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協和教育總校長:傳統文化教育是國際化教育中的應有之義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在傳統概念中,教師給學生傳授道理、教授知識技能、解答疑惑,學生可以在課堂上從教師那里汲取“營養”,那么作為一名教師,又該從哪里汲取“營養”提升自己?
3月18日上午,上海協和教育集團就給教師們提供一次相互提升的機會——在上海市協和雙語學校萬源校區,舉辦第七屆跨校區教師職業發展會議,將近700位協和各校區教師和校外的教育工作者參與,由不同需求教師組成的近70個討論組,以“工作坊”的形式呈現。
談到協和教育集團舉辦這一活動的初衷,集團總校長盧慧文表示:“開展這一活動的目的,是為了幫助來自不同國家、不同文化背景的教育工作者將工作中的需求和專業興趣融入到自身的專業發展中去,相互交流、互通有無。”
2017年3月18日,上海平吉路509號,上海協和雙語學校總校長盧慧文接受學生采訪。 本文均為 澎湃新聞記者 王辰 圖盧慧文還就最近熱議的“傳統文化進校園”和國際雙語學校教學理念是否矛盾等一系列問題,接受了澎湃新聞(www.6773257.com)的采訪。
三人行,必有我師
“我是誰?我從哪里來?我將到哪里去?”
在協和雙語學校的萬源校區的一會議室中,參與這次會議的獨立教育學者錢志龍向一起參與自己“工作坊”討論組的教師們拋出了這三個問題。
通過一系列的互動活動,錢志龍讓參加其“工作坊”的各位教師先從明白自己姓名的意義和文化內涵開始,結合祖輩的傳統和父母的期望,從自己的名字中重新認識自己,讓各位教師進行一次自己與自己的對話,也對自己在平時教學中遇到的困惑和與學生交流的問題,進行了更深層的思考。
談到跨校區職業發展會議這一教師交流形式,錢志龍認為:“教師職業發展會議簡單來講就是一個教師培訓日,我認為能有這樣一個讓不同分校的校長、教師聚在一起進行多元化交流的機會,非常有必要。”
國際教育專家Debra Masters在活動現場分享教育理念。目前就職于新西蘭奧克蘭州“Cognition Education”(認知教育)的Debra Masters向參與活動的教師介紹其 “可視化學習”團隊研發的“可視化學習”框架和使用工具。據Debra稱,該學習框架和工具目前廣泛應用于世界各地的上千所學校,參加這一活動的不少教師們對Debra Masters所介紹的這套理論也都表現出了極大的學習興趣。
作為總校長,盧慧文也在交流現場組建了自己的“工作坊”,“針對新的教育政策以及未來民辦學校的發展,我們許多教師也都有自己的困惑,我的‘工作坊’就負責針對教師們的這些困惑一一進行解答。”
“所以我們的跨校區教師職業發展會議的初衷,更多是注重每一位教師有自己的理念,想要分享給別人或者希望能在一些領域得到提升和幫助。每次活動后,我們也都會做相關調查看教師們的反饋情況以便之后的調整。”盧慧文補充道。
國際化學校的傳統教育
在和教師交流之中,盧慧文對現在國際學校和傳統教育之間的關系,尤其是近期備受推崇的“古詩詞教育”發表了自己的觀點。
作為一個國際化教育集團,協和旗下從幼兒園到高中共有43所,總共兩萬多學生,三千余名教師,其中外籍教師480名,國際學生約4000名來自40個國家和地區。
在這一跨文化教育背景下,國際文化和中國傳統文化之間該如何平衡?
盧慧文對澎湃新聞表示:“中方教師比較擅長整班教學和競爭性教學策略,而外方教師比較擅長小組合作學習,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這些跨文化的碰撞,可以激發很多教學靈感,而我們最終評判的標準是基于對孩子的發展有益來進行有效的結合。”
“我們從一年級開始,就對每一個孩子進行完整的中國古詩詞教育,除此之外,還進行了其他如京劇等傳統藝術形式的教育培養。”盧慧文說,“雖然我們送很多孩子出國深造,但他們的思想都是中國的,我們所做的是既要把孩子送出去深造,又要讓他們回國來建設國家。”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