糖尿病不得不宣布暫時離開賽場。他的女友在他退役后曾表示,“UZI其實在退役的時候很猶豫,因為他還想繼續戰斗,但是因為病情真的不允許,他要是想戰斗就不能吃藥,二甲雙胍會讓他狀態很差沒辦法集中,如果停藥就要進行大量運動,嚴格控制飲食,不能熬夜等,他做不到的,所以還是決定退了,因為他的糖尿病真的很嚴重。”
在外人看來,電子競技不過是“敲敲鍵盤”,但真實的職業電子競技卻是枯燥乏味、壓力巨大。在高強度的訓練和比賽下,長時間的精神集中、手指操作以及久坐不動,都可能給電競選手帶來身體和心理的損傷。隨著電競職業化的深入,電競選手在役時的身體健康愈發受到俱樂部的重視和保障,田野說:“其實現在行業越來越專業,有專業的醫療團隊。”一些俱樂部會配備專業的營養師、按摩師和心理咨詢師全方位保障選手的健康。
三、電競選手退役轉型難,學歷是最大阻力
奪冠的榮光終究只屬于金字塔尖的極少數選手。年齡增長帶來的體力、精力的下降,長期高壓訓練帶來的傷病,使退役轉型成為所有選手最終都不可避免的選擇。“除了打游戲還會干什么?”、“二十幾歲就退役了怎么養活自己?”這樣尖銳的質問是社會對于電競選手的偏見,退役之后如何轉型,是籠罩在許多電競選手頭上的陰云。
我們爬取了知乎平臺上“電競職業選手在退役后都有哪些轉型方向?”的相關回答,發現“直播”、“解說”、“教練”等與游戲本身相關的職業是網友們想象中電競選手的轉型方向。但解說、教練這類崗位畢竟數量稀少,而且需要管理、口才之類的除游戲技術之外的能力,注定只能成為極少數選手的“下半場”選擇。也有一部分選手會選擇進入直播、陪玩行業,但往往只有退役前名氣大或者富有幽默感的選手能在此類行業脫穎而出。還有一部分選手會利用自己的游戲技術選擇以“幫人練號”的代練灰色產業謀生。而大多數選手,則可能只能黯然退場,匯入茫茫人海。
一直以來,電競選手轉型難被歸咎于電競是一個“吃青春飯”的職業。這其實是幾乎所有職業體育項目的通病,職業體育成績往往與身體素質緊密相關,年齡增長帶來身體能力的下滑是自然規律,無法避免。電子競技雖然不像傳統體育一樣需要極佳的身體條件,但是隨著年齡的增加,人體的反應能力會明顯下降,這對電子競技選手而言是致命的。
但與很多傳統體育相比,電競選手的退役年齡其實并不算早。據相關媒體統計,電競選手的平均退役年齡為24歲,比許多傳統體育項目運動員的平均退役年齡都要晚。由此可見,退役年齡或許并不是使電競選手轉型難的罪魁禍首。
真正讓電競選手轉型困難的因素是學歷低以及其他技能的缺乏。
“我對打比賽并不擔心,更多的是想以后要做什么。以前打游戲是不限制年齡的,很多選手都是十六七歲入行,我也是高中沒讀完就開始從事電競。當時我父母是強烈反對的,最后還是攔不住我。”丁子豪(游戲ID:Kui)的叛逆經歷是很多電競選手的寫照。電競選手,很多都是當初憑著一股熱血就投身于這個行業,放棄了學業。“相比傳統體育行業,電競選手的就業面還是窄一些,而且能否留在電競圈也得看資歷,資歷深機會就多。倒不是害怕以后沒有工作,只是沒有太多社會經驗,不知道未來如何擇業。”
我們對比了電競選手與傳統體育項目運動員的學歷,發現近半數電競選手只有高中及以下的學歷,擁有本科及以上學歷的不到兩成。相較于電競選手,傳統體育運動員往往擁有職業等級評定機制和退役保障政策,退役時擁有“國際級運動健將”和“運動健將”證書的運動員,每年都能享受到國家補貼,也能較容易地進入學校繼續深造或謀求教職。而電競行業雖然職業化程度已經很高,但尚未形成職業等級評定體系,選手退役后繼續完成學業之路也未打通。
四、電競領域人才有缺口,但電競選手難勝任
事實上,如今職業化、體系化的電子競技產業,大不同于以往僅需要網吧里的幾位選手便能夠搭起“草臺班子”的模式,而是已經形成了臺前幕后一整套成熟的產業人才體系。萬眾矚目的職業選手背后,是職業俱樂部和一整套電競產業堅實且全面的支持。
https://public.flourish.studio/visualisation/8225138/
電競行業的職業化不僅催生了各式各樣的相關崗位,而且這些崗位都存在著巨大的人才缺口。根據騰訊電競《2019年度中國電競人才發展報告》,電競衍生出了許多新的職業,其中許多崗位仍存在人才緊缺情況,尤其是管理型、技術型人才緊缺,許多涉及電競行業的公司和機構近期都有擴招需求。但該類崗位大多需要專業知識、學歷等門檻,退役電競選手難以滿足條件。
另外,隨著電子競技逐步受到社會的認可,當下的電子競技,正前所未有地與當下年輕人的生活娛樂、興趣愛好乃至職業選擇,緊密地關聯在一起。電子競技不再是一個近似 “打游戲”、“網癮”的空泛概念,而是一個蓬勃發展的龐大產業,吸引著越來越多高學歷的年輕人投身其中,他們在與退役電競選手的擇業競爭中占有優勢。
五、加強各階段保障,助力電競少年逐夢之路
EDG奪冠的輿論熱潮漸漸褪去,但電競少年們的追夢征程永遠不會停歇。作為電競行業核心,電競選手在一定程度上享受到了電競職業化帶來的發展紅利。電競職業選手這個群體,早已不再是只是一群“網癮少年”,他們已經擁有了一整套屬于自己的職業體系,其中的佼佼者更是能夠名利雙收。但是,現如今的電競之路絕非坦途,光鮮只是屬于金字塔尖少數選手的。如今的大部分電競職業選手,仍然飽受傷病、訓練強度過大、學歷低導致退役轉型難等問題的困擾。也正是由于這些問題的存在,讓“當電競選手”這條路始終無法被廣泛認可。談起電子競技,大多數孩子家長仍如臨大敵。改進電競選手的選拔、培養和退役轉型機制,或許正是為電子競技“正名”的切入口。希望電競選手各職業階段保障能得到改善,讓越來越多的電競少年能安心、健康、正確地踏上電子競技的逐夢之路。
參考資料:
1、艾瑞咨詢,中國電競運動行業發展報告2021版
2、騰訊電競,2019年度中國電競人才發展報告
3、騰競體育,英雄聯盟中國電競白皮書(2019年版)
4、2019人社部:新職業——電?競技員就業景?現狀分析報告
5、艾瑞咨詢,2021中國電競行業研究報告
6、鄒洋. 我國網球運動員過早退役的訓練學和社會學因素研究[D].武漢體育學院,2019.楊姍姍.我國游泳運動員退役后幫扶現象的致因探析
7、丁亞莉. 我國優秀田徑運動員“早衰”的原因分析及對策探究[D].武漢體育學院,2018.
8、邸潔.我國體操運動員退役后就業狀況調查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14(11):12-15.王良明,林上魏.我國優秀散打運動員最佳運動成績保持年限的調查與分析[J].湖北體育科技,2008(03):364-366.李貴森.我國優秀藝術體操運動員退役后生活滿意度調查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4(15):133-134.
9、鐘建萍. 我國優秀羽毛球運動員全程性多年訓練的階段特征與影響因素的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3.
10、馬中紅,劉澤宇.“玩”出來的新職業——國內電子競技職業發展考察[J].中國青年研究,2020,000(011):20-28
11、曾國豪、小淇、丁子豪采訪來源:
https://ishare.ifeng.com/c/s/v002HaFu8yAKctCPrV1x9--FSHuvjy9Ok1A81CB95GH6Cs10__
12、簡自豪相關采訪來源:
https://lol.qq.com/news/detail.shtml?docid=9326317998828860221
13、田野采訪來源:
https://view.inews.qq.com/a/20211218A080EG00
其余來自網絡公開資料整理
本文為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數據分析與信息可視化》本科課程學生作品
作者:鄧為、余洋、尋殊婕、謝似錦、王屹然、何浩然
指導老師:周葆華、徐笛、崔迪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